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麻,因为它粗糙、质朴、有触感


“在大部分人看来,手工面料太贵、太慢、品质不稳定,与价廉物美、丰富便捷的机织布相比,它并不适合现代人注重效益的生活方式,但手工面料有另一种好:它接续传统,与自然相通,和谐、内敛、质朴、细腻,是极其珍贵的物质文化遗存。我希望能恢复夏布原有的高端品质,同时也能赋予其崭新的面貌,能发展出一种新的夏布风格来。”



易洪波,毕业于北京服装学院,曾在上海从事服装设计和杂志专题编辑等工作。大家都叫他老易,2013年他从媒体辞职,成立了“summer wood夏木”工作室。



他的工作室在杨梅竹斜街上的一个二层的空间。2013年他在这里做了一个“浏阳夏布”的小展览,就是因为这个展览而结识了这条街上的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大家都是独立创业,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就有街坊邻里的那种感觉。

很有意思的是,大家都是下午一点以后才来开门。




大学时他读的是服装设计专业,所以一直对面料很关注。夏布是一种手工织造的苎麻布,在上古时代曾经是每个人都穿着的面料,他自己是来自湖南浏阳,历史上出产最好苎麻面料的地方,从70年代开始,就有日本跟韩国的一些客户,到他们浏阳这里来找这种夏布。



浏阳夏布制作过程基本上有五个步骤,首先是打麻、然后是绩纱、上浆、织布,最后还有漂染,全部都是手工制作。



"读大学之前,我对夏布其实也并不是非常了解,学服装设计后,我接触到了很多面料,对纺织物才开始有所了解。对那种天然的面料,像纯棉、纯麻、羊毛等,我有天生的好感。相对于棉、毛,我更喜欢麻,因为它粗糙、质朴,有触感。麻是韧皮纤维,而棉是棉铃、棉球出来的,让我感觉麻纤维有根性、大地感更强。"



大家印象中麻面料类型很单一,其实不然,很多植物纤维都是用来做布的原料,像菠萝叶、莲花丝、香蕉叶等等。



其实,毕业后的一段时间他也曾感到迷茫和枯燥,"服装行业,听上去很光鲜,但并不是人们想象的每天咖啡杯与设计图,奔走于秀场与缝制间,实际上,大部分人从事的只是这个行业内的某一个工种,一颗细小螺丝钉,找不到存在感和价值感。"



在做服装行业的一段时间后,易洪波经朋友介绍,进入了媒体行业。"我对媒体其实一直有很强的好奇心,当时我加入的杂志是刚刚改版,两位主编都是从国外回来的,理念很不一样,他们不追求传媒专业,而是吸纳了很多'外行',这些'外行'的一个共性就是对某一种小文化比较擅长或是资深玩家,我觉得很有意思。"



也许是无法割舍对制作服装的热爱,易洪波在经历了瓶颈期后,毅然决然的选择会浏阳老家继续完成他的服装梦想。

他不算是一个创作者,基本上是邀请各个领域的设计师来进行尝试,他就是把布做好而已。




中国的服装设计师普遍对本土的面料用得很少,都很习惯于用宽幅的、大机器生产的这种面料去做设计,那么碰到他这种坚持用窄幅的、传统的面料,他们就很不习惯。“这样能做衣服吗?”他们经常会这样反问。



与renli合作的春夏系列,就是要做一款条纹布,那么这个条纹,易洪波的纱线只能从一个已经倒闭了的麻纺厂所剩下的那一批非常好的纱线里面去寻找,去配对。



最近的合作是与上海的制鞋职人Heng Shu Atelier,易洪波与他最初是在Instagram上面认识,然后他对易洪波的面料很感兴趣。这次他们就找了这个机会来尝试做这两款鞋子,整个做出来的感觉是特别惊艳也特别精美的。



像这些完全是易洪波自己的想法,就是对中国的呈现,比如说一个印满六十六颗瓜子图案的手帕,还有一个就是将他自己、以及所以中国人的心声“马上有钱”做成了一个布袋,也算是以一种调侃的方式给大家打气。




能够找到夏布作为自己的事业,这是易洪波的幸运,“我希望能够恢复夏布本身的一个比较高端的、比较精致的一个品质,能够让夏木这个工房做到类似于意大利手工面料作坊那种品质,那种感觉。”



"希望将来,我也可以将夏布推向国际,给时装、家居和生活美学领域提供高品质的面料。"



文|小旻

部分文字图片来自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喜欢麻,因为它粗糙、质朴、有触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