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可以,请保持善良。



近期有一个聊得挺频繁的朋友,平时就彼此发发牢骚,没什么正经事儿谈。早几天,如往常一样,也是聊聊天,她和我说了一件生活里挺小的事,她的本意也只不过是发发牢骚,却让我微微沉思了。

某天清晨,朋友搭公车去学校,戴着耳机站在站台等公车。正当她愉悦的玩着手机,忽然感觉背后好像有人在动她的背包。

朋友警惕的将音乐关掉,小心翼翼的扭过头。正当她非常紧张的时候,然而看到不是满脸胡渣,面色焦黄,脸颊瘦得凹了进去的标准的小偷形象的小偷,准确的说应该不是个小偷,而是一个皮肤黝黑,眼睛里充满好奇心,满脸却脏兮兮的,穿着很“土味”的小孩。目测最多也就十一二岁。由于是短发,加上面色黝黑,发育不良,从外表看分不清到底是男是女。

朋友本能的往旁边挪了挪脚步,皱着眉头问

“你,在干嘛?”

不怪朋友过于警惕,这年头小孩子被当做赚钱工具的例子也不在少数。

“姐姐,能把你包上的猪娃娃送给我吗?”

通过声音判断,这应该是个小女孩。小女孩眼睛里散发着小孩子对新玩具的好奇与渴望的光芒。但衣着实在太脏了,加上长相并不佳,体现不了任何可爱的样子。

朋友把包挂到胸前,擦了擦包上的佩奇,然后反问小孩

“我为什么要给你呢?”

小女孩一脸天真的笑着说到

“因为我没有呀”

朋友没有再继续与她言语,而是再往后挪了挪,继续拿起了手机。小女孩也只是一直盯着朋友的佩奇看,也没有再说话了。

事后朋友向我吐槽这个小女孩没有一点教养,没有的东西就自己努力去获取嘛,干嘛想通过别人的同情心去索取,向别人索取东西就这么心安理得?佩奇还是别人送的呢,自己都生怕弄脏了。

你们也许会认为我这朋友人品不怎么样,一个佩奇而已嘛,至于讲这么一大堆吗?其实不然,她人挺好的,不过性格大大咧咧的,没那么细心而已。擦了擦佩奇的行为,我猜她也只是无意的。我想,大部分女生遇到这种情况,做法应该和我朋友差不了太多。至于男生的话,应该是不会在包上挂一个佩奇了。

朋友说小女孩没一点教养,自己想要的东西不知道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获取。朋友的话没毛病,但她却没有去思考过与小女孩相对应的生存环境。

我们都知道,只有通过自己努力过得的东西,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但是小女孩呢?她知道这个道理吗?还有很多很多像她一样的孩子呢?他们都明白这个道理吗?

不!他们很多都不明白!暂且不说家教的问题,单说年龄哈,十一二岁的孩子,基本上很少会有“必须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获得”的想法。大部分的孩子,很多事他们觉得是理所当然,从不会考虑那么多。当然,不包括那些早熟懂事,以及家教很严格的孩子。再来说家教,通过朋友描述的小女孩的形象能看出,不说她一定是乡下的,起码她家里应该是很不富裕的,在常人眼里属于穷人家。出生在一个很贫穷的家庭,当温饱成了最主要的问题,很难再去说什么家教了。她的父母,或许本质上和小女孩的差别并不大,仅是年龄大一些,多一些人生阅历而已。

生存环境可以一定程度上决定一个人的观念。

不难想到,在小女孩生存的环境里,基本上没人教过她必须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获取,也不知道所谓的同情心。像小女孩那样的孩子们,他们头脑里是没有“通过努力去获取”这一概念的, 他们没有这种思维!他们不知道索取与获取究竟有什么不同。他们没有父母的严格教育,没有优质的老师精心的教导。他们的想法很简单,很质朴,小的时候不过是开心与难过,开心就笑,难过就哭;成年了不过是如何生存,如何吃饱穿暖,如何让孩子开心。至于其他,不涉及自身的,都不会有更多的关注了。

VAVA翻唱的《Life 's a struggle 》里有句歌词,“我想要什么我会通过努力独立去争,不是像个孩子在我身后狂喷”。歌词说的很对,可是他们不懂。

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以纯净的心灵面对着这个社会。无论好与坏,善与恶,都得面对着。

他们如何去接触这个社会?如何去了解这个社会?不是通过书本,教材里不会说;不是通过网络,他们接触不到网络。而是是通过亲身接触着这个社会的点点滴滴,接触着在人生中经过的每个人,接触着自己所接触的事与物,去拼凑着自己对这个社会的憧憬。而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他们经过的那么多人中的一个,成为彼此生命中的过客。

所以我希望,也恳请,如果可以,请保持善良。倘若他们遇上我们,恰巧我们也保持着善良,我们就能在他们的生命中添上一道美丽的风景。何乐而不为呢?

当年幼的他们,遇上善良的你们,是他们的幸运,也是我们的幸运。

你可能感兴趣的:(如果可以,请保持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