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不“逃离”北上广?

Photo from Unsplash

毕业半年又逢年底,与朋友的话题频繁提到未来打算。“辞职”“跳槽”“年终奖”这类的词热度居高不下,好朋友从东莞过来找我玩,吃饭的时候说:好不容易休息一天,不要说工作了。三两句话又老话重提。

昨天和初中同学聊天,得知他把北京工作辞了,现在在家备考老家那边的银行。他和我同一年毕业,才工作半年;除了惊讶之外,其实更多的是感慨吧,在大城市生活的这半年,自己又何尝不是很多次想要回老家呢?

同时间出来工作的朋友,一类是想着回老家发展阴差阳错到了大城市想要留下来,另一类在大城市生活过一段时间想要回老家稳定下来。自从我出来工作,我和爸妈的每次交流基本都会被直接间接的暗示回老家,但我为什么不“逃离”北上广?

-01-

离开或是到来,心安处才是归宿

苏轼《定风波》中说:“此心安处是吾乡。”如字面意思,让心安定的地方便是自己的归宿。

知乎今天给我推送了一条PUSH,提问是“那些毕业后回到三四线小城市的人,现在后悔了吗?”高票答案里面有个女孩子的回答大意是:每天朝六晚十,作息规律;日常写作画画,精神生活富足。

那样的生活状态着实令人羡慕。淡然的心态以及持久的努力,与三四线城市无关,无论在哪里都不会被辜负。

当今社会这是个对于成功或者幸福无法准确清晰界定的时代。有些人在大城市买车买房、事业有成,但却也忙的没有时间陪伴家人;有些人选择漂泊四方、云游乡野,却也怡然自得。

朋友跟我说,未来还没有定数的情况下选择待在老家是无奈之举,但也总好过虚度时光。深以为是,即使对于未来没有清晰的规划,也最好不要浪费时间。由衷佩服那些对未来有清晰规划的人,但在我们迷茫时,努力生活才是最应该做的。

-02-

眼界决定格局,知识改变命运

尽管我不是个学霸,但我仍然坚定的相信知识与眼界的力量。

2010年夏天我中考失利,有意无意想和父母对抗的自己桀骜的说:大不了就不读了,出去打工啊。年少时还是谨小慎微的,说到底是为了搏父母眼球,于是在一句“我已经给你安排好了,你自己决定读不读”面前缴械投降。

如今想来,却是极为感激父母当年的远见。尽管一直生活在农村,他们身上却有我比之不及的坚韧与卓识。后来我在重点高中的重点班考上了省内一所本科,大三的时候在爸妈的支持下去了美国参加项目,之后自己申请了泰国的支教项目,如今在一线城市朝九晚五。

当年若是没有去重点高中读书,大概我现在已经有了家庭,但不知道会不会有现在这般的坚强与勇敢。有时候我觉得自己生来是应该闯荡的,还好这个世界够大,还好我生活在大好的时光中。

-03-

离开也要体面,才不辜负这些年

之前有在网络上看到一个观点,逃离北上广有两种:要么衣锦还乡,要么狼狈而归。

每次我跟妈妈聊到这个话题时我总会说,以后还是可以回去的嘛,也不是说一生就这么在外面漂泊了。她调侃我说,混不下来才回去啊。

我心底里面自然是渴望“衣锦还乡”的,但也不和她争论太多。我的确选择了大城市拥挤的地铁、狭窄的房屋以及高昂的消费;但我也享受着这边明亮的图书馆、便捷的交通以及充满活力的感觉。

我自然是想要富贵,奈何我早已过了那个口口声声说着想考清北,就觉得自己能考清北的年纪。想来也是年龄大了些,小时候觉得“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现在想的是“最近好穷,怎么多赚点钱”。

对于我来说,不管生活在哪里,能把每天安排好的事情有质有量的完成就可以在自己的KPI表上打一百分了。

这篇文章写给我的朋友们,都加油哇,愿意始终做你们的迷妹。

你可能感兴趣的:(为什么我不“逃离”北上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