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封家书

                        ——  25. Nov. 2019


  昨天晚上时间不够了就没有来得及写家书,直到今天才补上。上一周我觉得我的状态说好也好说不好也不好。反正感觉自己的情绪总是会受别人影响。

    最近每天都很烦,但是每天又不断的安慰自己,给自己做思想工作,因为这些事导致自己情绪一直不稳定,所以也自然影响了学习。我讨厌这样的自己,总是过分关注他人到头来迷失了自我的自己,过分自私,格局小,目光短浅,没有共情能力,不具备同情之心的自己,不仅讨厌,更是恨。我为什么会变成这个样子,为什么到了最后反倒成为了自己最讨厌的人?

    于是我尽量给自己找事干,把自己的一天安排的满满的,能远离那些人就远离他们,因为跟他们在一起我的心会特别乱,静不下来。虽然有效果但是还是会想些有的没的,总感觉这样的自己好丑陋。想到了暑假读的《丑陋的中国人》中作者提到的中国人的劣根性,那说的不就是现在的我吗?

    今早上精读课讲的文章,正好那一篇是说William Glasser的选择理论的,让我们正视自己身上与生俱来的五个基本需求,其中最难的就是power。我一直觉得自己对权力没什么太大的需求,但是学了这篇文章我感觉自己好贪心。其中作者指出我们很多人都是有竞争心理的,我们会担心别人是否认为我们是光荣的,优秀的,正直的,自己我们渴望成为正确的哪一方,我们渴望自己的话语被别人聆听,我们渴望成功,若我们谦卑了则两个人会比谁更加谦卑等等。我突然感觉那一段字将我戳穿了,原来我是这样的人啊!我一直以来都不敢承认自己太好强,因为我们的文化告诉我们要be humble,可是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不用说,不用挑明。但是最近越发的发现这种好胜心,竞争心正一点点吞噬者我,让我变得人不像人鬼不像鬼。我在想,我是不是应该改变一下自己的这种心理呢。
    今天读《文学回忆录》里的老子那一篇文章,写的真好。

    老子本是要让人们自己去奋斗改变现状的,但是他发现到头来什么都改变不了,还是会按原本的路走下去,于是他被逼无奈,提出“无为而治”。

    看了他一部分的思想,主张后我觉得这就是我说憧憬的那种生活,那种心态。我觉得老子是以一种宇宙观去观察身边的万物,他不局限于自己,置身事外。“无私即大私”  “柔弱胜刚强”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我觉得这些至简的道理对于现在的我来说简直太珍贵了。当我下午在教室读到这些句子时,我感觉自己好像升华了,感觉自己突然间获得了一次财富,激动不已。

  一直记得成哥的那句话,当你对当下的生活感到困惑时,去往高处,上天吧,到了高处你就烦恼就没有了。今晚学习了老子的道家思想,感觉学到了很多很多东西,解答了很多的疑惑,也看开了。所以说,要看书,要看书,要看书。上了大学以后几乎每一次自己有困惑时都是书籍带我走出了困境,给我指点迷津。要多读书啊,读的多了,身边的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就不算事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第六封家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