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主观蒙蔽了双眼

        在哲学中有一个观点,眼睛看到的称之为“表象”,“表象”是人脑中的对某些客观事物的整体性的形象例如,当别人跟你聊起某个你所熟悉牌子的汽车时,你的脑海中就会浮现出该汽车的“表象”。

       与“表象”相对应的是“本质”。“本质”是事物的内在特征,是揭示事物内部联系的范畴。我们常说,透过表象看本质,其实是通过事物的内部联系和外部表现之间存在一定的逻辑关系这个特点来期望透过外部表现来了解内部联系。

      一般来说,对于任意事物(包括人),我们都不能完全肯定什么才是其本质。我们看到的一切东西和行为都是表象,而我们本身认为的某个事物的本质,其实质只是我们一种带有强烈主观意识的对该事物的猜测、臆想。而这种猜测与臆想是我们通过细致地分析表象,结合我们的经验认知来总结出来的,这也是为什么一般阅历更加丰富的人,其能够从更多角度更全面地去分析表象,得出更加接近真相的本质。

       所以,要想更加准确地去认识事物的本质,我们必须基于对表象的客观细致的分析,对过往客观经验的提取与匹配,最后得出结论。在这里,我着重用了两次“客观”,是因为在“得出结论”之前的流程都必须要剔除“主观因素”,“主观”的介入点只能是最后一个步骤——“得出结论”。

      但是,现实却并非如此。我们很多人在认识本质的过程中,过早地让自己的“主观因素”介入了认识的流程,导致最后得出的结论偏差较大;而有些甚至是把这个认识本质的流程反转了:现在心底中对事物的本质下了结论,然后不断地从表象中寻找支撑其结论的细节,而对否定其结论的特征却视而不见,这种做法比前一种提早让“主观因素”介入的做法更加偏激,也往往更加偏离事物的真正本质。

       一段时间前,我跟着老板出去应酬。当时赴宴的都是我们那个地区很有发言权的一些大老板,每个老板都带着一个到两个小三。在我的认知中(感谢那些电视剧和电影),小三都是一些文化较低,出身贫苦的,为了生活不得不出卖自己身体的人,是被压迫的阶层。但是,在就餐过程中,这些小三表现出来的那种对时局大势的理解,思考的条理性,学识的渊博程度,彻底颠覆了我对“小三”的片面理解。但是,这仍然没有改变我对小三是“被压迫阶层”的观念,看到她们在被人灌酒时的那痛苦的表情,席间偷偷跑到花园边扣喉咙的狼狈样子,无不都在验证着我的想法。

       在回去的路上,可能是酒精的缘故,老板主动跟我聊起了这些小三的事情。原来,这些小三全都是有夫之妇,家里的孩子都几岁了。最关键的是,这些人的家庭条件根本就不是我所想象的那样。在跟着老板以前,她们已经是家住高级楼盘,开着上百万豪车代步的标准少奶奶了。而她们跟老板在一起,也绝对不是因为家里生意破产之类的原因,按照老板的说法,都是因为“爱”......

     瞬间,我懂了。这些小三,跟那群老板一样,其实都只是一群贪玩的人。是我自己把她们喝酒时的正常表情解读成了“痛苦”,是我从主观上就认定她们是迫不得已,却忽略了她们很多次是主动举杯邀酒,忽略了一个出身贫苦的人不可能会有如此敏锐的洞察力以及对时势透彻无比的了解。我竟然把一堆出来偷吃的女人看成了电影里的苦情女主角,真是天大的笑话。

       我知道,生活中,像我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我们都明白看人要看本质的道理,但绝大部分时候都是我们自己用“主观”蒙蔽了自己的眼睛,是我们自己杜绝了自己发现“本质”的可能。

      别让主观蒙蔽了自己的双眼。

你可能感兴趣的:(别让主观蒙蔽了双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