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充满抱怨?小心你掉入“受害者监牢”!(1)

做小组任务遇到甩手不管的猪队友,不敢撕破脸皮只能私底下在好友面前愤愤不平;又烂又无聊的活动还必须得参加,没去之前就先抱怨几句,这次的奖学金为什么没有评上自己?肯定导员偏私给了和他关系好的的同学……

    发现自己生活充满了抱怨?小心你掉入受害者的监牢!

    受害者监牢这个词来自于克里斯多福的「亲密关系」,每当人们遇到一个问题的时候,会有三种身份来看待:“受害者”,“拯救者”和“迫害者”。


    遇到问题时,我们首先会把自己放在受害者的位置:自怨自艾,抱怨,感到受伤,不愿意接受这个现状。紧接着我们人类处理问题的机制会让我们转变到“迫害者”的角色:我们会愤怒地试图逃避这个现状带来的痛苦,把所有问题都怪在别人头上,而当责怪已经找不到新的对象时,责怪的对象往往变成了自己,想想自己遇到麻烦后除了抱怨,再一步就是在心中大骂自己愚蠢并且为自己的选择感到深深懊悔?


  当我们满怀不满,但却开始思考解决方法时就是“拯救者”现身了,拯救者会努力地设法平息迫害者的怒火与抱怨,帮助我们继续向前走。有时候,这个拯救者是我们自己,有时候这个拯救者是我们周围的人。比如我们在向好友抱怨时(迫害者),好友会帮我们分析并且给出解决问题的提议,或者好友只是单纯地劝你不要动怒,此时的好友就成为了你的“拯救者”。

值得一提的是,当出现一个麻烦时,受害者,迫害者和拯救者的角色并不固定,我们可能会在这个“受害者”监牢里不断转换这三个角色。

而现实中,我们很多人很容易不自觉地一直沉浸于迫害者的角色:人都是懒惰的,这样不用思考如何解决问题或者思考自己应该担任的角色,我们只需要简单发泄情绪,而这样我们无法转换到拯救者的角色去真正的解决问题---问题还在那里不会因为你思想上的抗拒而消失不是吗?

你可能感兴趣的:(生活充满抱怨?小心你掉入“受害者监牢”!(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