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场河畔22/三

图片发自App

          莺歌燕舞串场河 22

      就吴回士杨二发起为队里修路建桥一事。大队吴书记十分兴奋,由衷感到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把新一代的年轻人推到了风口浪尖上。他们朝气勃勃,敢想敢干敢闯,勇于创新,无所畏惧。有理想,有抱负。他们才是这个时代真正的主人,相形之下,自愧弗如,工作起来,小脚女人走路,步子迈不大,走不快。少创新,无建树,只知道跟着领导的指挥棒转,因循守旧,胸无大志,无大目标。多少年来,面貌依旧,变化不大。见到吴杨一伙年轻人的雄心壮志,开始感觉到自已落伍了,有可能是年龄问题,有可能是能力问题,再有有可能就是思想问题?

      总之这些,都该定下心来认真地反思了。

      吴书记来到公社,向领导如实地作了吴杨义务为大队生产队修路建桥的专题汇报。领导听了,在受到极大震动的同时,对为集体为群众谋利益,办实事的凡人善举表示大力支持,并要求做好配合与善后工作。

      经酝酿讨论到付诸实施时间不长,但涉及面很广,要做的前期工作很多。如修路建桥有许多机械设备进场,动力线路必须到位,有了各方的支持,筹备工作进展顺利到位。

      公司决定二子及其项目组直接负责,参与施工。二子也很乐意,在昆山摸爬滚打数年,实践锻炼了二子,二子也在实际工作中逐步成熟,完全有独挡一面的能力。

      这个春节,是在家里过的。二子又感受到浓浓的家的年味。与以往不同的是,经济收入高了,生活大有改善。二子不仅准备了充足的年货,还买了冰箱,彩电,这些新的家用电器。运到家时,上扎红绸带,平添了几分喜气。彩电调试后,围观的人一拨一拨地看热闹,把二子的家围得水泄不通,都是乡里乡亲的,二子和妻子忙里忙外,接待来人,递烟拿糖,倒茶,还不停地介绍这,介绍那,乡亲们久久不肯散去。二子累得满头是汗,但二子高兴。

      老孙这两天特别高兴,亢奋期还未过。回来以后,将上海的情况及时地转达给了弟弟前新和前照。弟弟听了,知道哥哥终于有了出头之日,脱离苦海,真的为哥哥高兴。一家人又可以团圆了。

      弟兄三人从未有过静下心来,长时间地在一起促膝谈心交流。弟弟前新特地留哥哥与三弟前照吃饭,还特地把儿子孙刚从学校叫回来陪大爷一起,喝上两盅。当前新举杯时,喉咙有点哽咽了,眼里噙着泪水。说,哥啊,这么些年来,不是做兄弟的不尽人情,未能将哥哥兄弟请到家里来,吃上一顿饭,喝上一杯酒,实在是做弟弟的也难啊。你侄子前几年要读书,成绩一直不错,自己下苦功,考进了城里的学校,学校离家远,要住校,报到的时候,家里一个铜子子没得,我和他妈急得要碰头。两口子,都是膘肥体壮的,浑身力气,说了丢人,一年苦到头,没个指望。养不起一个学生。开学的日子近了。一钱逼倒英雄汉,走投无路,原来想把圈里的猪卖了,凑两个钱,买个几千砖,把风雨飘摇的房子修下子。现在没法,提前把它卖了,凑够了学费,伙食费,让孙刚去上学。我俩担着心思,这关过了,再开学,咋办?为他读书,我俩愁白了头啊。哥啊,你比我清楚,爹临终前一再交待,旁的都能省,孩子读书不能省,你们就是山穷水尽,砸锅卖铁,也要让孩子读书,不能像你们这样,大字不识一箩,只有面朝黄土背朝天,一年到头黑汗流。

      爹说得句句在理,要不是前几年,我们拼死拼活地让刚儿读书,现在哪轮到他做代课老师。刚儿自已肯学,肯吃苦,学校老师也特别喜欢他,我也曾拜托过那位秦老师,说来也怪,秦老师似与我们孙家有缘。对孙刚的学习特别上心,我们两家不似亲戚,胜似亲戚。因为知青下放插队,她女儿刘敏当初来这里,就住在我家。

      哥哥前明听了,似乎明白了许多。心想,莫非真有迷信,暝暝之中有定数?他又想起了几次与可心妈妈秦姨的交谈。

      孙刚听了父亲所说,联想这么多年自己走过的路,也确实感慨万千,做父母的太难了。这几年的读书生涯,亏欠他们的太多太多。他又从大伯的身上看到了光明,看到了前景。当然,他心中暗下决心,一定不负父母厚望,做一个像伯父这样学识渊博,功底深厚的人。

      孙刚对伯父的崇拜,从而励志,伯父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对侄儿今后的安排有了雏形想法。但半点没有流露,只是鼓励侄儿在教的同时不忘学。一如既往,沉下去,下功夫,要有学习计划,缺什么学习资料,伯父尽可能为你解决,也可以找刘敏,她的功底很扎实,学习勤奋刻苦。与她多交流,多请教,从而提高自已,不断攀登新高峰。

      孙刚听了伯父的鞭策鼓励,很兴奋,好似打了强心剂。

    吃完饭后,前明把二弟前新叫到一旁。要他在方便的时候,将置于大牛草堆中的两只箱子取出来。取之前,告知我一声。我会准时前来,这件事暂时还保密,在前照和孙刚面前也不要流露半点。

    前新听了哥哥的话,不知头高头低,但也不便多问。他知道哥哥的脾性,只有滿口答应。

未完待续

你可能感兴趣的:(串场河畔22/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