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勇气——《硅谷来信》读书笔记107

第285封信:对话班超
班超,我们都知道,西汉时候的外交家。率领了36名出使人员横扫西域诸国,使之都臣服于汉朝。由此班超也千古留名,后人提到班超时,多能提到他的勇气、果断。

诚然,班超的确具备非凡的勇气,从这么几件事情上就能看出来。
第一件,班超带着36位勇士出使鄯善国,当发现鄯善国因匈奴使者也到了而降低了对他们的接待规格之后,于是在吃饭时,班超大声对随行人员说:“我们远离家人和故乡,来到这里不就是为了立功封侯吗!现在匈奴人送上门来了,这不正是我们的好机会!我们应该先下手为强,如果等鄯善王把我们绑去匈奴,那就太迟了。”接着班超又激励大家与匈奴人决一死战。
现实的情况是匈奴人的数量是自己的三倍,想消灭他们谈何容易,于是班超想到了火攻。在班超的带领下,他们利用大火出其不意,将匈奴人像割麦子一样砍杀。很快就被汉人全部杀死。而班超等人,并没有一人伤亡。
随后,班超拿着匈奴人的人头去见鄯善王。鄯善王见匈奴人已经杀尽,摄服于班超的果敢,于是决定归附于汉朝。

第二件,班超仍旧带着这几十个勇士出使于阗,班超到了于阗国后,其国王广德对他们非常傲慢。广德一向崇信一个巫师,对他言听计从。这个巫师看不惯班超的“嚣张”,于是对广德说:“天神发怒了!在汉军中一匹宝马,你赶紧去要过来,我要拿这匹马去祭神!”于是,广德立即派人去找班超要马。
班超心中冷笑,这些胡人是想给我们一个下马威啊!于是,班超扬言到:“马可以给你们,但是必须巫师亲自来拿!”这个巫师自恃有国王撑腰,大大咧咧地来到班超的营地去索要马匹。班超也不和他客气,一刀取下了他的脑袋。随后,班超一把将巫师的头扔向于阗国王,并责备他背叛汉朝,投靠匈奴的罪行。于阗国王早就听说了班超智勇双全,如今一见果然如此。他之所以投降匈奴,完全是因为匈奴兵盛,实属不得已而为之。现在他有了汉朝撑腰,再也不用怕匈奴的报复了。于阗王二话不说,将国内的匈奴使节杀了个干净。

有关班超在西域的事迹还有很多,都反映了班超的勇与智。但我们不妨多问问一句,为什么一个西域的小国,会因为班超的一些行为而臣服大汉?要知道,这些国家再不济,再弱小,成千上万的军队还是有的。难道真的被班超的勇气所慑服吗?

其实这里是有多方面的原因的。

在西汉武帝时期,卫青、霍去病等打败匈奴,之后建立了西域都护府,西域各国因此都臣服于汉。虽然在西汉末期,匈奴趁着汉帝国的内乱而重新崛起,但东汉建立起来之后,西域诸国中许多国家还是对汉朝有一种崇拜、畏服之情,因此他们也希望再次投靠汉朝,于阗、鄯善等国即如此。

另外西域诸国也不是铁板一块,他们之间以及他们与匈奴之间也充满着复杂的矛盾,如龟兹发兵攻陷了疏勒,并扶植龟兹人做了疏勒的王,莎车国和疏勒国之间的矛盾等。班超等人也是利用他们之间的矛盾,很多时候还借用了这些西域诸国的兵马。

当然班超能够带领几十人,即使后期也才区区一千的汉兵,能够统一西域,的确是智勇过人,但是想必凭借他的才智,他也是充分利用了背后的大汉实力以及各国之间的矛盾等。所以我们在看班超的历史功绩时候,不仅仅要看到他的勇,还得看到他背后这些因素。

换个角度想,如果处在东汉末年军阀割据时期,即使有班超这样智勇双全的人,带着这区区几十号人,能在西域掀起什么风浪来呢?又或者西域三十六国都衷心臣服于匈奴,班超也没法实现的“定远”称号。(后来汉章帝封班超为定远侯,后世多称呼其为班定远)
就像现在中国经济、军事实力都日渐崛起,国人在国外中的地位也远不是昔日可比。98年的印尼屠华事件、轰炸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事件、湄公河惨案等相信也会越来越少。

所以我们看事情的时候,要学会独立思考,不能人云亦云,而是要看看表象的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本质。这才是我们需要提高的能力——独立思维。

你可能感兴趣的:(谈勇气——《硅谷来信》读书笔记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