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感思行37——《中庸》有多难?

中庸有多难?

我们做事情时可能从来都没想过,能做到做事情不偏不倚,客观的看待事物,是多难的一件事情。

《中庸》中讲:“……子曰:“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弗失之矣。”

子曰:“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百度百科的白话译文是这样的。

孔子说:“颜回是这样做人的,他选择了中庸之道。得到一条善理,他就牢牢记在心上而不失掉它。”

孔子说:“天下国家是可以公正治理的,爵位俸禄是可以辞掉的,利刃是可以踩上去的,只是中庸之道不容易实行。”

孔子弟子三千,在夫子的眼里,也只有颜回,能够做到中庸,可也不是全面的,只是“得一善,则拳拳服膺弗失之矣”。

孟武伯曾经问夫子,他的这也弟子中谁最好学,学的最好。夫子说只有颜回好学,可惜死的太早了,他死后再也没有这样的学生了。颜回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在《论语》中有一些介绍。“贤哉回也。一单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回也,得一已知十。”颜回意志坚定,不但好学,而且非常聪明。夫子也说“……不及也,不及也!”

通过颜回的例子,再往下拓展。再讲中庸之道有多难!天下国家可以分治,爵位可以辞掉,甚至性命也可以不要,视死如归,可是中庸不可能!离开中庸便是极端!

在《大学》中讲怎样做到中庸,要“四不正”和“五辟焉”相结合。

首先心要正,心就像西游记中的定海神针,心正了,才能做事不偏颇。心不正,认不但会生病,还会要了命啊!

记得有一个小故事

宣讲堂邢九先生病了,他儿子到宣讲堂求药方,神果然降谕,派王凤仪去讲病。王凤仪本来不会治病,但神指派了,又不敢违背神佛的命令,只好前往。

王凤仪是农家人,没念过书,更没学过医,不会治病。到了邢家,邢九先生说:“你是奉神命而来,必有神术。就请你用神术给我治吧,我是诚信无疑,等我病好了,再回宣讲堂,我一定多做善事。”王凤仪忽然想起书上的“四不正”来,便对他说:“你是读书人,书不就能治病吗?”王凤仪说:“我听说书上有‘四不正’,不知是写在什么地方?”


邢九先生愣了一下说:“这是[大学]上说的。”


王凤仪说:“能不能讲解给我听?”邢九先生就按字逐句的解释了一遍。


王凤仪说:“邢九先生,您正是犯了这四不正的病了,我看您家中男女老幼,不论是谁,一到你身边,你都厌恶、生气,这不是‘有所忿懥(音:志)么?’你又怕儿子们不能自立生活,读书不能成名,这不是‘有所恐惧么?’你已有财产,又有功名,就该知足常乐,多做善事,听其自然,你偏又求神祈福,这不是‘有所好乐么?’你又怕神把你逐出门墙之外,神本聪明正道,哪能像人似的有嫉妒心呢?这不是‘有所忧患么?’一不正就能生病,何况你四不正都犯了呢?”


王凤仪说完,邢九先生磕头说:“我真是枉读诗书,先生真是神啊!从今以后,我要把四不正,一笔勾销,决不敢再犯了。”


王 凤仪说:“你赶快向祖宗、神位叩头悔过,病就能好。”


邢九先生叫家人把他扶起来,到神位前叩头悔过,磕了很多头,汗流浃背,病就这样好了。

我们人的思想总是太复杂,经常不能很客观的看待事物,我们的习性也决定了,大多数时候我们总是喜欢带上有色眼镜来做事。就出现了五辟焉。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

“辟焉”是啥呢?就是不正啊!当我们遇到以上五种情况,就很难端正的看清事物的本来面目,就会出现偏颇!

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在大多数人眼中,自己的孩子都是好的,看不到孩子在外面做坏事的一面。庄家都是别人家的好!油然而生的一种羡慕嫉妒恨。

当一个人对非常崇拜一个人的时候集体会失去理智,这个人说什么都是对的,甚至擦鼻涕纸也是好的。记得前些年一个日本的所谓的活佛来到中国。一个擦鼻涕纸竟然能够拍卖到10万元人民币。这不就是“之其所畏敬而辟焉”吗?现实社会中这种事情真是很多!在这样的社会中生存,又有几人能做到“庶几中庸”啊!真是很难的!

既然中庸之道这么难,我们就不做了!这样行不行呢!大多数人也不懂得中庸之道,不是也生活的很好吗!可社会总是需要一些正能量来引领社会风气。让社会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一个人四不正,都要生病,更何况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呢。也是一样的!

是否愿意做那一股清流,朝着中庸之道前行,第一,需要有坚强的意志力,第二,需要持续努力的去做。“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人,死月之焉,而已矣!”努力做圣贤,向圣贤学习。素其位而行!

你可能感兴趣的:(见感思行37——《中庸》有多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