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21

                                                        《故事里的人生》231    破山和尚吃肉

        明末清初年间,正是义军风起,天下战火不断的动乱年代,当时的著名高僧破山和尚,正在夔东十三家之一的李定国军中布道传佛,力劝李定国止杀戒杀。李定国十岁在米脂跟着张献忠起义,是明末清初川东农民军领袖之一,他足智多谋又英勇善战,杀敌无数,屡建奇功。正因久战沙场,天天与杀戮打交道,李定国把杀人的事看得很轻松,其部下攻破一座城池后,往往乱杀无辜,李定国从不禁止。为此,破山和尚多次直面李定国,要求他戒除不必要的杀戮。李定国十分讨厌这位多嘴和尚,但拘于破山当时已经是远近驰名的高僧,不好翻脸,屡屡敷衍。一次,破山和尚又去面见李定国,李定国决定治治破山,他知道僧人都严谨持戒,不食酒肉,于是命人摆上酒席,满桌子牛肉、羊肉、猪肉、鸭肉、鸡肉等,无一点菜蔬。李定国请破山就坐,指着满桌酒席说:“禅师,咱俩订个契约,如果你开了戒,肯陪我一起喝酒吃肉,我就接受你的建议,从此严肃部下,绝不妄杀一人。”

        破山看看李定国,十分严肃地说:“此话当真?”

        “我身为军帅,岂有戏言!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可立据为凭。”李定国斩钉截铁,他深信,作为著名禅师,破山绝不会坏了佛教戒律,否则,他将如何教化弟子?

        令李定国没有想到的是,破山和尚满口答应:“老僧为百万生灵,何惜如来一戒!”两人当即立据、落座,举杯对饮,大吃起来。在场的人见破山大碗喝酒、大口吃肉,无拘无束,毫无难色,无不惊讶。

        身为一路义军统帅,李定国深明大义,一言九鼎,从此严肃军纪,破城后再无屠城现象,使无数人免遭杀戮。


        鲁钝生感言:破山禅师是明末清初著名高僧,俗姓蹇,顺庆府大竹县(今四川南充)人,1597年生于豪门世家,是明代重臣蹇义的后代。他十九岁出家,法名海明,号旭东,为行脚僧,后在湖北破头山结庐,清修苦行,自号破山,1653年回四川梁平县万竹山建双桂堂寺院,门徒众多。当时,双桂堂香火鼎盛,是我国西南丛林寺院之首。

        破山禅师也是佛教界颇有争议的人物,其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他娶过妻,生过子,出家后日常的形迹与俗人无异,甚至临终前还叮嘱身后不用佛门的茶毗(pí)之礼,而内棺外停,穿着俗人的衣服人殓,行俗人的治丧礼仪。所以,有人直斥他为“狂禅”“酒肉僧”“付法太滥”等恶名。但由于他积极倡导“人人都具佛性,都有解脱成佛之可能”“强调心性一体,注重体验证悟”“关注现实,积极利他度生”等佛学思想,以及他慈心爱物和不拘一格的修持方式,故广受欢迎,并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势力,推动了西南佛教的重兴。

        作为一名虔诚的佛教徒,喝酒吃肉是“犯戒”,是坏了佛门的大规矩,是万万不可饶恕的;但使无数生命免于被杀戮的“止杀”,又是大乘佛教慈悲为怀、利他度生的核心精神和最高境界。以“犯戒”的方式实现“止杀”的目的,手段的过错性则能赢得结果的正当性,两相比较,达到目的是最重要的,所以,破山禅师才做出“老僧为百万生灵,何惜如来一戒”的抉择。我们认同和赞美这一抉择,理由如次:

        理由一:这一抉择体现了破山的自我牺牲精神。因为犯戒受罚的是破山自己,他可能因此迎来恶名,失去信任,甚至有可能为佛门所不齿,从而断送了自己一心向佛的前途,而获得效益得以生存的却是数万生灵。能以不惧自己受罚甚至不惜断送前途来换取数万人的生命,正是地藏王菩萨“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的自我牺牲精神。

        理由二:这一抉择体现了手段的灵活性。破山的“犯戒止杀”启示我们,对于一种信仰的坚守或对于一种人格的追求,不可以拘泥于成见,不可以呆板、本本主义和教条主义。很多时候,创造性地实现目标,需要打破既成的规矩和放弃原来的套路,如果墨守成规,不越雷池半步,将一事无成。其实,破佛门之规矩,非始于破山,据野史传说,东晋高僧慧远在庐山结“莲社”,入社者多是当时名流,而陶渊明屡请不至,因为陶公嗜酒如命,于是慧远破例,备酒以待陶公;北宋高僧佛印,与苏东坡是至交,一日苏去拜访佛印,佛印知道苏东坡喜欢吃猪蹄,特派人为苏烧制猪蹄。据说,苏东坡还以此做过一首《戏答佛印》的诗,诗曰:“远公沽酒饮陶潜,佛印烧猪待子瞻。酿得百花成蜜后,不知辛苦为谁甜。”(后两句出自唐代罗隐《咏蜂》:“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而传说中半人半仙的济颠和尚,更是不拘泥于佛教规矩,“酒肉穿肠过,佛主心中留”。 

        因此,我们可以说,破山的“犯戒止杀”,是理想信仰坚定性与手段措施灵活性的完美结合。在飞速发展的当代社会,面对瞬息万变的生存环境,要想获得事业成功,更需要这种结合。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2-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