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55、上岸--安柏

在网课面前,学校作为一个物理场所的意义无限削弱,不平等的,不再是学习资源和学习途径,不平等的,变成了家庭教育,也是孩子的自主学习精神和自我管理能力。

你在学校最大的收获是什么?遇到优秀的同学,从他们身上学到很多。--同龄人同一性。

引发焦虑的,是一个人欲望和行动之间的差距。降低欲望--就是心态佛系,提升行动力--就是行动鸡血。

不要高估自己的佛系,有时只是因为自己没有受到足够的诱惑。

家长佛系的时候,孩子们都不佛系怎么办呢?他们的互相比较,直白而残酷;他们的自尊心,高傲而脆弱。

培养孩子,需要平衡短期和长期的利益,同时也是在平衡兴趣和特长,兴趣还是要保留的,因为对人生有用,而不是对升学有用。

很多孩子从小都比较喜欢绘画,在他们还不会用文字表达时,绘画或者说是涂鸦就是他们表达想法的一种方式。

那些严格强调技术,目的,完全用于考级或得奖的绘画班或钢琴课,往往很难激发孩子的兴趣,反而浇灭孩子的热情。

每个孩子都是带着热情和学习欲望来到这个世界上,热情是一种很宝贵的东西,家长千万不要用自己单方面的意志力去消磨孩子的这种热情。

辛苦不等于痛苦,不然也很难坚持下去。

机会成本问题,孩子在特长上花的时间多了,学习肯定花的时间就少了。

兴趣到特长的距离。

一个人对艺术或者其他东西有兴趣,并不稀奇,只是增加了生活的乐趣;而把兴趣发展为特长,才能切实增加个人价值,这也是把兴趣深化,升华的一个过程。

只有把兴趣发展成特长,才能成为孩子的竞争优势。

为了成功,是一定要付出代价的,而焦虑,可能是最低的代价了。毕竟,这么多不成功的人也会焦虑,甚至更焦虑。

育儿焦虑,除了个性因素,还有一个是社会的变化,特别是社交媒体的变化。

为什么焦虑?国内优秀教育资源太稀缺。但是过去优秀教育资源比现在更稀缺,为什么不焦虑?

焦虑的根源:1家长对孩子的期待和要求提高了,对教育的投入也增加了;2选择越多反而比没有选择更易焦虑,因为具体选哪条道路,家长的责任就重大了;3看到了更多的别人家的孩子,过多地关注他人并和他人比较。

家长在教育上的所有努力,都是为了增加孩子的选择权,但是对于没主见或者不坚定的家长,选择权多并不一定会增加幸福感。

所谓高水平的陪伴,说白了,就是没时间管学习,有空就陪他玩,看书,其间偶尔点拨和启发他两句,自我安慰这是素质教育。

孩子小时候,不是家长教出来的,而是妈妈陪出来的。

孩子越小,自我约束能力越差,自主学习能力越弱,越是需要大人的监管和帮助。

陪读妈妈,在全职妈妈中,是社会交际最贫乏,情报系统却最发达的。关注了20个小升初公众号,论坛,加过12个课程群,7个家长群,考察过坑班....

一个为工作疲于奔命的妈妈,能兼顾一日三餐,把孩子拉扯大已经很不容易了,叫她去辅导孩子功课培养孩子特长,密集地进行家庭教育,这就难于上青天了。

陪读改变中年人的性格。

作孽啊,小时候没好好上的学,有了孩子全部都要补回来。

每一个牛娃背后,都有一个热爱学习的中年人。---每一个热爱学习的中年人,都是被孩子激励的。

永远不要用自己做学生时的经验来衡量当下的教育,时代变了。

看看那些叛逆的孩子,心理问题的孩子,长大后无能的孩子,他们的妈妈有个共同点——强势,挑剔,控制。

妈妈能刻苦学习,不代表孩子就能刻苦学习。让孩子学,比自己学难多了。

和善而坚定。和善的重要性在于表达我们对孩子的尊重。坚定的重要性,在于尊重我们自己,尊重当时情形的需要,让孩子学会自我约束。要鼓励,而不是表扬。要了解孩子的长短板,据此制定战略和战术。

任何一个人的成功,首先是,你的内心是充盈的。如何定义充盈?你对自己做的事感到骄傲,你对自己的生活状态感到满意,你在每天的生活中感到幸福,你在和你周围人的相处中感到愉悦,你对周围的人有正向的影响力。

人生并非事事都有标准答案。

现代社会就是一个不断外包的过程,外包也是一个分工专业化的过程,花钱让更专业的人做更专业的事,把自己解放出来,去做自己擅长的事,是一种更高效的资源利用和配置。

因上努力,果上随缘。

看到这里,我所有的佛系都扔到了外太空,我不仅焦虑,还很后悔,要是早点儿鸡血该多好!这样我们就不会这么被动了。

在消费上,中年人只会对自己小气,涉及孩子,就会变得大手大脚,气势如虹。

如今的中年妇女,对名车名表名牌包包都免疫了,唯一痴迷的名牌,就是名校了。

稀缺的不是金钱,而是有出息的孩子。

妈妈学习好,又有空钻研学问,家里真是赚到了,不光每年能省下好几万补习费,而且还有可能无意中造就新的学霸。

读书这件事,既然引入竞争机制,就干脆做得到位些,不仅要和别人家的孩子比,还要和自己家老妈比。

课外班的本质是外包,性价比很重要。

海淀黄庄--全宇宙补习中心。

课外班的目标--花钱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1选择大机构。可以在活动推广期找点优惠。2小机构或拼班要靠口碑推荐。3选择那些退费容易的机构。

投资就是为了让孩子获得学历,工作以及未来其他方面的增值和收益,家长投入资金,时间或其他形式的资产。消费就是为了满足生活需要花费在孩子身上的资金,是一次性的花费,没有未来收益。

 经济学里,功能差不多的产品,一个产品如果能比它的竞争品牌卖出更高价格,称为品牌的溢价能力。

教育和人生一样,比目的地和回报率更重要的是过程本身,在路上阅读风景,收获成长,内心充盈,这也是一种最好的回报。

民办学校是应试教育,天天做题,把孩子的创造力束缚了。国际学校是素质教育,可以在探究型学习,项目制学习中培养孩子的批评型思维,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公立学校嘛,快乐教育其实就是放养教育。优点是离家近,还不收费。

总体来说,在应试方面,公立比起民办稍逊色,但是因为作业和刷题少,节省下的时间用于孩子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也挺不错的,甚至还有些和国际学校的教学项目相似。

不上公立学校的不懂公立学校,不上民办的不懂民办学校,不上国际学校的也可能对国际学校有偏见。北京是公立学校的天下,上海杭州是私立小初的市场。

对一般的鸡血妈妈,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有效补充。对不一般的鸡血妈妈,学校教育是家庭教育的一种有效补充——比如说团队合作,情商,逆商,人际交往等培养。学校不仅是学习场所,更是一种社交场所。

是什么样的家庭才有能力主动选择让孩子在家上学。--即使孩子走了点儿弯路,家里也托得起这个底。对于大多数家庭,学校的共性教育和家庭的个性教育相结合,才是最稳妥最现实的选择。

选择了就不要纠结:孩子在学校就不要执意去追求什么个性化,孩子回到家也别把父母的角色变成老师,弄得家里和学校一模一样。

国际学校:1以分数作为结果导向的。2将来打算参加高考的孩子不适合,来这里的孩子大概率是要出国留学的。3孩子教育需要父母的高度配合参与,如果父母不愿意参与或者没有精力参与的,也不大适合。

能进入这个学校上学的家庭条件都是很好的,甚至有点儿背景的,可以为孩子未来托底。

家长评价中小学校时,通常会看什么呢?如果是小学,因为没有统一的小升初考试,就看小学能进重点初中或优质民办初中的比率。如果是初中,看中考分,进优质重点高中的比率。如果是高中,看高考分,看一本,清华北大,985工程高校录取率,211工程高校录取率。

学校的独立自主,他的内心充盈,他对理想的追求,执着,应该是我们更加要突出的。

学校里最大的政治是什么呢?是国家的未来,也就是学生的成长。

适合去当凤尾的,是那些心理素质特别好,也就是脸皮厚的孩子,这样遭受连续打击也不会丧失信心,更不容易抑郁。

你可能感兴趣的:(Z55、上岸--安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