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和你期待的不一样怎么办?接纳孩子的真实自我,才是爱的起点

孩子和你期待的不一样怎么办?接纳孩子的真实自我,才是爱的起点

我们的每个缺点背后都隐藏着优点,每个阴暗面都对应着一个生命礼物:好出风头只是自信过度的表现;邋遢说明你内心自由;胆小能让你躲过飞来横祸;泼妇在有些场合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式……阴暗面也是生命的一部分,只有真心拥抱它,我们才能活出完整的生命。

——黛比·福特《接纳不完美的自己》

接纳孩子的真实自我


当我们照镜子,看到自己的面容,真实的,眼睛,鼻子,嘴巴,眉毛,面庞轮廓,熟悉而陌生。这就是自己,无论是否漂亮,唯有接受,然后在接受的基础上用化妆来美化。人性也是如此,每个人都有一个真实的自我,更内向或者更外向,更感性或者更理性,更谨慎或者更冲动。也可能是兼备几种不同的特点,只是有一部分表现的相对突出些。

我们是孩子的父母,不管是爱还是教养,都要在接纳孩子的真实自我的基础上。是接纳,不是改变。妈妈无须把自家孩子缺点和别家孩子长处比较,那是不公平的,就像不能拿你去比香港小姐一样。

在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体液说的基础上发展出人的气质类型学说,包括:多血质、黏液质、抑郁质和胆汁质。各种气质类型都有自己的显著特征,多血质外向,活泼好动,善于交际;思维敏捷;容易接受新鲜事物;情绪情感容易产生也容易变化和消失,容易外露;体验不深刻等。粘液质情绪稳定,有耐心,自信心强。抑郁质内向,言行缓慢,优柔寡断。胆汁质 反应迅速,情绪有时激烈、冲动,很外向。

但大部分人都是兼备几种气质类型特征,只不过有一两个气质类型特征表现的更明显些。EPQ即艾森克人格问卷,有成人和少年两种版本,是心理学领域经常用到的了解人格维度的测试方法,有兴趣者可以上网搜索自己做做看,十分钟就能得出结果。


但我们能像量表一样清楚的了解自己孩子的气质类型特点和人格特征吗?即便我们是孩子最亲切最熟悉的人,我们认为对孩子足够了解了,所以我们想根据自己了解的来“改变”孩子,让孩子变得“更好”,这种“改变”真的是必要的吗?真能变得“更好”吗?

经常听到幼儿园门口等着接孩子的家长们聊天,有的说:“我家宝宝特别能闹腾,没一刻老实,像上了发条的闹钟,礼拜六我带一天,累得精疲力竭。哪像你家孩子那么乖巧听话,太让人省心了,长大了也是不让人操心的孩子。”

在舞蹈班里,教舞蹈的老师对一个怎么练也做不好的孩子说:“你看你怎么回事?好好学学别的小朋友,蒙蒙还比你小呢,学的多快?老师给你说了好几次,怎么还记不住呢?”;带宝宝的妈妈聚会上,大家出于礼貌总会主动表扬别人家的孩子,几乎是顺口就拿自家孩子比较,仿佛衬托之下更显谦逊,但孩子旁听却深感受伤。


孩子和你期待的不一样怎么办?接纳孩子的真实自我,才是爱的起点

如果我们已经意识到孩子的与众不同之处,意识到孩子的性格特点、能力特点和人格特点,就要首先接纳,不要随意比较,更不要随口指责。

在孩子与成人世界的交往中,往往孩子是弱势的,尽管我们并不想“恃强凌弱”,但我们依然不经意间充当了决定者的角色,决定一切我们认为有权决定的事情,包括孩子的生活方式、衣食住行细节,太多的“该”与“不该”。孩子的确要了解这个陌生的世界,并学会在这里生存,不过大部分时候,我们只要示范就好了,不必用语言约定太多的规则,就像小狮子跟着妈妈去狩猎,看到妈妈的行动就明白了自己未来的使命。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天性,与众不同的特点,那是孩子珍贵的自我个性,因为与他人不同而成为独特的自己,我们所能做的仅仅是发现其天性,并接纳其天性。

如果他是顽皮的孩子,请欣赏他妙趣横生的幽默和聪明好动的行为;如果她是内向的孩子,请欣赏她温柔羞涩的美丽和审慎思考的魅力。


我们眼中的孩子就像太阳,升起或落下,我们欣赏那绝美的风景,却不必对太阳指手画脚,你飞的太快了,太慢了,太高了,太低了,太近了,太远了。接纳孩子的真实自我,包括他的所谓缺点,每个孩子都是有优点有缺点的,结合在一起才是完整的孩子。

你不能要求孩子只有优点没有缺点,因为你看来是缺点的东西可能换个角度就是优点,优点和缺点,都是他的特点,我们可以建议却不能强迫,可以批评却不能批判,同时我们要接纳真实的孩子,包括他那可能不够聪明的头脑或不太灵活的身体,因为比较之下总有差异,成绩高低,速度快慢,个子高矮,这些不过都是相对而言的比较,却难说就是绝对的优劣区别。

让孩子知道我们爱他的本质,爱真实的他,孩子才有满满的自信,才有足够的安全感,才能一直和我们说实话,并愿意倾听我们的看法。如果我们总拿孩子和别人比较,然后不公正的得出结论“你不如别人”,那么孩子也就认为:“既然你爱成绩好的孩子,那么就当没生我好了。反正我是注定要让你失望的,反正我再努力也不可能得到你的爱和认可。”


孩子和你期待的不一样怎么办?接纳孩子的真实自我,才是爱的起点

2005年春天,我曾经采访过中国著名轮椅女歌手张佳欢和她的妈妈钟丽君女士。钟女士在孩子一岁的时候得知这种先天性脊肌萎缩症尚无治愈可能,她并没有陷入绝望,更没有就此只图孩子温饱一生了事。在孩子三岁前后,她发现小佳欢很爱唱歌,于是她边帮孩子物理治疗疾病,边鼓励孩子学习声乐演唱,经过不懈努力,终于让佳欢在十四岁那年赴德国参加“第十四届国际舒曼钢琴声乐大赛”,被誉为“舒曼大赛使者”,从此踏上国际音乐舞台,多次为国争光。

钟女士是位平凡而伟大的妈妈,她痛苦的接纳了孩子患病的残酷现实,同时也发现并肯定了孩子的音乐造诣,所以后来所取得的成功和荣誉都与他们接纳真实自我密切相关,真相有时候是残酷的,但即便最残酷的真相也可能因面对而焕发出别样的春天。

回头看看我们自己,孩子的父母,不是也有自己鲜明的性格特征和气质类型吗?如果我们的伴侣整天就我们这些特点表示不满,要求改进,我们是不是会觉得非常委屈甚至恼火?“我就是真实的我,我天生就这样,凭什么要按照别人的指手画脚去改变?当我是孙悟空呐?可能吗?”

所以,接纳孩子的真实自我,了解并欣赏孩子的本来面目是非常有意义的,孩子在父母面前不必羞愧自惭,也不必费力讨好,更无须掩饰躲藏,让孩子知道,父母喜爱真实的你,孩子才能有勇气做真正的自己,才能促进其未来的人格养成和性格优化。

你可能感兴趣的:(孩子和你期待的不一样怎么办?接纳孩子的真实自我,才是爱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