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这次还是分享会的笔记!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引领孩子享受语文,诗意栖居

    大家晚上好,我是碧海蓝天,一名热爱文字、热爱孩子、热爱语文教育的自洽的享受型语文教师。我们云相聚在这个群里,和群里的伙伴抱团成长,共同进步,感觉再幸福没有了。嗯,文艺一点点说,是“海内存知己”。虽然有时很久不跟身边的人聊天,也不会觉得孤单,因为有你们;有什么头痛脑热或难处,分享群里吼一声,总能够得到及时和温暖的回应;累了倦了,来群里看两眼,有解乏醒脑之功效……​我们这个分享群实在是一个超级宝藏群。

    今天咱们聊天的主题是孩子语文学习思维的引导和培养。作为家长,我们如何培养孩子的语文学习思维呢?一诗以蔽之:“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在孩子还不能读书识字前,我们孩子的语文学习的源头,其实是我们父母。孩子语文学习的方塘开没开,里面风景如何,全仰仗父母的。父母的源头里,首先必须有第一股心灵之泉——童心、尊重和接纳;第二股核心之泉——不偏离的三观;第三股是活水之泉——不断学习和独立思考的成长型思维。童心、尊重和接纳让孩子获得安全感,认识和发现自己,慢慢具备从内到外的好奇心、探索欲;不偏离的三观确保孩子在探索过程中不突破边界,而能够在一个相对安全的范围内成长和探索;不断学习和独立思考的成长思维保证源头活水的新鲜度。

    好啦,内心储备了这三股源泉,我们可以动手给孩子挖池塘啦。

第一大锄头,共情关注,即接纳孩子的情绪,发现孩子的困难,重视孩子的需求。

    这个要求我们做到的是,有意识地观察孩子,体察孩子的情绪,发现孩子的需求和难处。比如,我们发现孩子哭闹,那我们要接纳,告诉他,你很伤心很难过是吧,那就哭吧。对三岁以内的孩子,哭闹时我们引导他们认识情绪的契机,什么是伤心和难过,什么是开心;对三岁以上的孩子,我们可以引导他们归因了。

    这里讲两个小案例,第一个是粥粥试听绘画课。我的瑜伽老师倪老师家的粥粥在绘画课试听课上哭闹,没有办法好好画画,画得比较慢,助教老师比较急,一直在催促孩子,语言表达有时类似这样的“你看旁边的小姐姐都做完了”,“大家都做完了”“粥粥要快点哦”,总是喜欢作比较;中间孩子哭了,助教老师总是一句无力的“你不要哭了好不好”重复很多遍,粥粥甚至哭得更厉害了。倪老师自己归因总结说,粥粥哭是因为他还不习惯课堂。那么助教老师应该接纳他的情绪,并帮助他疏导,或寻找粥粥的难处而后协助解决,而不是做无效的指责,这样只会适得其反,比起主教老师的专业能力,她更在意助教老师对待孩子的充满爱与自由的态度和方法。充满爱与自由的态度和方法,也就是充分地共情。教育者能否充分地共情,也可以作为我们为孩子选择幼儿园或是培训机构老师的一个取舍标准。

 

  第二个是四岁时开心果(也就是皮皮)第一次逃园。在四岁的一天,很喜欢上幼儿园的开心果突然非常不想上幼儿园,我并没有强迫她一定去,充分地共情抽丝剥茧一直到最终找到她不想上幼儿园的原因,然后帮她纾解了恐怖的情绪,第二天她像往常一样开开心心地去上幼儿园了。

    我们有意识地观察孩子的关注点,等到时机成熟,再引导孩子做出更有利于大家共同利益的决定。

      我的经验是,当你越能够充分的尊重孩子接纳孩子的时候,孩子往往也会给你意想不到的惊喜。开心果小时候,大约一岁多的一天晚上九点的样子,在全家洗漱完毕讲完了故事,关了灯之后准备睡觉的时候,开心果不开心了。他开始哭闹起来。我心想,糟糕。天使宝宝会不会从今夜开启夜哭的模式呢,我摁下忐忑不安的心情,指导朱先生抱起孩子包上小毛毯,到阳台上活动玩耍几分钟,朱先生在育儿日常当中总是很尊重我的意见。躺在床上的我听到朱先生在阳台上跟小开心果说:“你看天黑了,月亮出来了,星星出来了,路灯亮了,天天哥哥睡了,乐乐哥哥也睡了,连小鸟都睡着了,因为这是夜晚,夜晚是我们睡觉的时间呢。”然后就听到小开心果开心地说:“那我也去睡觉吧。”朱先生赶紧抱着她回来房放在床上,小朋友秒睡了。这就是小开心果唯一的一次夜闹,整个过程不到十分钟。

第二锄头:充分地交流。

多多地与孩子交流,无论多大的孩子。交流本身就能让孩子感受到你对他的关注。交流,不仅能够让孩子从零星的话语中感到被关注,而且可以让他们掌握和运用分门别类的词语,还可以拓展他们的视野和知识面,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陶冶他们的情感,并且慢慢地塑造他们的三观。我们不能够陪在孩子身边一辈子,但是我们可以为他们贮备好自己一个人生活所必备的思考能力、判断能力和人际交往、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点,用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的话来说是这样的:“作为家长和老师,应该把教育孩子的重点放在以孩子的思考方式去理解孩子上,对于孩子的种种行为及反应加以分析,从而尽可能地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帮助他们鼓起勇气去解决遇到的问题,并让孩子建立起社会情感,要尽最大可能地为孩子打好基础,令他有能力独立面对自己往后的生活,解决困难。”(选自《儿童人格的形成及培养》)与其我们为他们的未来担惊受怕、东想西想,不如我们及早准备,通过从小跟他们充分地沟通和交流让他们具备过硬的素养能力和三观,这样不仅可以免除我们无谓的担心,还能够为他们的语文思维打基础,一举两得,看何乐而不为呢?

    我们这里充分地交流,不是作为爸爸妈妈的我们一个人自说自话地把理说清说透,而是跟孩子你一句他一句有来有回你来我往地轮流沟通,能大战五百回合最好。最忌专制老式家长的做派:“你给我听好了,你必须给我……”云云这分明就是一言堂,压根不给孩子说出自己想法的机会和欲望,何谈充分交流呢?

这里提供几个小妙招。

第一个小妙招,描述日常生活,比如天气,也就是我们一边干活一边描述正在做的事情。我记得小开心果一岁左右时,有一次我找手机,我一边找手机,一边在那里自言自语的说着:“妈妈的手机呢,妈妈的手机呢,我的手机到哪儿去了呢?”然后突然就听到奶声奶气的声音响起来:“手机在这儿,手机在这儿。”当时我太惊讶了,因为之前她还没有说过句子。因为我平常跟开心果在一块儿的时候总是在不停的跟她讲,甚至有的时候她睡着了,我也在跟她说话。因此,开心果开口很早,能整句说话也很早。

      我们还可以跟孩子聊聊他的学校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你今天开不开心呐,也可以说你的工作。我们家开心果会经常会问我:“妈妈,你的学校发生了什么事儿啊?你的学生今天有没有好好听讲啊?”

      我们带孩子出去玩儿,看到大山一座连着一座,你就可以问孩子,这可以用哪一个四字词语来形容呢?比如连绵起伏。

      第二个小妙招,训练“脱离语境的语言”。从一个笑话说起吧。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一个笑话,数学老师出了一个题目:妈妈拿来5颗糖,你吃了3颗,还剩下几颗,小明你来回答问题。小明说那是不可能的,妈妈拿来5颗糖,我会一口气会把它吃完一颗都剩不了。笑话有的时候真的是源于生活,小开心果有一个同学很萌的。他有一次做一道这样的数学题:你从家门口到小区门口要走2分钟,从小区门口走到校门口需要7分钟,你从家门口到学校门口一共需要要花多长时间?这个孩子填的是11分钟,妈妈问他11分钟怎么来的,他说我会看红绿灯啊,所以过红绿灯还要2分钟,所以我一共需要花11分钟呢。

      当我们的孩子还小的时候,谈论的都是当下发生的事情,当年岁稍大后,他们会与用语言来描述当下没有看见或未曾体验过的事物,这样的语言叫脱离语境的语言,是一种非现实的交流,这其实是孩子智力提升的一个重要标志,他要求说话的人具有高级思维信息处理能力和回应能力。

      我们可以跟孩子聊孩子小时候的事,比如他如何学会走路的,如何学会说话的,他第一次打针,第一次吃药,我们也可以跟孩子聊一聊自己小时候的事情,比如我就跟小小开心果聊过,我自己装病不想上学的糗事。

      我们还可以跟孩子一起,看他更小的时候的照片,告诉孩子照片里的故事,照照相时的情景,还可以跟孩子一起玩,想象接龙游戏,一起讲一个故事,每人讲一部分,依次讲,你要把这个故事接下去。

      一个能够很好的理解和回应脱离语境语言的孩子,他的语文成绩根本不用担心的,首先说字词句的识记和背诵,他都是在理解记忆的基础上去背诵的,阅读和作文就更不用担心的了。

      第三个小妙招,“扩句”游戏或缩句游戏。比如说孩子正在找东西,他要找一把钥匙,那么你说,那我给你帮忙找你,告诉我你的钥匙是什么样子的?多大呢?像手掌那么大,还是像手指甲那么大等等。或有时候可以反过来玩,孩子说了了很长一段话,我们把它概括压缩成一句比较短的句子向孩子确认,是不是他要表达的意思。

      第四个小妙招,聊书,聊故事,聊电影,交流书中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自己的喜欢的人物,情节,对书中事物的看法等等。

第三锄头,适时适当地发怒。这其实是“充分交流”地补充招数。

      当孩子沉浸于一种不好的情绪里面,或者是在一件事情里不停的纠结时,而我们通过平常的语调和方法去调节而没有用的时候,我们可以提高声调,做出发怒的样子,帮忙把孩子从坏情绪里面抽离出来,这招要慎用,只能是一个月用一次最多两次吧。

      开心果在去年暑假,因为掉牙情绪焦躁不安,在那里哭哭啼啼不停的跟我抱怨,我劝说安慰了三五次,还是不管用,我当时也有自己的事情,她应该写作业了。然后我就把声音提得很高,假装生气,假装发怒了:“我已经说了很多次了,你现在去安心的去写作业,一会儿你就会不觉得疼啦,做自己该做的事情。”她就专心写作业去了,我也安心做我自己的事情。

      这一招其实可以教会孩子,我们不能被情绪所控制,有时候压制住情绪做 该做的事情,反而能让人少受痛苦,做事事半功倍。

第四锄头,教孩子学做家务,让孩子长期坚持做家务。

      在学做家务的过程中,孩子的听力思考力感受力观察力、协调力等多种能力都能够得到很好的锻炼和提高;坚持做家务的过程中,孩子的爱心、责任心和恒心都能拿得到大大地增强。

我要聊的基本聊完了,最后来个小结:

一、为什么要培养孩子的语文思维?

为了早日成为更自由、更省心的父母,我们“教是为了不教”“管是为了早日不管”。父母子女之爱是必须面临分离的爱,在分离到来之前,为孩子塑好思维的基础和三观的底座,让孩子成为自己放心的另一个正在安全健康成长的独立的个体,所以我们需要早日培养孩子的语文思维。培养孩子语文思维的前提是我们具有童心、能够充分尊重和接纳孩子,不偏离的三观,不断思考和持续学习的好习惯。

二、培养孩子的语文思维的方法:

(一)共情关注;

1.充分交流,充分交流的小妙招:1.描述生活日常;

2.训练脱离语境的语言,玩想象和联想游戏;

3. 扩句游戏,缩句游戏;

4.聊故事、聊书、聊电影、聊身边发生的事情或新闻,互相谈看法(孩子大了以后需要做功课);

(三)适时而适当地“发怒”;

(四)教孩子学做家务,让孩子长期而有规律地做家务。

谢谢大家,在忙碌之中来听我聊天。这里的内容有些是我读书所得进而验证是有效的方法,有的是我自己的亲身经验或教训(也有总结亲戚朋友或邻居的),仅供大家参考。

你可能感兴趣的:(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