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基础互联网运营认知分享

      也许真的逃不开“运营”这二字的魔咒,过去的两年时光里,每当听到类似“有事儿没事儿找运营……”的风声时,脑子都会嗡嗡作响。

      各位莫怕,以上“症状”仅仅是本人从事传统商业购物中心运营感到的不适,目前来看与互联网运营毫无关系,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其职位名称中“运营”的雷同绝非偶然,而是必然存在一个共同点:交流频繁。

                    意识中的运营工作

    黄有璨老师曾言运营工作的行为在于与用户与产品之间“穿针引线”。张亮老师定义运营者的性质为产品与用户的媒介。综上可以得出,运营工作的核心在于维持产品与用户之间的良性运转关系,最终达到提高用户转化率与产生经济效益的目的。

图片发自App


      运营本身是一个动词,可见其本质更倾向于行动。有个充满基情而又诡异的比喻“产品是生孩子的,运营是养孩子的”。但与此略有不同的是,现实中孩子的先天性状已经生成,无法更改,所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  ,而互联网产品这个“孩子”却是可以通过后天的生养,根据现实的场景,需求,做一番更改,甚至达到“脱胎换骨”的程度。

                类比运营工作的职责

    那么想要达到后天的不断完善,就必须回到文章刚开头提到的“交流频繁”。

    传统商业的运营工作在于“多听多问”。这个品牌的周,月,年业绩如何?同比与环比是上升还是下降?那个品牌的宣传推广活动是什么?同城同品牌的活动是否一致?……林林总总的因素,需要调研考察的方向也是不胜枚举。

    我们需要知道这些品牌的现状,来对经营策略进行反思判断,以此来决定是否需要更改经营方针与策略。那么从什么途径来了解这些东西呢?除了已有的系统数据可被调用,还需要从一线经营者口中了解一部分信息。比如某品牌某段时间是否有更换管理者?当季度比较火热的产品趋势?眼下的sp、pr活动顾的体验反馈如何等等。

图片发自App


            回到互联网运营工作中

    关于运行工作的职责分工,没有一个标准的规定,各公司产品不同,指向性不同,使得员工的工作内容不同。甚至若单纯以结果为导向,只要能达到预期的运营结果,那么运营者免不了要成为一个“万能工”。

    粗略地看,可以分一下几种:

    1、 比如要把自己产品表达给用户并能让用户从中得到实质性使用体验的内容运营。这个产品好不好,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且不论这个产品本身如何,单论其呈现在用户面前的状态,是要由内容运营负责的;

    2、互联网产品讲究的就是一个互动,那么仅仅是将一个东西放在那里,坐等用户上门,显然是不理智的。TAB这样巨头公司的产品还需要时刻抢占市场与先机,所以我们需要让产品“动起来”的活动运营。具体活动手段制定需要具体分析,比如某共享单车品牌与某支付平台合作,押金可以凭借用户在支付平台的信用度来确定是否减免,支付平台上的用户能够看到一个活跃的共享单车产品;某UGC平台春节收集卡片赢现金红包,通过用户之间分享增加卡片的抽奖次数,这样许许多多的新用户,就这样被“拉上了车”。

      3、数据分析是每一个互联网从业人员需要具备的基本能力,尤其是在做运营工作,手中的运营产品状况反馈,很大一部分的信息来源看的都是数据,什么基本的PV.UV,跳出率,付费占比等等。用一定的数据,配合需要的指标,考虑的纬度,才能理拉解我们手中产品在市场中大概是个什么位置。

      如果需要些定性的了解,而不是数据层面的定量认知,那么在一些产品的宣传推广过程中,用户的评论,客服平台的反馈,也是必须重点考量的标准。针对一些含金量高的评论与意见,运营工作者可以作为参考,针对可优化的方面与不足进行更新迭代或者转变方向。甚至以此发现种子用户,方便忠实用户维系,使得产品与用户关系达到一个良性的发展。当然了,能在茫茫数据海与茫茫用户水,当中甄别筛选有用的数据,找到对眼下工作最有帮助的重点,也是经验与积累的结果。

图片发自App

      有了数据,我们就要行动了。是找产品撕逼提需求也好,推广活动也罢,都要拿出一个可操作性方案。活动的提出,实施落地,运转中的应急补救,到最后收集反馈。又回到了数据分析的步骤。

    总之,对于前期的产品与运营来说,都是摸着数据分析的石头,用内容与活动来过河。

 

       

你可能感兴趣的:(零基础互联网运营认知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