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水月寺

高洼文房 供稿

(资料来之不易,谢谢原作者,仅此先作为保存)


天水城南,藉水流焉,往昔垂杨夹道,风景殊胜。清宋琬有“碧云草色合,素练波光明”之句,可见昔日城南气象。


水月寺(今秦州区公园小学)即建于城南水木佳处。作为佛教寺院,水月寺和瑞莲寺、南郭寺等同属临济正宗,清朝时,寺内佛事由专设的“僧正司”管理。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秦州知州费廷珍主纂方志,记水月寺甚略,仅“南门外临南湖”一句,但水月寺建寺逾两百四十余载,当无疑问。光绪元年(1875年),浙江秀水人陶模(陶子方)任知州后重新修葺水月寺。光绪十四年(1888年),余泽春主编《秦州直隶州新志》“地域卷”中有关于水月寺最详细的记载:“南乡出南门,逾南湖,有水月寺。东为文昌宫,宫前为宋公祠,祀巡道莱阳宋琬者。祠前为荷塘,其西为鱼塘。南为藉水新堤,旧有宋公堤、费公堤、玩芳亭,今皆废。”


宋公祠,即宋荔裳祠,是水月寺的重要组成部分。宋琬号荔裳,山东莱阳人,顺治时分巡巩秦阶道,驻秦州,地震后重修州城,有德政,秦州士民遂设宋荔裳祠于水月寺缅怀之。水月寺改建为城南公园后,冯国瑞先生有《谒宋荔裳先生祠》一诗:“传遍阑干故老知,萧疏衰柳旧花池。人民城廓公应见,亭榭壶觞我已迟。词赋清初表东海,关河塞外俯南施。风流最是谭公子,低度山云说李词。”谭公子即谭壮飞,曾随父官秦州;李即临洮人李榕石,能诗工画。谭李二人交好。另按冯国瑞先生所记,宋荔裳祠配有一副楹联:


北枕坚城,劳公百堵经营,不放山云低度;西襟萧寺,为我一池写照,顿教水月通明。


此联嵌“水月”二字,绝佳。余泽春方志中所记费公堤,是以费廷珍之名作记的堤防。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知州费廷珍为防藉水夏秋间泛滥危及城垣而修堤,士民建坊以志之。费公堤东西横亘三百六十丈,面宽一丈,底宽一丈二尺,是古秦州城南之屏障。


水月寺自清顺治(17世纪中叶)以降,除设过宋荔裳祠外,还设有陶模祠、董文焕祠、丁体常祠等。陶模光绪年间任知州时也修筑过藉水堤,有功地方,光绪三年(1877年)秦州大旱,赈灾办理尤善。董文焕,字研樵,山西洪洞人,咸丰丙辰进士,分巡巩秦阶道,光绪二年(1876年)创设陇南书院,聘任其昌主讲,大兴秦陇文风。丁体常,字慎五,贵州人,任巩秦阶道,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平河湟回变,民赖以安。此四者皆有功社稷,设祠于水月寺,可见水月寺已是缅怀先贤之所。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邵力子先生捐赠的16000多

你可能感兴趣的:(天水…水月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