诡丝

        先看电影后查背景资料的好处就是,不会怀着某种期望去观影,满足感很容易获得。

  看过《诡丝》感觉不错,上网一看才知道这其实是部台产大片——两亿新台币,是台湾影史上耗资最大的一部电影。导演苏照彬曾编剧《台北晚九朝五》、《双瞳》、《三更》(《三更》也是我非常喜欢的鬼片);演员阵容方面则邀请到了张震、徐熙娣、江口洋介(《白色巨塔》)、林嘉欣。该片摄影启用了获得金马奖和香港金像奖最佳摄影的黄岳泰,配乐方面邀请到银熊奖得主金培达,此外还有《追杀比尔》的美术设计种田阳平,《旺角黑夜》的知名剪辑师张嘉辉,《黑客帝国》系列的化妆设计大师保罗·凯特和尼克·尼可洛等,在幕后班底方面也堪称豪华。

  “恐惧”是人类很重要的情感,它不象忧虑、愤怒等,有时可以用理智来压抑驾驭。恐惧时候的心情是很有趣的。还有研究得出结论说,适度的恐惧有助于压力的释放——我深以为然。有时恐怖片比喜剧片的解压效果更显著。这也是我喜欢看恐怖片的原因之一。

  而鬼片又是恐怖片中我最喜欢的一个分支,尤其是亚洲的鬼片。亚洲的文化以中国文化为主体,我国有5000年的悠久历史,想想吧,5000年啊!这好莱坞比不了。就好象,同一个鬼故事,一个老婆婆讲和一个小姑娘讲,那效果是截然不同的。而且,中国文化中的玄学内容,美国也没有。

  看鬼片看三点:第一看世界观,看对死后世界的构建,以及对死后世界与现实世界的交叉互涉是如何解释的;第二看恐怖情节的设计。我很反感那种用音效或者画面“吓人一跳”的手法和桥段,很拙劣。这种手段不是鬼片所独有的,既然是鬼片,就应该在气氛的神秘和恐怖上下功夫;第三看鬼魂的形象设计。鬼魂形象的设计是编导世界观的体现,同时设计质量也影响着恐怖气氛的营造。

  过去的鬼片很少注重世界观的建构,基本上都是把“世界上有鬼”作为一个预设前提,至于他们以何种方式存在及与现实世界如何互动根本不做任何解释。有的影片将死后世界具体化,比如阴间(《七月十三之龙婆》);更多的影片的设定是鬼魂与生者共同存在与同一个时空的不同层面上,这两者的共同点是鬼魂可以随意往来于这两个世界。鬼魂基本是全能的,和神仙差不多,他们没有实体——现实世界的一切物体可以无视其存在地穿越鬼魂,鬼魂也可以随意出入任何场所。但鬼魂却可以拿起任何他们想要拿起的东西而且力大无穷,还可以用凶器杀人(《回魂夜》)。鬼魂还都有隐身术,想让你看到就让你看到,不想让你看到你就看不到。而且他们还可以让自己对于不想让其看到的人处于屏蔽状态——比如一个鬼魂只想让A看到自己,那么同时在场的B就看不到他(《新人皮灯笼》)。同时他还有能力决定自己以何种面貌展示给人,甚至可以扮作生者与人进行互动——可以是同事,可以是朋友,甚至可以是情侣。鬼魂德身份并不影响他们在现实世界的任何行为,他们甚至可以和生者上床(《枕边凶灵》《OFFICE有鬼》)。鬼魂都有意识,他们可以和生者正常交流……

  《诡丝》在一开始就表达出了构建世界观的动机——融入“反重力”、“能量”等等物理学概念,试图将鬼魂纳入科学体系来解读。一个由日本残疾科学家卡西莫多(音)领导的科学小组发明了一种能进行能量收集和控制的物质——孟洁海绵,他们利用孟洁海绵捉住了“世界上第一只鬼”,一个13岁的小孩陈耀新。《诡丝》把鬼魂设定成一种特殊的能量体。由于孟洁海绵具有吸收能量的作用,在房间四周喷洒上微粒状的孟洁海绵,鬼魂碰触墙壁或房门就会被吸收,因此他便不能走出房间。同时,在视网膜上喷孟洁海绵,就会过滤一定波长的光线,让人看到鬼魂。这种在影片一开头就设定语境的结构让我眼前一亮,虽然未能贯彻始终的自圆其说,而且到影片后半部分影片的叙事发生了转向,但这种尝试较以往的鬼片还是具有相当的突破意义的。

  由于引入了科学体系,《诡丝》被作为“科幻惊悚片”邀请参加戛纳影展。的确,在影片开头我几乎忘了这是一部鬼片,基本当作可作科幻片来看的。有趣的是,影片在节奏和一些情节设计上,甚至引入了动作片的因素。叶起东枪击鬼童陈耀新的那场戏,镜头的设计与场面调度就很有枪战片的味道。

  假如影片一直延续这种探索和尝试,单纯的对鬼魂的本质和死后世界进行解释的话,就比较彻底了。可惜影片还是秉承了鬼片一贯的宗旨——恐怖片也要有感情。在影片后半段陈耀新的母亲郑纯出场后,故事的叙述就发生了转向,致力于对生死意义的探讨以及对亲情的讴歌,如此一来,影片前半部分的种种理论,就稍显脱节。

  《诡丝》鬼魂形象的设计我是很接受的,化妆并不复杂,但效果很好,比《咒怨》涂张大白脸瞪个大眼睛就出来吓人强得太多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诡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