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窥《孙子孙膑》全貌

中国人没有不听过“纸上谈兵”的,但使人奇怪的是,一谈到这个词,所有人都有权来讥笑那个名将赵奢之子——赵括,诚然他失败了,因为他的失败,秦的离间计更显高明与阴险了,赵王更显昏庸了,廉颇更显悲剧英雄了,但更坏的影响是:只要是个武夫就可以用这个范例来指斥未经战阵的文人“纸上谈兵”,更不必说那些有战功的武将,如关羽、张飞,早期对诸葛的不信任,连孔明都难逃“纸上谈兵”的非难,况且是那些没有君主信任的谋士呢?


纸上谈兵,胜不胜在于人,不在于是不是纸上。不然谁还看兵书,谁还学兵法,大可以都划归纸上谈兵。将军都不会出自黄埔军校,都来自身经百战的士兵好了,这里并不是说士兵不可以为将,而是没学过兵法的士兵,不会是个好将军,那么兵法究竟是什么样的呢?


我对于兵法的兴趣由来已久,和许多人一样,起先是看三国得来的,对诸葛亮用兵如神佩服得五体投地,但是并不知道具体的谋略指挥有何依据,总是听到“兵家有云”、“兵家大忌”之类词汇,不知道是不是刻意营造出玄而又玄、深奥莫测的感觉,让人不可捉摸,又望而却步。随着读过、看过的战争历史多了,韩信如何以少胜多;项羽如何背水一战;哥舒翰如何潼关大败;明军土木堡之变;三大战役的局势逆转,使我对于战争的兴趣日浓,对于兵法的兴趣日增,当看到书店的《孙子兵法》,又怎能放过呢?


以下我用我的浅薄知识试着讲讲《孙子兵法》、《孙膑兵法》,不敢过分延伸,力求忠于原书,各位姑且看看。


《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兵书,被誉为“兵学圣典”和“古代第一兵书”,由春秋时期吴国将军孙武所作。《孙膑兵法》又称《齐孙子》,由齐国人孙膑所作,传说他是孙武后代,曾经一度失传,直到1972年,临沂银雀山汉墓竹简出土,才得以重见天日,很可惜的是竹简残缺不全,但能在有生之年目睹这本奇书,已属幸事。


从整体上看,《孙子兵法》近乎道,思想深邃,言简意赅,发人深省;《孙膑兵法》更像方法论,直面具体问题给出解决办法,似乎更实用。两者在很多方面有异曲同工之处,后者是前者的继承和发展,也有似乎相违背之处,我不能肯定,更不敢断言,是非对错由读者自断。


由于是古代兵书,不能避免的有些内容有过时之嫌,可否用于今天也难说,但据我观察,大部分思想对今天的人都有诸多启发意义。另外,听闻国外学校都将其作为必学课程,中国之智慧不为我所用,为他人所用,后果堪忧,尤其是读过内容之后,深以为然。就像我听说的,鬼谷子传《孙子兵法》给孙膑而不给庞涓,就是因为孙膑宽仁,庞涓心术不正。


我虽然喜欢看战争历史,但极其反对战争,战争带来的只是死亡和痛苦,尤其是非正义的战争,为了一己私欲,不顾人民的战争都是可耻可恨的。在和平时代,安稳度过一生,不用妻离子散,不用白发人送黑发人,没有那么多人间悲剧,哪怕因此再也没出现什么军事天才,后世诸葛,也没有杜甫、鲁迅,我都毫不在乎。


对战争的态度,孙子、孙膑作为兵家,意见出奇一致。

“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孙子·火攻篇》

不能因一时的喜怒而发动战争,不能为了一人的荣辱而罔顾千万人的生命。孙子进一步说:

“怒可以复喜,愠可以复说,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

不是不得已,战端万万不可轻启,只要开战,必有人员伤亡,必有家破人亡。一国之君、一国之首脑应该牢记,指挥的将领更应为手下军人性命负责。

“然夫乐兵者亡,而利胜者辱。”《孙膑·见威王》

好战会导致国家灭亡,追求胜利会遭受耻辱。

兵书的读者主要是将军,其次是君王,从来都不是士兵,但如果前两位都熟知兵法,将挽救大多数士兵的性命,尤其是将军,不可不知。孙子、孙膑也主要以将军、军师的视角来指导战争,君王、士兵在战争中必须让位于将军。

“君命有所不受”《孙子九变篇》

具体表现有:

“故战道必胜,主曰无战,必战可也;战道不胜,主曰必战,无战可也。”《孙子·地形篇》

孙子早在春秋时期,就已提出如此可贵的精神,后人一忘再忘,酿成了多少惨祸。安史之乱中,叛军精锐来攻,高仙芝、封常清临危受命,临时组建的军队本就战斗力不足,果然一触即溃,再高明的将领也不可能取胜,即“战道不胜”,高、封退守潼关,应该是当时最正确的选择,保住了长安最后一道防线,玄宗却因前方战败,斩杀两员大将,即“主曰必战”。后来玄宗仍不思悔改,急于取胜,命哥舒翰出关决战,白白丧失天险和大好局面。20万大军一朝丧尽,哥舒翰也被手下捆送叛军,潼关失守,长安陷落,黎明涂炭,苍天泣血。啊!玄宗罪莫大焉,开元失色。像这样的惨剧,后来还有多少次循环,不可胜数。君王的集权统治和愚昧无知是这一切的根源。与春秋战国相比,历史在倒退无疑。

“不得主弗将也”《孙膑·选卒》

没有得到君王的信任,不要领兵作战,下场我们也都看到了。当然,很多时候,迫于强权不得不为。


战争的破坏性决定了兵法的重要性,《孙子》开篇就说到: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和平存在于战争之中,只有国家军力的强盛,才能有真正的和平,有能力防御,有能力反击敌人,才不敢轻举妄动,但仍需警惕国内外的好战分子和恐怖分子。


正义与非正义对战争的胜负有着决定性影响,尤其是国力相差不大,武器水平相差不多的情况下。

“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也。”《孙子·始计篇》

道义上能使君与民同仇敌忾,同生共死,不惧危险。

“卒寡而兵强者,有义也。”《孙膑·见威王》

两者都指出正义之师不可战胜,不义之师必败的道理,即使人民一时遭受当权者的蒙蔽与欺骗,最终真相会大白于天下,撒下弥天大谎的人终会付出应有代价。不义之师中也总会有正义之人,人民中也总有正义之士,人民公敌早晚只能落个众叛亲离的下场。


战争的外部因素并不是兵法的重心,却是决定胜负的必要条件,符合上述条件,再精通兵法,那就将无往不胜了。

“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 《孙子·始计篇》

道义、天时、地利、将帅、法度,知道这五个方面就能取得胜利。与之相同的:

 “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不得,虽胜有央。”《孙膑·月战》

三者缺一,即使胜利也有后患。


 “国之大事,在祀在戎”,古代将士出征,祭天拜地是正常的,战争胜负的复杂性和不可预测,很容易滋生求神拜鬼的迷信思想,就连兵法的作者也有实在解释不清的因果。如,孙膑的《月战篇》一方面肯定战争中人的重要性,

“间于天地之间,莫贵于人” 《孙膑·月战》

一方面承认有时候不遵天时、地利、人和,也能获小胜。孙膑将其归结于符合历数的缘故,

“十战而六胜,以星也……十战而八胜,以月者也……十战而十胜,将善而生过者也”

将战争引向了不可知,但也不无道理,既然决定战争的胜负,有很多偶然,何不将这些偶然因素,用心、日、月来代替,这些都是不能忽略的因素,使得将领不因为掌握兵法而掉以轻心,特别是这句“将善而生过者也”,让我想到韩信的结局,下面我还会提起他。如果说孙膑认为胜负,还有一分天意,那么孙子则认为完全在于人,

“先知者,不可取于鬼神,不可象于事,不可验于度,必取于人,知敌之情者也。”《孙子·用间篇》

他认为,之所以战胜敌人,指挥出色,关键是情报工作做得好,掌握敌情不可祈求鬼神,不可象数占卜,不可夜视星辰去验证吉凶,一定要从人的口中得知情报。


我常想一个问题,百思不解,为何全世界所有国家都在强调经济发展,追求GDP增速?明明有很多更重要的事,如科学、技术、教育等,甚至为了追求经济发展,制造泡沫和豆腐渣,忽略了高质量。虽然还没完全明白,但从兵法上获得了一些启发。

齐威王问孙膑什么才是强兵的关键,孙膑说:

“富国。”《孙膑·强兵》

富国才能强兵,但孙膑没说为什么或是原文缺失了,但我们能从孙子处窥知一二。

“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孙子·作战篇》

由此可知,出兵资耗巨大,放于今天,何止千金,何止十万。我们也能理解出兵要面临的国内压力是巨大的,尤其是不义之师,也许你会觉得出兵对百姓没有什么影响,那就大错了。孙子紧接着就阐述了战争对于国内百姓生活的巨大影响,

“国之贫于师者远输,远输则百姓贫;近于师者贵卖,贵卖则百姓财竭,财竭则急于丘役。力屈、财殚,中原内虚于家……”《孙子·作战篇》

国家之所以会因战争而贫穷,是因为远道运输作战物资;离军队近的市场物价飞涨,这使得百姓财产枯竭,导致赋税、徭役增加,国力耗尽,财政紧张,国内空虚,车辆损坏,马匹疲惫,盔甲、弓箭、盾牌、牛车损失十分之六。这景象让我想起,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兵车行》

还处在开元、天宝盛世的大唐尚且因战争凋敝如此,更不要说八年安史之乱了。因此,强兵之道是富国富民;取亡之道是穷兵黩武。


说了那么多,似乎还没说到如何能在实战中歼灭敌人,获得胜利。这不仅是很多人最感兴趣的地方,同样也是我的兴趣所在。但是兵家并不好战,至少从这两部兵法来看,孙子认为,只要获得成功,达到战争的目的即可,能不打就不打,

“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孙子·谋攻篇》

军事原则是能使一国降服是上策,能使一军降服是上策,能使一旅降服是上策,能使五人降服是上策,击破则是下策。百战百胜,不是最高明的,不战而胜才是最高明的策略。因为只要战斗必有伤亡,自己就会遭受损失,因此兵家“慎战尚谋”,

“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孙子·谋攻篇》

使用军队硬拼,让士兵拼死攻城,都是下下之策,将会损失惨重,在冷兵器时代,白刃战、攻城战的惨烈程度丝毫不下于现代战争。

“恶战者,兵之王器也”,《孙膑·选卒》

孙膑也认为不好战才是用兵的根本。


不管怎样,战争到来了,在不得不战的时候又怎样确保胜利的天平倾向自己一方呢?

“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孙子·谋攻篇》

不仅要熟知敌我双方实力,还要了解天时、地利,才能始终保持优胜。

“知吾卒之可以击,……知敌之可击,……(知地形之可以战)。故知兵者,动而不迷,举而不穷。故曰:知彼知己,胜乃不殆;知天知地,胜乃不穷。”《孙子·地形篇》

将领应该对军队的状态了如指掌,抓住敌军的破绽,利用有利的地形,避免不利的地形,才能不盲目行动,灵活运用战略战术,胜利就无穷无尽了。田忌也问孙膑:作战最重要的、最紧急的是什么?孙膑说:

“缭适计险,必察远近,……必攻不守,兵之急者也。”《孙膑·威王问》

他也认为,分析敌情,探究险要的地形,察清敌人的远近是很急迫的。在此基础上,他更提出“必攻不守”的积极主张,要善于进攻,不能被动防守,这个主张是对孙子兵法的一个重要补充。孙子兵法强调:

“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孙子·形篇》

让自己无内忧外患,等待敌军露出败象,也就是兵家所谓的战机。乍看孙子兵法有一点消极防御的影子,

“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孙子·形篇》

类似的表述,孙膑也有,

“……见胜而战,弗见而诤,此王者之将也。”《孙膑·八阵》

实际上,孙子与孙膑都是主张积极进攻的,只是孙子认为胜利可以预知,但不可以在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以人力强为。

“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守则不足,攻则有余,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胜也。”《孙子·形篇》

孙子是追求稳中求胜的人,从不相信什么险胜,孙子还对古代取胜的将领进行了一番评价。“故举秋毫不为多力,见日月不为明目,闻雷霆不为聪耳。古之所谓善战者,胜于易胜者也。”《孙子·形篇》

孙子认为那些人不过是战胜了容易战胜的人,之所以能战胜,只是他们的措施是对的,对方已是必败无疑之人而已。因此,很多时候,只要自己能立于不败之地,敌人会自行瓦解。历史似乎也的确是这样。看起来多么不可战胜之强敌,都会从内部崩坏,唐军如此,安史叛军如此,明军如此,国军如此,连如今的上市公司也是如此。


在孙子眼中,战斗打响的那刻,胜负已分。

“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孙子·形篇》

为什么这样说?孙子提出“形”和“势”两个概念。

“胜者之战民也,若决积水于千仞之谿者,形也。”《孙子·形篇》

胜利者指挥作战,就像在千仞高的溪中决放积水那样势不可挡,这就是实力的表现。 “形”指战争中客观、有常、易见的诸多因素,与军队实力、优势有关,也指保存实力,形成优势。“势者,因利而制权也”《孙子·始计篇》

所谓势,就是利用有利的状态,伺机而战。“形”着重于客观的物质力量,势含有态势的意思,多指人为的、随机的和潜在的东西,与军事行动的进行阶段有关。

“故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孙子·势篇》

我们看,形与势的比喻有相似之处,却又有本质的区别。溪水和圆石,前者是人力不可为的,至少是一时难以改变的,决定大规模战争的走向;后者容易制造,在小规模战斗中往往能出奇效。

“埶者,功无备,出不意。”《孙膑·势备》

孙膑把兵势比做弓弩,杀人百步之外,敌人不知攻击从哪里来。


形“”和“势”在某种意义上是能相互转换的,“形”能形成“势”,“形”大则“势”大,实“形”造实“势”,“势”也能造“形”,虚“势”造虚“形”,造成敌人的错觉,也能取得实际的胜利。这就要谈到“虚实”在兵法中的重要地位。孙子战略战术中有一个主要原则:“避实击虚”,

“故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敌不知其所攻。”《孙子·虚实篇》

善攻的人,让敌军不知道怎么防守;善守的人,让敌军不知道怎么进攻。孙子说要让敌军看不出形迹,不泄漏消息,就能成为敌人的司命,命运的主宰。将领要始终保持优势兵力,对敌人分化瓦解,造成“我众敌寡”的局势。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孙子要求将领争取主动,避免被动。

“寡者,备人者也;众者,使人备己者也。”《孙子·虚实篇》

之所以兵力不足,是因为处处要防备敌军;兵力众多,是因为让敌人被动防备的结果。这也是前面所说,孙子、孙膑都坚持的“必攻不守”的验证,也是诸葛亮以攻为守的依据。孙子进一步认为:

“敌虽众,可使无斗。”《孙子·虚实篇》

敌军虽总数众多,但将领能通过出色的指挥,使其不能发挥作用。那么如何能达到呢?将领只要能预知战于何地,战于何时,即使远隔千里,也能将军队主力投入战斗,如果不能预知,则会造成:

“左不能救右,右不能救左,前不能救后,后不能救前,而况远者数十里,近者数里乎?”《孙子·虚实篇》

你也许会认为这很夸张,根本不可能发生。在古代交通运输极其不方便,也许就目力之外,友军被包围,而不能营救,这是很可能的。不举古代例子,就举在淮海战役中,国军在距徐州仅50里的村庄被解放军围歼,徐州几大兵团竟不能营救,被阻击在路上缓慢前进。坦克装甲兵团尚且如此,古代的交通、通讯条件远远不及现代,能够发挥的余地也大得多。


既然发挥的空间很多,如何指挥才能算得上用兵如神呢?孙子指出,用兵打仗应该像水一样,

“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孙子·虚实篇》

在这里,孙子提出了“变化”,他认为万事万物都处在变化之中,没有一成不变的事物,四季在变,日月在变,战胜的方式也在变。我想起这样的思想,似乎是西方传来的,我们的古人早已有此等见识。具体到战争中,要善于让行动合理化,在正常的行动下,藏着实际目的,让敌人看不出,再高明的敌人也不能破解。

“因形而错胜于众,众不能知;人皆知我所以胜之形,而莫知吾所以制胜之形。故其战胜不复,而应形于无穷。”《孙子·虚实篇》

适应敌情而取胜,把胜利摆在众人面前,众人还是莫名其妙,人们都知道我能战胜的作战方式,却不知我怎样灵活运用这些方法的。所以每次战胜,都不是重复的方式,而是灵活多变的。这也告诫我们,不要自以为读了几本兵书,看了几场战役,就想当然认为自己完全掌握了获胜的原因和方法。胜利和成功一样,是不可复制的。战场上每个细微的因素都可能造成完全相反的结局,胜利是无数种因素支撑的结果。同一种模式,在不同条件下,也许会胜利,也许会惨败。这个观点正好与兵法中一个我尤为感兴趣的点重合,下面我将详细说明。


“凡为客之道,深入则专。……投之无所往,死且不北。”《孙子·九地篇》

进入敌国作战的原则是越深入敌境,士兵就越专心一致,将士兵投入无路可走的地方,就只能拼死,不能败退。不论什么时代都会有人因畏惧死亡而临阵脱逃,这是人性,无可厚非。再强有力的将领和惩罚制度都不能阻止这种事情发生,你可以鄙视逃兵,但未必能保证当你身处那种情况下,不会做出逃跑的选择。尤其当部队一盘散沙,一触即溃的时候,“兵败如山倒”,个人是毫无力量改变的,人又是极容易受环境影响的动物。孙子也认识到这种情况真实客观存在,他对士兵并不苛求。

“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孙子·势篇》

将领应当力求营造有利态势,鼓舞士气,不应苛责士兵。常在电视上看到的拿刀砍逃兵、拿枪打逃兵的败军之将才是失败的祸首。

“勇怯,势也。”《孙子·势篇》

勇敢、怯懦,不是天生的,是可以在一定环境下培养而成的。

“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孙子·九地篇》

这种战争例子可谓不胜枚举。有段时间我一度崇拜韩信,认为他用兵如神,在刘邦屡屡败于项羽之时,是韩信的骑兵孤军深入敌境,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最终为刘邦赢得了天下,极为符合“深入则专”的兵法思想。在著名的井陉之战中,以三万汉军新兵打败赵军二十万,不可以说不是奇迹。三万新军凭借什么力量能取得如此辉煌战绩呢?最关键的一步是背对河水建筑工事,将三万新军送过去之后,断其归路。导致他们只有奋勇杀敌,以求自保,在工事的帮助下,顽强抵抗,待敌军军心动摇,一举击溃。当然,韩信为了实施战术前后进行了让人眼花缭乱的操作。他的指导思想就来自孙子兵法,而他将其用得出神入化。项羽的破釜沉舟、背水一战,自然也是类似的原则。从这些事例中,我也有所感悟,两军相争的时候,很多时候都只差一口气,胜负就会颠倒,谁先撑不住,谁的意志力不够坚强?谁就会失败!当你异常艰难的时候,敌人也同样艰难,就看必胜的信念,是否源源不断。这对工作、学习也有一定指导意义。回到本文,战争史上有没有失败案例呢?有,而且很多,我举个例子,马谡失街亭,曹军围而不打,士气很快就丧失了,马谡自以为熟读兵书,却只知照搬硬套,导致兵败。

什么是死地?什么是生地?低地为死地,高地为生地。用兵作战,军队赶到作战地点,一定要抢占高地,古今大体相同。向上冲杀对体力要求极高,对部队的军纪要求也极高。为何这样说?当两军短兵相接时,居高者向下跑,耗力不大,居低者向上跑,气喘吁吁。从上往下跑的人只有杀死前面的敌人才能活命,他有退路吗?没有,他背后是战友,关键是向上跑,还跑不快,只会被敌人杀死或被当作逃兵杀死,再看从下往上跑的人,他一看情况不对,能顺势快速转身向山下溃散。由此看,居高临下的军队,天然有优势,高地实际创造了死地,死地成为了生地。延伸开来,只要不利于部队行动的,皆可成为死地,如山丘、河流、沼泽、森林等。作为将领,要避免将敌军逼入绝境,以防殊死抵抗。

“故用兵之法,高陵勿向,背丘勿逆,佯北勿从,锐卒勿攻,饵兵勿食,归师勿遏,围师必阙,穷寇勿迫。”《孙子·军争篇》

包围敌人要留一个缺口,穷寇不要过分逼迫,可以减少我军伤亡。威王问孙膑怎样处理穷寇,孙膑回答:

“可以侍生计矣。”《孙膑·威王问》

让敌军产生还有生路可走的想法。


可能有人要问,不谈谋略,不谈地形,两军摆开阵势,光明正大地打一场,又是什么决定战斗的胜负呢?在回答问题之前,先要引出兵法中“奇”、“正”的概念。

“三军之众,可使毕受敌而无败者,奇正是也。”《孙子·势篇》

统帅三军,即使四面受敌,也不失败,这就是由于“奇正”变化运用得当,孙子要求军队组织严密,部署得当,纪律严明,纵然遭到突然攻击,也不致失败。

“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孙子·势篇》

孙子还是强调出奇制胜,因为只有出奇才能实现他所提倡的:

“故兵贵胜,不贵久。”《孙子·作战篇》

保存实力(当然,保存实力也要考虑人民的安危,考虑三军大计),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孙子提出

 “兵者,诡道也。”《孙子·始计篇》

也是同一目的,不到迫不得已不战,战则必胜,追求战争利益的最大化。但这并不代表孙子对军队战斗力不看重,相反,孙子认为治军是获胜的大前提,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治军有方。

“将弱不严,教道不明,吏卒无常,陈兵纵横,曰乱。将不能料敌,以少合众,以弱击强,兵无选锋,曰北。”《孙子·地形篇》

将领无能,不能严格管教军队,官兵没有规矩,出兵列阵时横冲直撞的,叫做“乱”。将领不能判断敌情,使用劣势士兵去对付优势敌军,使用弱军去攻打强敌,不会使用精锐部队的,叫做“北”。孙子总结了六种情况,“走”、“弛”、“陷”、“崩”、“乱”、“北”,都是将领的失职。如果能避免这六种情况,军队在应对突发情况时,就不至于一触即溃,甚至能后发制人。其中提到了“兵无选锋”,关于“锋”在孙膑兵法里多次涉及,有必要单独拿出来讲,也许就是前面问题的答案。威王问孙膑:

“地平卒齐,合而北者,何也?”《孙膑·威王问》

地势平坦,军队整齐,与敌军交战就失败,这是为什么?孙膑回答:

“其阵无锋也。”《孙膑·威王问》

孙膑认为是军阵中没有强大的前锋部队。当我读到这五个字时,也一下变得豁然开朗了,以往也常听到什么“先头部队”、“前锋部队”,可是从来没想过他们的重要性。各种阵法,我也以为是花架子,不中用。孙膑指出在不同情况下,不同阵法的用处。

“锥形者,所以冲坚毁兑也。……篡卒力士者,所以绝阵取将也。……众卒者,所以分功有胜也。”《孙膑·威王问》

锥形阵用来突破敌军坚固的阵型,消灭敌军的精锐部队。挑选精锐士卒是为了突破敌阵,擒杀敌将。普通士卒是为了分担普通任务,保证战斗胜利的。孙膑明确指出:

“明主、知道之将,不以众卒几功。”《孙膑·威王问》

取胜要依靠精锐,不能依靠普通士兵。这里是否意味着普通士兵不重要呢?当然不是,军队的每个组成都关乎胜败。

“故有蜂有后,相信不动,敌人必走。”《孙膑·势篇》

兵阵要有前锋和后续部队,相互依赖,阵型坚固,敌军就一定会溃走。如果没有前锋,也没有后续部队,军队必将溃败,经不住敌军强大的武力压迫和源源不断的敌军。战场上部队之间的信任能赋予士兵巨大的勇气,一旦被敌军从四面包围,又无援军支援,将极大挫伤士气。


要说现代人能从兵法中学到的最有用的经验,我认为可能就两点,一是如何在商战中获胜,二是如何做一个好领导。其实对我们不当领导的也有启发作用,教我们如何做人做事。第一点就不说了,前面说了那么多,总该有些收获。第二点说得有点少,我就把没说到的稍微总结一下。将领与士兵的关系是决定胜负的重要因素,一个深受士兵爱戴的将军,士兵愿意跟随,甚至能够为其卖命。

“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孙子·地形篇》

但也有人不吃这套,要想做到非常难,除非你伪君子本领高强,否则只有发自内心地尊重士兵、爱护士兵,才可能取得持续的效果。相比之下,以利益驱使就容易多了。

“故杀敌者,怒也;取敌之利者,货也。故车战得车十乘以上,赏其先得者。”《孙子·作战篇》

立功的要重赏,这也比较务实。但我们都知道一旦赏多了,也就习以为常了,甚至居功自傲,目无法纪了。处罚也就必不可少了。田忌就有问:

“行陈已定,动而令士必听,奈何?”《孙膑·威王问》

军队的阵型已经确定,行动时要让士兵完全服从命令,怎么办?孙膑说:

“严而视之利。”《孙膑·威王问》

军纪严明,同时要有明确的奖赏。孙膑还说:

“夫赏者,所以喜众,令士忘死也;罚者,所以正乱,令民畏上也。”《孙膑·威王问》

有了赏罚就能使士兵为我所用吗?不能。

“卒未亲附而罚之则不服,不服则难用也。卒已亲附而罚不行,则不可用也。故令之以文,齐之于武,是谓必取。……令素行者,与众相得也。”《孙子·行军篇》

如果士兵没有真心依附,就执行惩罚,他们会不服气,不服就很难使用。如果士兵已经依附,惩罚却不能执行,也不能作战。所以只有用奖赏团结士兵,用军纪军法来约束他们,一定能够获胜。平时的命令能坚决执行的,将领和士兵就能相处得非常融洽。如何让士兵亲附自己?孙子似乎没说,我提几点愚见。一个军事才能卓越的将领能得到拥护,一个爱惜士兵生命的将领能得到拥护,一个以身作则的将领能得到拥护,一个高风亮节的将领能得到拥护,什么都不懂的将领得不到拥护,靠关系上任又无能的将领得不到拥护,滥罚任性的将领得不到拥护。试想,让人心服口服的将领的命令,没有人会不遵从,不遵从也是士兵的问题了。


那兵法对做人做事又有哪些有益的指导呢?

“是故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杂于利而务可信也,杂于害而患可解也。”《孙子·九变篇》

聪明的将领必须兼顾利益和害处,在不利的情况下,考虑到有利的因素,想做的事才能做成。在有利的情况下,要考虑不利的因素,才可避免发生祸患。在现实中,我们常常失意颓丧,得意忘形,不能主动克服困难,更不能时刻保持警惕,总是抱有侥幸心理,盼望不幸能远离自己,却从不做好充分准备。

“故用兵之法,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也;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孙子·九变篇》

不要指望敌军不来,要靠我们有充分的准备,不要指望敌军不会进攻,要依靠我们有使敌军攻不下的实力。就像这次疫情,国外如果早有准备,何至于此。国内也要时刻警惕,做好充分准备,不给病毒任何机会。田忌问:

“适众且武,必战,有道乎?”《孙膑·威王问》

敌军兵力众多,非常勇猛,在两军必须交战的情况下,怎么战胜?孙膑说:

“埤垒广志,严正辑众,辟而骄之,引而劳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必以为久。”《孙膑·威王问》

多修筑壁垒,鼓舞士气,严明军纪,团结将士,约束士兵,避开敌军的锋锐,让他们产生傲气,引诱并调动敌军,使他们劳累,然后攻其不备,出其不意,同时一定要做好持久战的准备。战争虽以速战速决为要,但一定要有持久战斗的决心和准备。

应该做个总结了,不知道你有没有收获。仍有很多兵法智慧没被写进本文中,实际上也不太可能,建议自己去读。每个人读书的体会都不会相同,也许你能读出更多有价值的思想。囿于个人的学识和所参考的文本的局限,不免会有疏漏之处,望不吝指正,共同进步。

总观两位孙子的思想,我为春秋战国以来,中华大地上无数的血雨腥风感到愤懑不平,多少所谓的名将、明主在我眼里都变得黯然失色!一将功成万骨枯,为了实现自己的野心,打了多少歼灭战?打了多少攻城战?打了多少不该打的仗?生命一个个逝去,士兵,百姓连姓名都无从记起,只有爱他们的人在思念。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窥《孙子孙膑》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