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课】心性工夫:追求精神的自我超越,建设美好的心灵结构

读后感之《胡立根——写给中学生的18堂国学修身课》

【第十八课】心性工夫:追求精神的自我超越,建设美好的心灵结构

心性工夫:中国传统文化中以哲学的心性论为基础的修心养性的道德实践。

中国文化,重视工夫。中国文化真正的工夫,是“心性工夫”,是心性修养的道德实践,是人性和心灵的修炼。心性问题,是中国文化的基本问题。儒道释法四家,都关心心性,区别在于,儒道释三家是指向心性,关心的是心灵的建设;法家是基于心性,关心的是心灵的控制利用。

下面,我们将讨论心性工夫在道家、佛家、儒家、理学、心学方面的体现。

首先说道家。这一子目题为“心斋坐忘、修心炼性的道家工夫”。老子没有直接谈心性,但《老子》全书讨论的都是人类心性的异化问题,强调的是人类心性的复归,要求复归于婴儿,复归于朴。庄子则直接讨论心性,他炼心的工夫,便是“心斋”和“坐忘”。这种工夫,实际还是源于老子。《老子》云:“夫物芸芸,各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就是说,须经过澄心凝神的修养过程,才能“归根复命”,亦即“复性”。

再说“戒定生慧、明心见性的佛家工夫”。要修行成佛,自然少不了心性的工夫(即修行法门),其基本的工夫就是“戒”“定”“慧”三项修炼。佛学尤其是禅宗的本质,是以“心性”为基点,通过“心性”修持获得心性升华、精神超越的心性学说,是一种努力提升精神境界的文化理想。

接着说“尽心知性、存心养性的先秦儒家工夫”。说心性工夫,主要说的就是儒家。儒家的工夫论,最早可以追溯到孔子。孔门的心性工夫可以概括为四点:一是“四非”。“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是孔门修德的入门工夫,不玄妙,不空虚,实实在在。二是自省。“吾日三省吾身”,时刻自省是否做到了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三是广泛学习、见贤思齐。“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四是“坚守”。“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在艰苦中守持自己的立场,不改自己的追求,这就是孔子工夫的高境界。

然后说“静敬涵养、格物致知的理学工夫”。理学的代表人物朱熹,认为道德本心、本性不能开出道德良知,必须透过格物穷理的工夫,待道德之理清楚之后,方能依此实践。因此他特别强调格物致知,格物穷理,非常重视“今日格一物,明日歌异物”这样的磨练工夫。

最后说“尊德涤非、意静敬事的心学工夫”。陆九渊和王阳明认为格物就是“涤非”,就是格除内心的污物,于是他们更关注“尊德性”。对于“致良知”一方面,王阳明吸收了宋明道学的成果,既强调“心上工夫”,又肯定“事上工夫”,具体表现为五种工夫:立志、立诚、敬畏、静坐澄心、事上磨炼。阳明后学将王阳明的五种工夫发展为四功,即“意功、静功、敬功、事功”。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佛道的心性之学,还是原始儒学的心性之学,或者后来理学、心学的心性之学,都难免流于空虚,难免逐渐演变成奢谈心性的空疏之学。我们要继承中国文学的优秀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做新时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发扬者。

2022年4月3日

你可能感兴趣的:(【第十八课】心性工夫:追求精神的自我超越,建设美好的心灵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