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水平地抱怨—张九龄《感遇(其七)》

歪解诗词100/036

感遇(其七)

(唐)张九龄

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

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

可以荐嘉客,奈何阻重深。

运命惟所遇,循环不可寻。

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


古人写诗词常常会使用一些套路,此前我们已经解读过很多“借景抒情”的诗词,“借景抒情”就是一个常用的套路,今天来看另一个更常用的套路,就是“托物言志”。

顾名思义,就是借讨论或介绍一个事物来暗比作者自己,通俗点说就是暗戳戳地剖白自己的心迹,表面上一字未提自己,实际上字字都是指代自己。可能这种手法的主要好处是,当别人怀疑诗词的真实含义时,如果不便承认,大可以脸不红心不跳地说“我不是,我没有,别瞎说”,给自己留了好一手的后路。

开元名相张九龄就是运用“托物言志”的一把好手,他的感遇系列诗作多使用这种手法来表达自己的不平和愤懑。虽然只是一些抱怨之词,但人家的抱怨写得高明,有理有据有节,文字韵律优美,还能引起古今之人的共鸣,比今人的单纯嘴炮抱怨强多了。

下面用感遇诗系列第七首来感受一下什么叫“托物言志”。

“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开篇先说丹橘的品质,能经岁寒而不凋。“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然后指出这种品性不是因为环境外力,而是因为丹橘自身的强大和坚韧。要是只单纯赞颂一下丹橘的品性就不会写诗了,必须要有个矛盾才行,这不作者就说了“可以荐嘉客,奈何阻重深”,这么优秀的丹橘当然可以呈给宾客,但是用它有太多阻隔了。这句点出了矛盾点,也就是全诗主题的“眼睛”了。这里的丹橘就可以投射到作者身上了,表面是说丹橘的矛盾,实则是作者自己的困境。下一句“运命惟所遇,循环不可寻”,是对上一句矛盾产生原因的解释,可见作者把自身困境的原因归结为时运不济,字里行间都流露着对丹橘遭遇也就是自身遭遇的无奈和不甘。最后一句“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把这种愤懑引到了世人身上,也就是怨完天地怨世人,表面是把丹橘和桃李比较,实则是把自己和别人比较,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的不平。

“托物言志”是古人诗词中非常爱用的手法,一方面安全,另一方面比较自由好表达,如果你不想特别直白地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的话,不妨用用这个方法,借其他事物的视角说出来。

你学废了吗?

你可能感兴趣的:(如何有水平地抱怨—张九龄《感遇(其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