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药神》 真的没有那么神

电影《我不是药神》从今年7月5号上映开始就获得了中国观众的一致好评,电影票房至今已达到30多亿,就连徐峥都笑称自己不是“药神”,而是“财神”。

现在它的热度渐渐退去,我也把自己想表达的东西写出来。之所以不赶在热度之时写,也是因为怕自己的观点会和大家一致认同的电影想表达的一些观念不一而遭受吐槽。

对啊,我就是有点玻璃心,不太敢接受别人吐槽。

在我看来,如果要给这部电影打分的话,五颗星我会给三颗星,还是可以推荐所有人去看,因为电影题材对于现在的中国电影来说算是标杆性的电影了,是很具有现实意义的,再多说一句,这部电影能够过审在电影院线出现都感觉是个奇迹了。但就电影本身而言,我是不会给它打高分的,所以豆瓣评分现在9.0也是认为有些虚高了。尤其是电影里所塑造的对立面和一些情节方面的设计让我觉得失望,这方面好好改进,或许能更上一层楼。

首先说说电影里的人物塑造

主角程勇,故事原型是陆勇先生,现实中的陆勇先生本身就是个慢粒白血病患者,他自己原本是个工厂老板,之所以帮病人从印度代购药品就是想让所有患者都能够吃上便宜的药,自己并没有想赚钱的想法,所以最后当他被法院起诉时,才会有那么多的病人写联名信为他求情。而徐峥所饰演的程勇,原本只是一个卖成人用品的屌丝男,因为家里父亲病重,才迫不得已走上这条走私药品的路,诚如台词所说,这世上只有一种病,那就是穷病,在这个底层的环境里,所有人都穷,还有病,赚病人的钱似乎是程勇当时的唯一出路。

而程勇的行为确实构成了犯罪,但就电影想要传达给观众的一些观念,在我看来确实是要把主角塑造成“药神”,即一个不仅无罪还让大家都吃上药的大好人。很多情节都存在给他打上神圣光环的意思,尤其影片后半段,他从已死的吕受益家里出来,走廊上全是带着口罩的慢粒性白血病患者,所有人都在狭窄的走道上望着他,构图方式以一人对多人的形式,凸显出一种悲凉的重量感,和结尾一样,所有病患来了个对他们恩人的“十八相送”,这个时候就连观众也可能会觉得他是个可怜人,浮现在脑海里的都是他的好,而忘了当初他是因为自己的私欲才走上的这条路,有过度神话主角之嫌,让我觉得不真实。

白血病患者家属刘思慧,刘思慧女儿是患病者,作为单身母亲,要照顾家庭负担女儿高额的药费,所以思慧姐只能在夜场里跳舞,这样来钱快,而她也是患者扣扣群的群主,当地的患者资源尽在掌握,这也为后面他和程勇他们一起联手挣钱打下基础。而在程勇结识了她后,一般电视剧里烂俗的情节出现了,程勇为她在夜场出了气,于是她决定献身报恩,幸好这套路被她半路杀出的姑娘打断了,不然真的很想叹气摇头,吐槽一句,看,没新意,电影里唯一的一个女性主要角色,怎么搞了半天还是要为男性服务。

除了以上两位男女主,最亮眼就数王传君饰演的吕受益和章宇饰演的黄毛了。这两位的演技真的堪称整容式演技。

王传君我是没想到,自从《爱情公寓》后他基本很少出现在大众面前,也没什么出名的作品。这次的回归,我真的差点没在大荧幕上认出他来。

病人吕受益,笑的时候嘴咧到最大,猥琐的露出满口牙,留着斜到一边的油腻刘海,出门带着三层口罩,说话小小心心,戴着厚框眼镜的那双眼里总是露着盘算讨好的意味,再到后来,他病重躺在医院里,头发稀疏,嘴唇泛白,毫无血色,眼窝深陷,据说这是他狂做运动又真的熬了几天几夜才演出的效果,非常敬业不敢说,但至少他开始慢慢改变了,真正开始做一个有思想有演技,肯为塑造角色去努力的演员,也希望他以后会越来越好,能带给我们更多有质量的作品。

章宇我就不多说了,大家可以去看看他的另一部作品《大象席地而坐》,同样是一个有演技有实力的青年演员。

接下来,我要吐槽对于周一围这一角色存在的严重不理解。周一围饰演的警察曹斌一角,同样也是程勇的小舅子,本来我很期待他们之间演一场精彩的对手戏,比如像经典美剧《绝命毒师》中老白和他妹夫在车库里的那场经典对峙的戏码。

结果,并没有。

影片中两处情节,一是曹斌去纺织厂找程勇,在对话里曹斌就应该发现端倪,而他的表现却是没啥反应。

第二,在黄毛被撞死送医院的那场戏里,程勇面对这件事表现出那么强烈的情绪,但曹斌还是没有啥反应。

可以说周一围在整部电影里除了塑造一种游走在法与情之间的无力感代表外,没有起到任何作用,这种主创在剧情创作上忽略的巨大逻辑漏洞,让人深感遗憾,他明明可以为这部电影贡献出一场最经典的戏码,真是可惜啊!

剧情创作方面,《药神》虽然讲的是现实,但他的定位其实是商业片,所以在现实的细节刻画上,没有太多的深入探究,反正让观众看得笑中带泪,带节奏才是重点。很多人看完会拿他跟《达拉斯买家俱乐部》去比较,不得不说,《达拉斯买家俱乐部》更讲究现实细节,讲到药品,涉及的关系就有政府、公务人员、药监局、药品供应商和主角之间的多重对立,但这种片子也会更加严肃,如果放在中国市场,估计没有人会把这种题材耐心看完,因为它涉及到的只是少部分人的利益。

另外,我总感觉《药神》所传递的三观略有极端,影片好像对群体的设定就是要告诉观众,警察和药品公司是处在人民群众的对立面,药品公司完全代表了万恶的资本家,李乃文所饰演的医药公司老板代表的形象,有洁癖、视患者为蝼蚁、甚至是藐视警察,最可恶的是药品卖4万块一盒的天价。

警察这边,警局高层在药品公司的施压下屈服,甚至药品公司老板可以旁听案情分析会。而对立面是程勇最后倒贴为慢粒白血病人倒药,仿佛要把他塑造成一个神圣光辉的形象,特别是最后结尾的一场戏,所有病人都来送他,可你仔细想想开头,程勇一开始卖药只是因为他想赚钱养活一家老小,而诚如他自己所说,后面他倒贴钱为病友们卖药只是因为想补偿,也请大家别忘了,他终究是拿着以前赚到的钱开了纺织厂。这样一个简单的对立分明观众倒是看得起劲儿了,而且这种情绪的挑拨成功的让大多数观众引起了强烈的反应。

但这样黑警察和药厂真的好吗?说的好像医药公司是不花钱在生产药品一样,其实他们真的是被侵权,医药公司研制药品难道不花钱吗,他们打广告卖药难道不花钱吗?其实仔细探究就会明白,正规药品卖到四万块一盒的天价,除了医药公司外,还有关税、医疗保障、国家政策等等的一系列复杂因素在里面,把矛头直指向医药公司是不对的。

《药神》的成功就在于,他把一件可能只会戳中少部分人的事件在影视创作上改变为会涉及到所有人利益的故事。

电影的题材戳到了全国观众的痛点,谁家没有个病人?你能保证你一辈子不生病吗?在中国,我们生不起,病不起,死不起早已成为全国人民的共识了。这部片子能上映过审也已经完全是个奇迹,所以具有标杆式的意义。

准确来说这是个群像戏,程勇代表了普通人对慢粒白血病的参与态度、刘思慧代表了病患家属、黄毛、神父、吕受益则分别典型的代表了无家可归的患者、有家庭负担的患者和已经年老的患者,周一围的犹豫其实代表了主创在自己主观意识里的一个挣扎(到底是法律错了还是人有罪?)他们每个人的设定和表现都会戳到每一位观众,再次引起大家的共鸣。口碑好了,一传十十传百,票房自然就上去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不是药神》 真的没有那么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