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醒脑力劳动的内动力——《教育中的心理效应》第13—18篇导读

        脑力劳动需要消耗人的很多能量,学习活动作为重要的脑力劳动,如能遵循认知、心理规律,就会如顺风行船一般高效。正如朱熹《观书有感其二》中所描述的,“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顺应规律,学会借力,也许能让学习变得不一样。

        那么,如何才能运用心理效应,让教育更高效、更有力量?在《教育中的心理效应》中,作者刘儒德用一一个个生动的案例给了我们启示。

      《要想吃肉,先得吃青菜》中提到的普雷马克原理,又被称为祖母原则,其主旨是利用频率较高的活动来强化频率较低的活动,从而促进低频活动的发生。在实践中这项原理被广泛应用,即使是没上过学的老祖母,也会在哄孙子的时候用一用——“乖,吃了这些蔬菜就让你吃肉。”教育教学中运用这一原理可用于对学生的评价和奖励,强化低频行为,但需要注意两点:一是不可颠倒祖母原则的顺序,二是要观察学生喜好,以生为本确定最有效的强化物,以达到最优的效果。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中所提出的编码特异性原则,是心理学常见的现象,“当回忆时的背景与识记时的背景相匹配时,记忆效果最好。”情境的相似性为记忆提供提示线索,心境、生理状态的相似性也同样对记忆产生影响,基于这个原因,为加强复习的效果,可以选择在不同的情境、情绪和生理状态下进行复习,强化记忆的相似性,应对多样化的学习挑战。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揭示了“头脑风暴”对人的思维的影响。为了打破固有思维,以求得到新创造、新构思,人就必须学会与他人交流思想,在“思维共振”“智力互补”中走出局限,获得更多新思路。头脑风暴并不适合所有问题,那些开放性的问题、能引发学生探究兴趣、有利于发散思维的问题,才值得进行一场“头脑风暴”。而要做到教学中收放自如,真正发展学生的思维,还需要教师注意科学评价——结束时再点拨评判、允许异想天开、鼓励发散思维等,让学生敢想、敢说,不盲从,不迷信,拥有独立思考、判断和分析的能力。

      《我学故我优》用事实阐释了学习对大脑的可塑性,人并不是“生而知之”,学习是每个人从出生起就要做的功课。“我们不仅仅强调学的重要,何时学、怎样学同样至关重要。”这与人脑发育的关键期紧密联系,例如出生后8个月到8岁是语言关键期,如果能善加利用就可帮助孩子掌握复杂的语言;即使错过了也并非不可补救,实验证明学习对于大脑的功能具有重要影响,就像文中所说,“当有一天世界上还只剩一个东西在转动,那不是地球,而是我们的大脑。”

      《你听到了你要听的》中提到的“鸡尾酒会效应”,让人更多的关注无意注意对学习的影响。学生受年龄影响,有意注意的时间较短,自我控制能力不足,因此教学中怎样调动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而不是游离于学习之外,特别重要。这既需要教师创设的学习情境生动、直观、有趣味性,又需要符合学生认知特点,让学生能主动去体验、参与、思考、探究……要做到这些,不是靠纪律约束,而是走进学生心里,成为他们关注追随的对象,而不是一块被他们的耳朵自动过滤的背景板。

      《情令智昏》指出情绪判断有限性对人的行为的影响,延伸到教育教学中即为情绪、情感可能对人的发展产生的制约。例如不公平的激励措施、评价方式就会削弱学生的学习动机,造成学生不喜欢学校,不爱上学。而家长过度的督促、对比可能让学生心理上产生焦虑、恐慌等不良情绪,往往事与愿违。正因为人的情绪往往优先于理性思维,所以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情感联系,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及时加以疏导、帮助,让学生感受到来自教师的温暖,学生才能主动、积极地投入学习。这就要求教师要严中有爱,严中有度,以宽严相济的师爱激发起学生成长的内动力。

        学习是生命成长的必修课,这一课需要每个人独立去完成,旁人可以陪伴、引导、帮助,却无法替代。就让我们顺应规律,用爱和智慧做好教育的加减法,在生命的四季轮回里,倾听一朵朵花开的声音。

你可能感兴趣的:(唤醒脑力劳动的内动力——《教育中的心理效应》第13—18篇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