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教师节

文/雒宏军

1985年9月10日是第一个教师节,那时我刚刚考入高中。在班主任的授意下,我们班文笔最好的同学写了感谢信,毛笔字写得最好的同学将感谢信书写在大红纸上,对老师的辛勤工作表示慰问,对老师的第一个节日表示祝贺。学校的公告栏上已经贴满了大红纸的感谢信,又延伸到周围的墙壁,整个一面墙火红一片,在学校最醒目的地方放着光芒。

校园里,横幅和标语都已经挂了起来,教师们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脸上洋溢着笑容,兴奋的交谈着,周围同学们也跟着激动起来,就像度过一个盛大的节日。中午,有一部分老师到县政府礼堂参加庆祝大会,班主任老师就给我们讲述教师节的来历,谈到国家尊师重教,激动之情难以言表,眼泪都下来了。接下来的自习课上,教师节成了我们谈论的话题,有些同学还把“教师节”这个词翻译成英语,挂在嘴边。吃午饭的时候,我们看到开会的老师回来了,他们穿着平时不常穿的新衣服,有几个胸前还戴着红花,手里拿着证书什么的,他们就是受到表彰的教师。那几天,整个学校都洋溢着浓厚的节日气氛。

姨夫是位老教师,退休在家。家里有一对白色的磁杯,一直放在客厅最显眼的位置,磁杯上面有八个红色的大字,“人民教师 无尚光荣”,下面落款是“第一个教师节留念”,每年过年走亲戚时都可以看到。磁杯既不是汝瓷,也不是钧瓷出品,不是特别精致,一看就是大路货,但那是亲戚的宝贝,谁也不准动,从来也不曾使用,擦拭得一尘不染,一直放在祖先的灵位旁边。

二十多年前,我做教师已经有五六个年头了,在一所乡镇初中工作。县上已经不再召开全县教师节庆祝大会,每年的庆祝活动都是由乡镇组织进行的,一般就是在中学或者政府的会议室开一个小型表彰会,表彰先进教育工作者、优秀教师和班主任,乡镇领导慰问讲话,教师代表发言表达决心,随后就是会餐。

那年,镇政府为了做好教师节的庆祝工作,专门发了文件,准备给教师办五件实事,分别是:立即发放拖欠的七月份和八月份工资;表彰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教育工作者和优秀教师;政府组织慰问家庭经济困难的教师;给每个教师发放教师节慰问品;在县电视台点播一首歌曲,送给全镇的人民教师。大家觉得今年的教师节还不错,有一些实际行动,最令人欢欣鼓舞的,就是发放拖欠的工资。

后来,这几件实事兑现了大部分,拖欠的工资只发了一个月,八月份的没有筹措起来,又成了新的拖欠。先进教育工作者和优秀教师受到了表彰,每个人发了几十元的奖品。慰问了镇上的几个家庭特困教师,不过人属于那个学校,就由那个学校负责慰问费,最后由领导送到困难教师手中。教师节的纪念品是一只小闹钟,估计十元左右,对教师来说,这有深刻的寓意,代表了领导的期望。至于在电视台点播的歌曲,因为那天晚上我们学校所在地区停电,没有看到电视节目,直到现在,心中还有隐隐的遗憾。

2018年的教师节,教育部早早就做了安排,宣传庆祝活动主题为:弘扬高尚师德,潜心立德树人。社会普遍关注师德,教育部自然要有回应,依然是师德大旗高举。在诸多的活动当中,有一项活动令人瞩目,那就是教育部联合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推动全国省会城市于教师节当晚在标志性建筑上同时亮灯,打出“老师,您好!”字样,号召社会各界感念师恩、礼敬老师,与全国教师共度节日。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实际上,领导对教师的待遇非常关注,今年两会上,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部长通道”上谈到教师队伍建设方面的话题时表示,要把提高教师待遇、完善教师待遇保障落实到教师的心里面去,“让他们脸上充满笑容。”查看今日各大媒体的头版,包括《人民日报》、新华网在内,都刊登了《立德铸魂兴伟业》的通稿文章,《光明日报》的社论是《弘扬高尚师德,潜心立德树人》,《中国教育报》自然不能落后,社论为《礼赞新时代的筑梦人》。你看,教师节大家都记着呢。

从姨夫的陶瓷杯,到镇政府的点播歌曲,再到全国省会城市的亮灯,能够享受如此待遇的,恐怕只有教师。尤其是今年的省会城市亮灯活动,更是尊师重教的一个伟大的创意,无疑起到了既尊重教师又节约费用的目的。今年以来,一些地区的教师频频聚集,要求按照《教师法》落实教师待遇,确保“工资水平不低于或者高于公务员”。可是全国教师一千五百多万人,你要都落实下来,得需要多少财政资金,差不多是个天文数字了,在这个共克时艰的节点,有点不合时宜。所以,对教师进行精神激励就非常重要,当你看到北京国贸的灯亮了,上海外滩的灯亮了,杭州武林广场的灯亮了,都在祝福教师,慰问辛勤耕耘教师,我们的内心该是多么激动,冲着这一点,就应该做个好教师。

你可能感兴趣的:(又见教师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