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17

教研组研讨会3阶段2碰撞

加入“中国教育报读书会常生龙老师领读群”比较晚,感谢常老师拉我进群。首先聆听了常老师分享的《召开公开研讨会的有效策略》,讲他在归纳于漪老师三个阶段两次碰撞基础上,形成自己带教研组集体教研的流程,最后再介绍了如何去召开公开研讨会。

一、余漪老师的3阶段2碰撞的教学研究过程

上课前于漪老师先写出一份非常详细的教案。然后广泛的去搜集与这节课有关的教学资料,在阅读和学习的过程中发现自己和他人之间的差距。然后对自己已经写好的教案呢,进行修改、调整。

到了课堂她十分关注学生的活动。学生是怎么和老师进行互动的,在课堂上哪些地方效果比较好?哪些地方的学生反应的比较迟钝,她都会如实地记录下来。

反思自己的备课,是否有效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爱思考,那该如何改?然后她会再写出一份教案来。

仔细体会一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两次的碰撞”

三个阶段:

第1个阶段:就是用自己原有的认识去理解教材、思考学生,设计教学过程的阶段。

第2阶段:大量搜集、学习与这节课有关的教学资料,在阅读和学习的过程中发现自己和他人之间的差距。对教学设计进行修改、调整。

第3阶段:反思自己的备课、教学过程、课堂效果,再写出一份教案来。从学生学习的角度重新来认识教学思考教学。

两次碰撞:分别就分别发生在三个阶段之间。

第1次:自己原有的观念与专家的与他人的观念之间的碰撞,

第2次:运用新的教学观和学生的学习状况之间发生的碰撞。贯穿整个过程的是思考、调整和改进,不断反思自己的设计是否有效调动了学生学的积极性能动性,然后根据反馈情况不断调整设计,不断完善改进。

二、以教研组的形式进行3阶段2次碰撞

而常老师自己作初中校长组织教研组集体教研的实践经验,遵循了这个方法,对象由个人变为集体。他建立的“三个阶段两次碰撞”流程是:

(一)教研过程

第一个阶段,是学期开学前认真思考,本学期的教学任务中,有哪些任务是以前经常碰到的难点痛点,梳理出来,不一定多,但得真实,一个教研组两三个即可。每个教师备课,注意这些难点痛点。第二个阶段,备课拿来集体交流,再请教研员、专家一块来互动交流,自己的课和专家的理解思考进行碰撞,完了再备一次课。第三个阶段,先请一位老师试讲,试讲每个老师都有任务,要仔细观察学生学习反应的过程,做好教学对应记录,完后再讨论、再评析、再设计新的教案,进行一次公开教学,最后再根据上课情况继续完善。最后就是召开公开研讨会。也就是3阶段2次碰撞分为五步:

1.开学前梳理难点与痛点,每位老师进行第1次备课

2.请教研员和专家参与研讨,进行思想碰撞,进行第2次备课

3.请1位老师进行试讲,每位教研组成员都有各自的任务,从不同角度进行仔细观察。

4.根据学生情况进行第3次备课,进行1次公开教学。

5.进行第4次备课。再根据学生的情况及听课老师的反应,再进行教案的调整。

三、公开研讨会的流程和原则:

1.与听课老师做交代,老师进行分工,着重听取某方面。

2.向评课老师提出评课的基本要求:

(l)观察到的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在什么地方?

(2)不需要给执教者谏言,通过这节课后学到了什么,聚焦在共同进步上。减少上课老师的压力。

一是上公开课前教师要作一次介绍,交代清楚自己授课的缘由、本课知识点,教学过程的突破,核心理念如何落地,创新学习方式改变教的着力点等等。二是请听课老师明确课堂上自己的观察点,也不用太多,三五个即可,还分工协作,由老师承担不同的观察点任务,以便课后交流有的放矢。三是公开课后,备课或教研组长要介绍交流,说明清楚公开课前的准备流程,课堂教学的变化在哪里,作了哪些尝试,以及调整完善的过程等。研讨会要请上课老师介绍自己的感受,“接球”“抛球”的教学应对情况,感觉做的好的地方在哪里,还有哪些问题和不足。围绕重点问题,参会老师要发表意见,听课评课教师发言要建立至少三个原则,第一,评课重点要放在学生的“学”上,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发现哪些地方是有效的,哪些地方是出现瓶颈了的。第二,不要听课老师对教师的“教”提建议,而要聚焦于自己的学习,自己有哪些反思,准备作怎样的改进。第三,每个人都要敞开心扉作发言,不能闷不作声,一听了之。

课堂教学

相关推荐

带班方略——在扎实实践、长久积淀的基础上提炼提升

阅读 41

微论乡村教师(民校教师)研修、培训痛点、盲点及刚需

阅读 513

建议贴:如何让教师潜心读懂课标,得做足、做实如下功课

阅读 1066

讲评课的操作方法

阅读 52

整本书阅读思考

阅读 250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2-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