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王二历史漫谈”微信公众号,可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武丁是继商王盘庚后商朝最后一位有为的君主,其为商王小乙的儿子,商王盘庚的侄子夏商周断代工程将其在位时间确定为公元前1250年-公元前1192年。也就是说,商王小乙并未按照先王所定的继承规则,将王位传给自己的兄弟,而是传给自己的儿子武丁。司马迁《史记》载:“武丁修政行德,天下咸驩,殷道复兴。”那么历史上的武丁到底做了什么,使得商殷的统治逐渐走向复兴呢?本节主要探讨商王武丁的治国方针,以及辅佐国家走向昌盛的三位谋臣。
武丁年少时,商王小乙流放武丁于外使其与平民一同劳作,得以体验民间生活与了解民众稼穑的艰辛(《尚书·无逸》:旧劳于外,爱暨小人)。《墨子》、《国语》、《吕氏春秋》、《帝王世纪》、《尚书》等历史文献记载:“高宗作其即位,乃或亮阴,三年不言。”以上文献将武丁的“不言”,解释为国家约定俗成的规定:“国君死后,朝廷百官都各管自己的职事,听命于冢宰(太宰,辅佐国王治理国家的官员)三年。”而这一太宰,很有可能是武丁时期三贤之一的甘盘,甘盘为商王小乙时期的辅臣,小乙崩后甘盘受遗辅政。
从以上叙述可以得出,在武丁年少时期,就具有贤明之君的气质与体察。而武丁成为商王执政后,其却选择“作其即位,乃或亮阴,三年弗言。”对于这一奇怪的状况,有文献记载为武丁要为先王守丧,国家大事交于臣下是约定俗成的规定。而《尚书·无逸》提出:“其惟弗言,言乃雍(欢喜、和谐、和睦)。”《史记·殷本纪》载:“武丁即位,思复兴殷,而未得其佐。三年不言,政事决定于冢宰,以观国风。”也就是说,武丁在即位之初非常谨慎,“不言”一方面是在观察国家风气,另一方面也在思考治国方略并寻找可靠的辅臣,这就引出武丁“梦帝赉予良弼”的历史典故。
武丁的谋臣之一:傅说
“梦帝赉予良弼”指的是武丁在位,武丁梦中梦见傅说(yue)并举其为相的故事。《史记·殷本纪》记载:“武丁夜梦得圣人,名曰说。以梦所见视群臣百吏,皆非也。于是乃使百工营求之野,得说于傅险中。是时说为胥靡,筑于傅险。见于武丁,武丁曰是也。得而与之语,果圣人,举以为相,殷国大治。故遂以傅险姓之,号曰傅说。”
从《史记》记载中可以得出,傅说是在傅险(地名)修筑城墙的奴隶或刑徒,而武丁梦见傅说相貌后,通过画像找到在傅岩(今山西平陆县)从事版筑工作的傅说。而《孟子注疏·告子下》中,也有关于傅说的记载:“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但历史真如《史记》所言,武丁在做梦后就能获得贤才吗?
《尚书·商书·说命》中有关于“武丁梦傅说”的详细记载:“恭默思道,梦帝赉予良弼,其代予言。乃审厥象,俾以形旁求于天下。说筑傅岩之野,惟肖。爰立作相,王置诸其左右。”
昔先正保衡作我先王,乃曰:『予弗克俾厥后惟尧舜,其心愧耻,若挞于市。』一夫不获,则曰时予之辜。佑我烈祖,格于皇天。尔尚明保予,罔俾阿衡专美有商。
翻译:梦见上帝赐予我贤良辅臣,他将代替我说话。于是详细刻画了贤辅的形象,派人按照刻画的形象到全国广为寻找。 傅说在傅岩之野建筑城墙,非常像武丁的梦中贤辅。 于是推举他做了宰相,殷王武丁把他安置在自己身边。
从前先贤伊尹使我的先王兴起,他这样说:“我不能使我的君王做尧舜,我心惭愧耻辱,好比在闹市受到鞭打一样。一人不得其所,他就说:这是我的罪过。他辅助我的烈祖成汤受到皇天赞美。你要勉力扶持我,不要让伊尹专美于我商朝。君主得不到贤人就不会治理,贤人得不到君主就不会被录用。”
从这一记载可以看出,虽然“武丁梦傅说”被看作求贤若渴的解梦,但实际武丁也是效仿“商汤梦伊尹”的典故,来表达自身“求贤若渴”的意愿。但在甲骨卜辞中没有有关傅说的记载,只有关于“雀”这一官员伐失国的记载,清华简《傅说之命》中存在“傅说伐失仲”,那么“雀”是不是傅说呢?下文将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接下来对傅说在商王武丁时期的政治成就展开分析,武丁官拜傅说为宰相,傅说主要对其提出整饬朝纲、恢复生产的国家治理建议,并积极与周边方国修好关系,严惩那些敢于进犯的小方国。具体可从《尚书·商书·说命》三篇进行理解:“惟木从绳则正,后从谏则圣。惟说式克钦承,旁招俊乂,列于庶位。”(《尚书·说命上》)
惟说命总百官,乃进于王曰:“惟天聪明,惟圣时宪,惟臣钦若,惟民从乂。惟口起羞,惟甲胄起戎,惟衣裳在笥,惟干戈省厥躬。王惟戒兹,允兹克明,乃罔不休。惟治乱在庶官。官不及私昵,惟其能;爵罔及恶德,惟其贤。虑善以动,动惟厥时。有其善,丧厥善;矜其能,丧厥功。惟事事,乃其有备,有备无患。无启宠纳侮,无耻过作非。惟厥攸居,政事惟醇。黩予祭祀,时谓弗钦。礼烦则乱,事神则难。”(《尚书·说命下》)
翻译:“上天聪明公正,圣主善于效法它,臣下敬顺它,人民就顺从治理了。号令轻出会引起羞辱;甲胄轻用会引起战争;衣裳放在箱子里不用来奖励,会损害自己;干戈藏在府库里不用来讨伐,会伤害自身。治和乱在于众官。官职不可授予亲近,当授予能者;爵位不可赐给坏人,当赐给贤人。考虑妥善而后行动,行动又当适合时机。夸自己美好,就会失掉美好,夸自己能干,就会失去成功。做事情,要有准备,有准备才没有后患。不要开宠幸的途径而受侮辱;不要以改过为耻而形成大非。这样思考所担任的事,政事就不会杂乱。轻慢对待祭祀,这叫不敬。礼神烦琐就会乱,这样事奉鬼神就难了。”
从以上历史文献可以得出,傅说主要从遵古训、政令颁布、官员任用、奖罚制度、国家祭祀等多个方面,对商王武丁提出一系列建议,因此傅说对商朝贡献主要为国家政治治理。
武丁的谋臣之二:祖己
在关于武丁谋臣祖己的记载中,有些历史文献将祖己看作武丁的儿子孝己,但本文仍倾向于祖己为武丁、祖庚时期的谋臣。《史记·殷本纪》、《尚书·商书·高宗肜日》有祖己的记载:
《史记·殷本纪》:“帝武丁祭成汤,明日,有飞雉登鼎耳而雊,武丁惧。祖己曰:「王勿忧,先修政事。」祖己乃训王曰:「唯天监下典厥义,降年有永有不永,非天夭民,中绝其命。民有不若德,不听罪,天既附命正厥德,乃曰其奈何。呜呼!王嗣敬民,罔非天继,常祀毋礼于弃道。」武丁修政行德,天下咸驩,殷道复兴。”
翻译:“有一次武丁祭祀成汤,第二天,有一只野鸡飞来登在鼎耳上鸣叫,武丁为此惊惧不安。祖己说,‘大王不必担忧,先办好政事。’祖己进一步开导武丁说,上天监察下民是着眼于他们的道义。上天赐给人的寿运有长有短,并不是上天有意使人的寿运夭折,中途断送性命。有的人不遵循道德,不承认罪恶,等到上天降下命令纠正他的德行了,他才想起来说‘怎么办’。唉,大王您继承王位,努力办好民众的事,没有什么不符合天意的,还要继续按常规祭祀,不要根据那些应该抛弃的邪道举行各种礼仪!”
《尚书·商书·高宗肜日》:“高宗肜日,越有雊雉。祖己曰:「惟先格王,正厥事。」乃训于王。曰:「惟天监下民,典厥义。降年有永有不永,非天夭民,民中绝命。民有不若德,不听罪。天既孚命正厥德,乃曰:『其如台?』呜呼!王司敬民,罔非天胤,典祀无丰于昵。」”
翻译:“祖己说,上天监视下民,赞美他们合宜行事。上天赐给人的年寿有长有短,并不是上天使人夭折,而是有些人自己断绝自己的性命。有些人有不好的品德,有不顺从天意的罪过。上天已经发出命令纠正他们不好的品德,先王继承帝位被百姓敬重,无非都是老天的后代,在祭祀的时候,近亲中的祭品不要过于丰厚。”
从这些历史文献中可以看出,祖己在商朝主要担任着占卜、祭祀等职务,属于国家的巫师或祭司等。在发掘的商朝青铜器上,刻着有关商王武丁“飞雉升鼎耳而雊”的内容。《中子㠱泓父丁觥》的铭文中‘中子㠱泓乍父丁尊彝贤□”。《泓父丁鼎》铭‘泓乍文父丁□贤□’,□字形作雉在鼎上,并以‘贤□’为徽记。可知㠱为武丁时人,这两件青铜器就是‘㠱庆祝商王武丁以详雉为德’,由“㠱”之后裔作器以资纪德。雉鸲之异为商王武丁时的大事,这个“㠱”就是殷商历史上大名鼎鼎鼎的祖己。
而祖己在国家祭祀中的政教观,与傅说在《尚书·说命》中提出的祭祀观念,存在较大差别。“惟天监下民,典厥义”,其认为“天道”、“上帝”是超越国家与君王的存在,上帝拥有的神秘力量指导着国家的兴衰与义理。所以祖己告诉商王武丁要遵循天道、义理行事,并减少祭祀中丰厚祭品,就不必惊惧“飞雉登鼎耳而雊”的异象。
武丁的谋臣之三:甘盘
甘盘是商王武丁时期历史文献中,出现次数较多的谋臣之一,且甘盘在殷墟甲骨卜辞中多次出现,又被称为“师般”。《尚书·说命下》记载:“王曰,台小子旧学于甘盘。”这表明商王武丁存在着较为密切的关系,其实际为武丁的老师和近臣。甲骨卜辞有关“师般”的记载,主要包括奉王命出门办事、令师般带领臣下狩猎、征收税赋、召集人马、参加战争等内容。
例如:贞:令师般眔蟌。 未卜,宾贞:令般。
贞:叀(惟)般令。 壬午卜,令般比侯告。(出门办事)
辛酉卜,宾贞:乎(呼)师般取朋,不……屯。
贞:勿令师般取……于彭、龙。
戊辰卜,宾贞:乎师般取于夫。不玄黾。
贞:乎取般獣(狩)。 贞:今般取于尻,王用若。
这里的“取”有时为取来之意,有时为“带领”之意,主要记载甘盘到某地取东西,或者带领大臣狩猎,去其他方国或地区收取税赋。
叀师般氐人。 师般氐人于北奠次。
贞:乎般[伐]贡方。 贞:叀师般乎伐……(氐人指的是召集民众,这里应该是召唤民众到某地地方驻扎。伐指的是征战,也就是师般参加过军事战争。)
除此之外,还有师般参加田猎,以及商王武丁对师般外出灾祸的卜辞,可以看出师般在商王武丁心目有着较高地位。例如:叀般令田于并。 叀般乎田于并,般狩栗。
辛巳卜,丙贞:般往来亡冎?般其有冎?
戊午卜,古贞:般往来亡冎?(亡冎指的是无祸之意。)
搜索“王二历史漫谈”微信公众号,可查看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