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颜色百科,探索多彩故事 ——《中国颜色》读后感

中国传统颜色缤纷七彩,色泽涵盖领域宽广细腻,且各色又分别传递不同的思想和意义。《中国颜色》在烂漫迷人的色彩世界中,挑选出一百种自古流行至今,依旧发挥极大影响力,以及仍活用于现代华人社会生活的重要颜色,并对每种颜色的源头出处、沿用历史、应用特色,以至在政治、社会、文化上的含义进行系统式解读。

色彩源于大自然。华夏先民从观察天地运行间日出日落和时序更迭的自然景色中,得出赤、青、黄、白、黑为衍生宇宙大地色彩的五种基本色调的观念,从而建构出“五色观”色彩理论。有关“五色”概念的记载,最早见于上古文献专事记录舜、禹和皋陶对话的《尚书·益稷》之中。古人根据土、木、火、水、金(五种构成宇宙万物的基本要素)的五行法则而定出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并与颜色建立关系;又把权势地位、哲学伦理、礼仪宗教等多种观念融入色彩中,渐渐整合出一套独树一帜的色彩文化系统,最终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的传统色彩文化是历代政治经济、社会风情、文学艺术、民俗节庆,以及思想观念与审美标准的反映,内涵多彩丰富,同时应用范围又十分广泛。千百年来,中华民族从服饰、建筑、绘画、书法、玉器、瓷器、工艺、家居摆设,以至生活饮食及中医药理等传统文化的各个方面,均与色彩沾上了关系,亦显示出前人对色彩的重视。

中国颜色,与中国文化有密切关联的。赤:贯穿整部中华历史的深厚底色,象征吉祥、喜庆、婚嫁与热闹;黄:我国先民最早将其认定为盘古开天辟地时混沌天地的原始色彩,有严肃、隆重、正面的含义;蓝:是古代中国庶民阶级的色彩;绿:大自然里充满了恣意、比例调和的绿,在我国色彩史中,却曾经属于地位的颜色;紫:曾经为龙袍的专用色,也是道教尊崇的颜色;褐:是传统颜色系列中历史悠久且广泛流传的色彩之一,色感低调;白:白字最早出现在甲骨文中,本义为虚空,在古代指素色;灰:传统颜色名词,给人阴暗低沉的感觉;黑:是我国历史上单色崇拜时间长、含义多的一种色彩,也是传统书画中重要的用色。

中国颜色,在中国人日常生活中得到广泛使用并被赋予了艺术和观念内涵的颜色。比如红色,能让人立即想到世博会的“中国红”、五星红旗、过年的红对联、红灯笼等等;比如黄色,你会想到皇帝的龙袍、皇冠、皇宫的屋顶、寺庙中的佛像……再比如紫色,有紫气东来、紫微星、金紫光禄大夫、印堂发紫等概念,靛蓝让人想到身穿靛蓝衣服劳作的云南下关人,这些颜色在中国人的心目中,不仅是艺术和设计的一部分,同时也是生活日常的重要组成部分,还唤起了中国人的历史感和文化感。

中国颜色,是形态各异美好山河的重要标识。酱色,让人想到青海草原上的蒙古包;白色,让人想到青海白茫茫一篇的茶卡盐湖;缥色,让人想到北京八达岭缥色远山;琉璃黄,让人想到北京故宫午门,中国颜色,从历史中的建筑来,从生活中的花卉食材中来,更是从我们随处能见到的美好山河中来,水墨画一般的中国山水,赋予中国颜色活的灵魂,中国颜色,从远古而来,从自然而来,丰富多彩又和谐美丽。

本书可谓是匠心独运。讲颜色的书不少,但总是标明四色比例或者三色比例就完事,成了一本色谱工具书,只有美术设计从业者愿意去读了。黄仁达先生独辟蹊径,用另一种方式讲起了颜色,9大色系、100种颜色、200多张图片,讲述了中国颜色,并将颜色配上不同的照片和颜色背后的故事,与大家一起发现颜色的意义,所有人都可以读,不管是专业人士还是普通读者。为了让大家更好了解每种颜色和意思,《中国颜色》引用了现代色彩学理论中的基本专有名词加以辅助说明,并附上每种颜色的彩印色票以供示范参考,标示出各种色彩的四色混合调色比例,以方便读者辨色鉴赏,了解中华色彩的知识,感受东方传统色彩之美,同时每种颜色还附上来历与意义,还有许多小知识点,内容十分丰富喜爱文化、历史、旅游、摄影、设计的生活美学家都可以去看看。

世上的颜色那么多,中国人使用过的也不止书中所讲的这些,但作者选取的,是中国人从古自今最常用的、内涵最丰富的一百种,这一百种可谓是中国历史文化的一个浓缩的象征。那些在建筑、绘画、器物、饮食等无处不在的颜色,各有各自的渊源和故事。他们在生活中见到,在历史中记载,在诗歌绘画中保存,穿越古老的时间,同现代中国人同在。

正如我们绿色城乡建设推进工作中,应当心怀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增强生态意识,倡导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营造绿色低碳生活新时尚,每个人都是绿色与自然的守护者、践行者。应当保护塑造乡村文貌,延续乡村历史文脉,将传统建筑艺术的精华和宣扬的理念融入现代建筑,造就兼具当代美学特质和时代人文精神的建筑精品,做好传承的同时提升大众审美,满足大众对美的追求。应当充分体现建筑的人文情怀,营造诗意美好的城市绿化自然风光,使其更富审美意味和文化品位。应当维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好丰富的中国颜色。传承历史和文化寓意的中国颜色,让现代生活更具审美意义和文化色彩。美丽家园和文化底蕴需要人人参与、共建共享的社会氛围,我们需要提升生活品质和审美情趣,齐心协力营造爱美、爱生活的城市氛围。

你可能感兴趣的:(中国颜色百科,探索多彩故事 ——《中国颜色》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