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采访经验总结

从去年11月份到现在,我一共拿到11个采访对象,成功采访并且出稿的只有6个,初稿写好后未能继续的有2个。

说到采访经验,其实在加入“真实人物采访”之前,我没有采访过任何人,而且我还是个社恐。好在我虽然社恐,但喜欢文字交流,而且这种性格让我对细节和情绪更加敏感。幸运的是,写作正好需要一颗敏感的心。

没有任何采访经验的我,在第一次采访时完全是赶鸭子上架,完全不知从何下手,只记住了一句话,那就是要跟采访对象共情。

我的第一个采访对象是见义勇为的王森家属,沈冰冰大姐。她的丈夫王森因救人不幸去世,因此在采访过程中,大姐的情绪一直很低落,很悲伤。

面对悲伤的大姐,我自然不能只想着赶紧按照我的想法,让她把故事一口气讲完,而是要在大姐时不时表达出痛苦和思念之情的时候,积极回应她。要尽量做到感同身受,即使做不到,也要做到接纳和理解。

与此同时,还要见缝插针地提出你感兴趣的问题,引导大姐往你想要的方向去讲述故事。但提问不能太生硬,还要在大姐情绪比较平稳的时候提出来。

第二个采访对象是一名海员。虽然他有头条号,但上面的信息太少了,根本没法确定主题和故事线。加上他的语气有一种上位者的样子,对我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几乎让他成了采访的主导者。

对于刚开始采访的作者来说,可能会跟我一样出现这样的情况。找不到主题,不知道从哪里切入,还可能会被对方时不时打断节奏等等。

后来他甩给我几篇写到他的文章,和他自己开的公众号,约好第二天再继续采访。我抓紧时间把文章看完,然后将公众号里看得懂的文章看了很多。这个步骤很重要,了解被采访者,可以让你们之间有更多话题,也能让对方看到你对他的尊重和用心。

第二次采访基本上是按照时间顺序进行的。他实际上说的东西都比较简单,而且零零碎碎的,没有一个明确的主题。

由于我上过很多写作班,深知不管是什么文章,都应该有一个主题,用一条线把素材串起来。所以我在整理素材时,潜意识里不停地寻找这篇采访的主题。

最后我定下来的主题是,尽管他因为家庭的缘故,不得不从远洋船上下来,陪伴在家人身边,但是他心里对航海事业的热爱之情却一直都在。这个主题是放在故事结尾点出来的,前面所有的讲述,都是为了最后的点题。(PS:其实当时我写故事的时候,并没有想得这么清楚,只不过潜意识里一直在寻找主题)

另外还要强调一点:素材不仅仅只有他讲述的内容,还有他提供的那几篇文章,里面会有一些采访中没有提到的细节,我把这些细节提取出来,尽量自然地揉进故事情节里,让故事更好看。

他在自己的公众号里,提到过一句航海业内的名言:海员撑起了世界90%的贸易,如果没有他们,世界上一半的人会受冻,另一半的人会挨饿。我特意去搜了这条名言是谁说的,然后把这句话放在了开头。

之后的采访中,他讲到自己的家乡是女神的故乡,我顺手就去头条上搜了一下,然后跟他聊了几句,他很惊喜。虽然后来这一点没用上,但我们之间的气氛却变得更加融洽起来。

第三个采访是一个心碎的妈妈寻找走失儿子的。寻人的文章我是第一次写,在写之前,我就意识到,这种类型的采访,必然会对作者的共情能力有很高的要求。

对于年龄比较大的,而且很悲伤的采访对象,作者首先要从对方的角度出发,尽量替对方考虑,比如可以提醒她,大段文字可以发语音;比如尽量在采访中宽慰对方,让她的情绪不那么激动。

积极回应自然是必不可少的,同时还要考虑对方的身心状态不佳,做好短时间内采访不到足够内容的心理准备。

这篇稿子中还有一个要特别注意的是,大姐提到了儿子从部队回来后,精神失常,他们一直想去部队要个说法。

当我听到这一点时,立刻就意识到这是个敏感的问题,头条上是不会允许出现诋毁部队的发言的,所以我在这里弱化处理了。将“讨个说法”改成了“想去部队里了解一下情况”。

寻人的稿子,一般要从被寻找对象的小时候说起,特别是要关注他与家人的相处细节,感情如何,尽量帮助对方挖掘记忆深处跟被寻人相处的一些小事。还有被寻人的性格如何,在走失前有没有哪些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走丢后家人的反应是怎样的,他们做出了哪些寻人的努力,遇到了哪些阻碍,结果如何等等。

但凡遇到你有疑问的地方,都要尽快记录下来,方便后面有机会时再提出来。其中关键节点的时间和事件尤其要搞清楚,有些异常点不仅你会感到无法理解,读者看了文章后也会提出异议,因此,作者应该在采访中就把这些问题搞清楚。

比如我在后来采访一个寻姐的弟弟时,他说姐姐中考后失踪,结果收到了江苏理工大学的大中专录取通知书。我特意去查了一下,大中专要求高中毕业或高中学力才能读,所以提出了这个疑问。

尽管他也不知道,要询问家里的长辈,但我没有傻等,而是去网上搜到了答案,原来那时有一个“3+2”制的大专,可以中专和大专连读,适合家庭困难的学生。

虽然后来这一点没用上,但如果碰到读者质疑,至少你可以给出答案,不至于被别人指责你的故事虚假。

所以寻人稿的主题在我看来,就是表达家人对被寻人之间的情感依恋。这种情感需要通过家人之间的相处细节来表达。细节打动人心,每个人都有家人,这种共同的情感才能让读者产生代入感,从而跟故事的主人公共情。

第四个采访是一个温州女孩依蓝,被家人百般宠爱的漂亮姑娘,在旅行中结识了台湾老公。说实话,她的人生是一般人可望而不可及的。

从小被家人疼爱,几乎没遇到什么挫折,年纪轻轻就在旅行中遇到真爱,还有一对明事理,疼爱她的公婆。后来更是全球旅行,见多识广,各方面都称心如意。

这样一个采访对象,该怎么定主题呢?难道只是把她的经历写出来,让大家羡慕嫉妒恨吗?

这时我已经积累了一些采访经验,而且依蓝自己有头条号,上面的资料虽然不多,但也够我提取出一些关键问题。

这样一个勇于追求自我的姑娘,她的原生家庭是怎样的呢?为什么会培养出她这样一个洒脱率性的性格?

后面我又根据她的文章和视频,提出了一些她跟丈夫相遇,结婚,旅行,以及嫁到台湾后有哪些不适应的问题。

提问题要注意一点,就是不要提那些封闭性的问题,而要尽量提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比如:

我读过你的故事后,发现这个世界真的不缺勇敢追求内心的人,你的人生获得了很多人的羡慕,但是我对你过去的人生也非常感兴趣,想知道是什么样的家庭,才能培养出你这样的性格?

你和你的丈夫杨迷斯在尼泊尔相识的时候,是一见钟情吗?你觉得你们相互吸引对方的地方是什么呢?

你可以跟大家讲一讲,人们应该怎么做才能够过上像你一样的,追随内心的生活呢?现在的你回头看看以往的那些选择,有哪些感想呢?

除了具体时间等一些特殊问题外,其他问题尽量像上面那样保持开放,让对方有话可说。当她有话可说时,有可能就会讲出一些你之前没意料到的细节。

就像我提的第一个问题,就得到了让我惊喜的答案。原来依蓝小时候被家人过度宠爱,所以反而产生了逆反之心,18岁高中毕业就不读书了。后来她摆脱父母的照顾,选择一个人去东南亚旅行,遇到了老公,进一步找到了人生的意义,终于找到了自我。

这样一来,文章的主题就定了下来。所以说有些时候我们可以通过被采访对象的资料提前确定主题,但更多时候,我们是在采访过程中,根据了解到的详细故事,来确定一个主题的。

就比如我的第九个采访对象,毕殿龙老师。他的头条号上全都是对台湾实事的评论,但我们的账号没有谈论政事的资格,就只能去挖掘毕老师其他方面的成就。

毕老师是个很善谈的人,他自己就把主题给定下来了,主要是谈论他在素质教育和养老这方面的思考和行动,还有他在报社里接待来访群众的事情。

照理来说,写稿子时,就按照这个主题来就可以了,但仅仅这样还是不够的。这些事情只是毕老师的外在行为表现,如果仅仅是把它一一列举出来,我们看到的毕老师无非就是个阅历比较丰富的热心人。

幸运的是,在采访过程中,我从毕老师爽朗的话语中,感受到了他身上有一种强烈的奉献精神。他非常愿意为这个社会,为别人做点事情,他所做的这些事,其实不仅麻烦,而且并不能给他带来很多好处,然而他不仅愿意去做,还要尽力做到最好。

与人为善,对毕老师来说,不仅是一个口号,还是一个精神追求。

于是我在文中尽量体现出这一点,用故事把这个我想传递给大家的价值观包装起来,然后用听书时看到的金句,进行了提炼总结,在结尾做了升华。

尽管这篇故事没有成为爆款,但我心里却很满足。

所以我们写真实人物采访故事,要么需要给故事定一个主题,主人公有什么目标,遇到了什么阻碍,做出了哪些努力,出现了什么转机,最后结局是什么,然后有什么感想。

要么就要抓住主人公身上与众不同的,表现得很强烈突出的个人特质和魅力。

要么就要抓住一种情感,这种情感是普罗大众都熟悉的,能够打动他们的情感。

最忌讳的就是,将采访到的细节不加选择地全部罗列出来,让人看了以后一头雾水,不知道你想表达什么。

写故事时,故事的框架就相当于一个人的骨架,故事的细节就是这个人的血肉,但是故事的主题却相当于一个人的灵魂。

没有灵魂的人,就像一个蜡像,或者是一个还没醒过来的克隆人,表面上看着再怎么像一个人,但是就是给不了我们一种有血有肉的感觉。

最后我还有一点个人的感想。今天早上我听《认同感:用故事包装事实的艺术》一书时,里面提到的一个观点,让我非常认可。

它说,故事是影响和说服别人的最佳工具。故事能无限接近事实,但不会去直接揭露事实。

很多时候,人是讨厌直白的说教的。大家都知道应该认可事实,但是丝毫不加修饰的事实,就像穿着破烂衣服的漂亮姑娘,即使美丽,也很难迅速被大家接受。

在我们写故事的时候,也许你想传达一种价值观给读者,但是绝对不能直白地读者说,这就是我的价值观,你应该认同我,否则你就是错的。而是要用故事把价值观包装起来,让读者从故事中得出自己的结论。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千万不要以为读者都是傻子,都等着你来居高临下地对他指指点点。

读者读完你的故事,能得出自己的感悟,从而对故事产生认同感,愿意点赞,评论,转发,你的故事就成功了。

故事的底层逻辑是什么?在我看来,是你的故事对读者有用。几乎所有的文章从一开始就应该设立这样的目标,那就是“要有读者思维,不要自嗨”。

另外,我们千万不要一味地追求稿子数量,只有输出,没有输入的写作,是没法提高稿子质量的。

写出来的初稿,不要直接丢给老师,要先自己修改几遍,改到改不动了再让老师帮你指出问题所在。千万别因为图省事,连句子不通顺的地方都不改,就让老师来改稿。

这么说不是为了让我自己在改稿时偷懒,而是因为你自己改的稿子,对找出来的错误的印象会更深刻,尤其是在你根据老师指出的问题,仔细审查之后的稿子时,就会最大可能地避免犯下同样的错误。

自己改稿,其实提升的是你的写作能力,百利而无一害。

平时要保持阅读的习惯,多阅读一些跟写作有关的书籍,但不要限于写作书籍,其他你感兴趣的,甚至不那么感兴趣的都可以读一下。

如果没时间的话,建议大家找一个合适的APP,坚持每天听书。比如有书APP,樊登读书等等。

听书可以让你在最短时间里吸收一本书的精华,扩大你的知识面,最重要的是,还可以收集到很多有用的金句。

建立自己的写作素材库,是每个写作者都要做的事情。不要说已经太晚了,只要行动起来,任何时候都不算晚。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的采访经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