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受戒》:温情脉脉,明亮舒畅,万事有心,人间有味

汪曾祺写的书,一字一句里都带着温暖。

本书收录了汪曾祺的小说代表作,如《大淖纪事》《受戒》《复仇》《异秉》《羊舍一夕》《岁寒三友》等人们熟知的篇目。

汪曾祺的小说,圆融通透,自然慧黠。他在抒情中叙事,运笔举重若轻。翻阅汪曾祺的作品好像聆听一位性情和蔼、见识广博的老者谈话,且饶有趣味。凭着对事物的独到领悟和审美发现,他的小说从小的视角楔入,却发人深省。

《受戒》是汪曾祺先生所写的一部小说,由多篇短篇小说组合而成。文风朴实自然,透露着对纯真爱情的追求和对自由的向往。这部小说,熔铸了汪曾祺的生活经验,同时又赋予了小说以美和自由的意义,并将老庄哲学融会贯通,让人在和谐、自由中感受到生命的温暖。

汪老之所以使用“受戒”作为书名我想大概跟这个故事与汪老家世有关,正如文尾他说是记述43年前一个梦,这绝不是梦。13岁明海因家穷被当和尚的舅舅接入荸荠庵当沙弥,路遇荸荠庵邻居女孩小英子;小英子好奇小明海干嘛要去当和尚、明海喜欢小英子撑船好看的样子。荸荠庵说是寺庙也就是给穷人家寻个生路,平时还是过着普通人的生活;年底杀猪吃肉的吃肉、有婆娘的可以和婆娘住寺庙里……四年后明海剃度受戒,小英子撑船接他回家;英子要明海不要做“沙弥尾”、明海道“好”、英子要明海不要做方丈明海说“好”、英子要明海娶她明海说“好”;英子说听不见,明海大声喊“好”,英子又说你嚷个啥。

全书每个小故事都有很精彩独到的描写.,有的美,有的传神,有的影射。

几乎所有的故事,不管怎么曲折,都有个好结局。

故事很简单却美到心里、拨动心弦,这就是人性之美、文字之美!体现的是汪曾祺的生活经验,展现的是大量农村生活的现象与常态,比如在大淖县中,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这里的人,世代相传,都是挑夫。

《大淖记事》里巧云和十一子的故事混着不幸,但结局又让人为这群质朴勇敢的人微笑。

在《受戒》一篇中,是对和尚这一比较陌生的角色进行了描写,展现了他们不同的一面。小主人公明海从小决定去当和尚,当他看到荸荠庵时,迎门写着,“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颜一笑笑世间可笑之人”,这句对联,体现的是和尚的包容与洒脱,是他们这一类人的生活态度。

在《复仇》一篇中,描写的是“他”意识流的思想,在这一篇中,也有大量的环境描写,“井栏上的余滴还丁丁咚咚地落回井里。村边的大乌桕树黑黑的。夜开始向它合过来。磨麦子的石碾呼呼的声音停止在一点上”。通过这些环境描写,展现了夜色的寂静,正是这份寂静,引发了他对母亲的思念。

在《岁寒三友》中,我们为王瘦吾、陶虎臣、靳彝甫三人荣辱与共的深厚情谊所感动。

《羊舍一夕又》,果园的小吕,牧羊的老九和留孩,想当兵的丁贵甲,一群平凡而可爱的人们拥有平凡也明媚的未来

《落魄》里绿杨饭店犹如一面镜子,照出种种变化。汪老的文能叫人隐约触到所谓“生活哲学”的模样,好似几百字就能将人写透。

有人说,《受戒》是一部极致清新又不失淡雅的文学作品。正如汪曾祺老先生曾说的:“我所追求的不是深刻,而是和谐。”在这部作品里面,展现就是理想中的一个自由和谐的国度,在这里,我们感受到的是平和、静止,是波澜不惊,而不是痛苦、深刻,狂风怒卷。但这不是单薄的平静,在平静的叙述中,他将老庄哲学的浑厚传递给了我们,这是在无数暴风雨过后,才有的“平静”。

平淡不失滋味。真情更易流动,顺着月光。一个个小人物的生死悲欢,一场场风花雪月,在历史的长河中,或是忽上忽下,或是就那样在水面上漂着。

淡淡的文字,看似无味,实则意味深长。寻常人家寻常事,各有各的心酸,各有各的欢喜。来了,走了,被人间烟火熏暖了,也灼伤了。且是身外客,亦是书中人。曾经沧海,生活本身就是一种修行。

汪曾祺的文字,总是能让人会心一笑,不像幽默来的那般烈,恬淡而意蕴悠长。让人大跌眼镜的是,在上世纪四十年代,汪老已在尝试意识流小说了,而且写得非常成功,不亚于一些名篇,《复仇》即是精彩的一例。

没见过哪个作家像汪先生这样,把对美的感受深入到骨髓当中的了!写人,顺境有优雅之美,逆境有从容之美,困境有落拓之美,绝境有飘零之美。写社会,盛世有繁华之美,尘世有精致之美,乱世有寥落之美,末世有凄楚之美。至于写自然,更是各种美随时流淌在笔端……

汪老不喜欢语出惊人,他的文字总是不显山不露水,哪怕是再大的苦再大的悲,语言依然是那么的简单,那么的平实,而其中所蕴含的力量,丝毫不羸弱,绵绵地扎到人心坎里最软的地方。

万事有心,人间有味。

你可能感兴趣的:(汪曾祺《受戒》:温情脉脉,明亮舒畅,万事有心,人间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