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没有梦想,但有“扩张性心肌病”

2017纪录片《中国工厂》

网易游戏策划遭遇暴力裁员一事,让人看得战战兢兢。

绩效、工作量、加班、996、核心业务、非核心业务、裁员,这些名词互联网从业者真是太熟悉了。工作忙到身体扛不住,也不再是少数成功者的难题,而是很多很多普通从业者的常态。

新闻上偶尔传出有人猝死,或者一些中年被裁员的员工跳楼,唏嘘一下,也只能继续工作,安慰自己,猝死毕竟是小概率,跳楼呢,只要自己不跳就行了,好死不如赖活着,不会走到那一步的。但是像这位网易策划一样,在高压高强度的工作生活中身体突然垮掉、被检查出某种重病,似乎离我们似乎很近很近了。

物伤其类。

01 “扩张型心肌病”搜索指数暴增

昨天这位游戏策划曝光网易暴力裁员的公众号文章刷屏后,“扩张型心肌病”的搜索指数瞬间暴涨,成为近8年来最高。互联网从业者们,虽然不一定会公开表达什么、支援什么,但是很多人可能小心翼翼、忧心忡忡地去查了查,什么叫“扩张型心肌病”。

“扩张型心肌病” 百度指数暴涨达近10年来峰值,查询时间:11月26日下午

在腾讯科技和知乎法律话题优秀回答者吴声威律师的联动中,已经能够确认:根据2013年12月发布的《职业病的分类和目录》,前网易游戏策化H同学(下文以H代指该员工)文章中提到的「扩张型心肌病」不在其中,但是其高强度工作、持续加班,与发病的关联有多大?还需根据相关证据及法院和仲裁机关认可的医疗鉴定之后才能确定。

扩张型心肌病是种什么病?有多严重?会死吗?常见病因是什么?症状是什么?怎么治?要花很多钱吗?我有没有可能也有这种风险?这或许是互联网从业者、或者其他高强度工作的人在这次事件后去搜索该词时心里的疑惑和担忧。

在百度百科中,由认证专家(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刘文玲教授为该词条认证专家)审核的锁定词条“扩张型心肌病”内容显示:

扩张型心肌病(DCM)是一种原因未明的原发性心肌疾病。本病的特征为左或右心室或双侧心室扩大,并伴有心室收缩功能减退,伴或不伴充血性心力衰竭。室性或房性心律失常多见。病情呈进行性加重,死亡可发生于疾病的任何阶段。

而对其病因,该词条只列了主要的三种:1.感染;2、基因及自身免疫;3.细胞免疫。

在第2、第3种原因,免疫力都是发病的重要关键词(其实第1种病毒感染致病,也与免疫力密切相关),而持续高强度、高压工作对免疫力的伤害几乎是个常识了。这样的报道和科普都不少见。

H同学在公众号中控诉:“这5年里,除了某段时间经常在后半夜两三点钟下班,主管说第二天早上可以请病假晚到一会儿之外,我请病假的次数屈指可数。但去年年底感冒后开始头晕体虚,爬楼梯开始吃力,这才开始多次向主管和代理主管请病假就医。今年1月底,被确诊为扩张型心肌病。心脏扩大近一倍。期间跟代理主管说了是心脏出了问题,但只是请病假更方便了一些,没有因病减少或耽误丝毫工作。”

02 互联网,曾经最好的职业选择

这件事如果死磕到底的话,不知道会得到怎样的医疗鉴定结论。H同学的扩张型心肌病是不是足以被认定为工伤,还是止步于“医疗期”、非法裁员的问题?抑或双双打平甚至反转?

但无论怎样判定,相信每一位互联网从业者心里,都悄悄在心里重新盘算了一下,那些为工作熬过的夜、加过的班,到底有多大价值?


来自网络

目前,H同学已提起劳动仲裁,要求网易支付61万余元赔偿,本案将于12月11日于杭州劳仲委开庭,也期待这个关注度颇高的案件,成为反思互联网行业工作环境、加班文化、管理问题的一次契机。

互联网行业曾是最好的职业选择,作为过去20年经济最有活力的部分之一,那种每天都在学习新东西、常常要面对新挑战、处理不确定性的刺激和新鲜,以及随之而来的相对高薪,都让互联网行业的人面对传统行业有自然而然的优越感。

在PC和移动互联网的黄金时代,它节奏快、变化多、创新层出不穷、每天都在涌现新机会,时不时出现年轻人财务自由的故事。那时候,很少有人质疑疯狂加班且没有加班费的行业潜规则,因为充满希望的行业让人觉得还是值得的,未来可期,哪怕是一个普通的从业者,也很以自己站在时代、经济的最前沿而自豪。

03 狂奔的战车与被牺牲的士兵

近两年,互联网公司业务动荡成为常态,生存压力也更大,几家大厂除了核心业务,新业务几乎都在黑暗中试错、摸索,不赚钱就裁掉。而其中为了新项目招来的员工,能内部转岗就转岗,不行就得走人。没听说过几家给N+1的。它不会考虑现在招人、之后项目垮掉需要裁员怎么办,那是员工的问题、不是公司的问题。因为裁就裁,反正成本不高。

互联网公司像一辆辆战车,蒙着眼一路狂奔、想跑在竞争对手前面,但跑的方向对不对,管理者也说不清楚,反正招募战士从来没停过,只是一旦转弯就会毫不留情地把战士甩下。先有后好、快速迭代、不用想得太清楚、先干再说,本来是互联网创新速度的秘笈,但是在行业不好、项目失败率大幅提高的时候,参与其中的员工个体就成了牺牲品。大公司尚且如此,小公司就更别说了。

在文化层面、经济层面,互联网都带来了很多很多的好东西、新机会,但对普通的从业者来说,这却是一个非常恶劣的工作环境,可持续性让人怀疑。在《奇葩说》第六季中有一道辩题,叫“喜欢的工作996,我该不该886”,李诞和罗振宇都主张不该886,李诞认为只有工作能带给人意义,这固然不错——工作能带给我们的东西太多了,人必须工作才有收入,才有价值感和参与感、成就感,才有身份认同。

可是喜欢或许是让我们做下去、做的更好的原因,但不代表必须让渡自己的合法权益,尤其是健康。网易游戏策划H同学做的,我们大胆猜测一下,从专业上很可能是自己喜欢的工作了。很多游戏从业者都是因为喜欢才从事,而且他干了5年,最后的结局是重症无助,虽然不敢说就是因为工作,那身体是怎么一点点变垮的,自己想想就知道个大概,时间和精力都用来工作了,说跟工作没关系谁会信?

《奇葩说》辩手李思恒反对996的发言。对健康的人可能只是段子,但H见此不知做何感想

互联网真的需要加那么多班才能运行良好吗?很多时候是管理问题,是管理运营效率低下,或者一个萝卜两个坑。

中国互联网的成就举世瞩目,但牺牲个体利益带来的行业发展,值得骄傲吗?其实这和早期的制造业依托本国廉价劳动力带来的效率和速度没什么区别,不过是建立在员工权利意识低下的基础上,是不可持续的。


高速增长、野蛮扩张之后,这个行业也该回归理性,去提高管理能力、去好好做战略、去规范自身的行为,去改掉像996、加班没有加班费、裁员不用N+1、生病没有医疗期这样不合法的职场潜规则。起码在现阶段,行业的增长和个体健康,未必一定是矛盾的,能做的还有很多。

你可能感兴趣的:(互联网没有梦想,但有“扩张性心肌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