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为什么能难出贵子?

现实生活中,有一个冷酷无情的事实,穷人越来越穷,富人越来越富

在老子的【道德经】里讲到: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而奉有余。这句话讲的意思就是自然法则,会拿富裕的去补贴不足的,而人之道,则是不一样。会减损贫穷的来供奉富贵有余的

而在心理学,有【马太效应】,来自圣经【马太 福音】里的一句话。凡是少的,连他原有的也夺走,凡是多的,还要不断给他,让他多多益善。

【圣经】和【道德经】说了同样一个问题,当一个人在某些方面积累的绝对优势,比金钱,地位,名誉,势力等那么他们将会有更多的优势,有机会获得更大的成功。

体现在孩子身上更为明显

贫穷不光是财富上的贫穷,而指的是孩子在记忆力,语言,自我调节,自控力等脑功能方面的发展都受到了限制。

所以当我们对比不同阶层的孩子时,不光是看到了财富表面的区别,更要透过财富的表面看到背后更为关键的因素。

那么以下我们将从三个层面来分析孩子,个人品行,成长环境和教育

重点讲,个人品行

中国古语讲,三岁看老。

英国也有句谚语,给我一个七岁的孩子,我将知道他长大是什么样子。

各阶层的孩子在七岁的时候已经表现出了明显的不一样。

富裕家的孩子会有明确的目标,如长大去做机器人工程师,读清华北大。而中等阶级家的孩子会有一个伟大而又模糊的目标,造福人类,反对种族歧视等,而穷人家的孩子往往是少挨打,能够有个稳定的工作。

这种自控力方面也都不一样,自控力也是预测人生成功的重要标志之一。试想一下,连自己的体重都控制不了,又如何有毅立,坚持完成自己的目标?

所以说从上述的现象我们可以看出,富裕的阶层固化的不是财富,而是获得财富内在的品质。

二,通过教育而获得的认知

同样两个来自于普通家庭的孩子,看一下他们最后的结果。

第一个例外,是一个来自中产家庭的孩子。他因为考试发挥失常,去了一所较差的大学,不到一年就退学去建筑工地打短工。等到了28岁再采访他的时候,他已经变成了四处漂泊,吃社保的流浪汉。这是个反例。

第二个例外,是一个来自乡村贫穷家庭的小孩。在14岁接受采访的时候,他非常羞涩,眼睛都不敢看着镜头。但是到了21岁,他已经进入牛津大学物理系就读。他变得十分健谈,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后来,他成为了美国一所大学的教授,从贫穷阶层,迈入了精英阶层。这是个正面的例子。

造成这两个孩子之间差别的,有很多种因素,但最关键的,是教育,更准确的说是通过教育而提升的认知。作出不一样的决择。最后的结果天差地别。

所以我们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品行、关注他们的成长,并且争取良好的教育机会,以此来打破阶层的固化。

如何培养贵子是有方法的

培养孩子的内在品质,父母以身作则,给孩子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才是培养孩子的最正确的姿势

你可能感兴趣的:(寒门,为什么能难出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