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之后

每次教研总会有一些想法浮于脑海中,然后有去实践的各种意念和冲动。但之后便被现实中的各种杂念而打乱,被内心那个不愿上进和懒惰的自己打败。以失败而终结自己曾经的“意气风发”与“斗志昂扬”。

一名教师的坚守

作为一名教师,教书育人乃第一要义。韩愈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区区6字,却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首先是教书,教什么是第一个问题。教书上的知识,做知识的搬运工?教思考的方法,助学生以后的生活工作?亦或是教做题的技巧,帮他们在考试中拿到好成绩?三者似乎都重要,但似乎它们需要循序渐进,先知识,再技巧,最后是思考。其实所有的理论终归都要回到实践中,经历实践的考验。最终才能确保理论是否可行,依次类推。人类社会就在这样的循环中不断进步。古如孔子“仁政”,孟子“王道”,老庄“无为而治”,韩非子“法治”,不也是希望有一位明君能够将自己的治世理想付诸实践,而后富国安邦,保民一世太平?

那么我们如何将自己的所思所想,结合所需要“教”的东西付诸实践并辨明真伪?甄别其是否有效呢?教的第二个问题就来了:怎么教呢?填鸭式的“灌”?苏格拉底式的“助产术”的“问”?还是杜威的“学生为中心”的“学”?讲真,真正实践中,老师们都会将其融合在一起,进行运用。但有时又会出现另一个问题,好像这次的问题解决了。下次如果不提示,类似的错误会再犯?这是何故?是因为没有讲解清楚?还是因为学生的所谓思考其实并非自己的真实思考?“不认真读”?“不能认真读”?“不想认真读”?“认真后依然无果”?到底是哪一种让学生“繁荣思考”的表面隐藏了自己的真实问题?预设多重原因后与学生多次进行了沟通。惊奇的发现,学生并不知道自己是什么原因?有的只是认为“不认真读”。面对这种现状,身为老师的我们又该如何教呢?原因背后的症结到底在哪里呢?“心不静”,“没耐心”,“知识储备不够”?就“心不静”来说,怎么解决呢?思想问题?态度问题?用教育还是管理的方式呢?面对如此多的现实问题与升学压力的两难境地,如何平衡地处理好这些问题是“教”好的关键。记得《静悄悄的革命》中提到过,倾听每一个学生,尤其是沉默的大多数是老师摆脱麻木不仁及其自我陶醉状态的方式之一。回想起自己的学生时代,老师对自己的吐槽也是自己不太想听的。“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渴望被注视,渴望被倾听是大多数学生的内心愿望,那作为老师就从这里开始吧。

那么“育人”呢?人字虽只一撇一捺,但做一个“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之人并非易事。因为这与每一个人的家庭教育,出生环境以及成长环境密不可分。高中生基本已经16岁,习惯已经养成,性格大半塑造完毕。面对这种“半成品”,我们老师应该如何“育”呢?摆事实,讲道理,讲真实故事还是从阅读书中寻找?还是等待时间的结果给予他们一种令人难以忘怀的“育”?

课堂如何开展

仍记得自己第一堂课的紧张与忐忑,试图掌控一切的自己,在上完一节表面完整的公开课后,学生把握多少,自己内心是没底的。接下来依然是麻木不仁的去开展,急功近利的提高学生的成绩,消耗了自己。几年下来磨灭了自己的蓬勃斗志,如死水一般。直到2018年初,自己的一场病,让自己从沉睡中醒来,身体需要动起来,思维与心灵也需要动起来。若想进步,必要承受进步中的痛苦。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是当下时代的潮流,并不是结构完整,师生互动完美,就是一堂完美的课。(个人观点)以前总是不懂何为生成?生成不仅仅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也可以生成问题。生成问题进而解决这一问题这也不失为一种“生成”吧?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的困惑,是因为什么样的原因:知识储备?态度?时间不够?还是思考力与自己所设内容不匹配呢?预设太高,达不到,学生会丧失信心;预设太低,易达到,激发不了学生克服困难后所带来的愉悦与成就感。所以,课堂,尤其是面对学生基础薄弱与能力水平不高,且又有升学压力的状态下,重关注学生现实,重视课堂的落实是上好一堂课的关键吧。

“鱼”与“渔”其实都是学生所需要的。只有授以“鱼”,让其尝到鱼的鲜美,激发其想学“渔”的热情,继而授以“渔”,最后才会获得“渔”技。

完美是不存在的,不完美是人生常态,不完美的课堂与不完美的自己是真实的课堂和真实的自己。接受不完美,改变不完美,追求更好的课堂,更好的自己。

充实自己,刻不容缓!

你可能感兴趣的:(教研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