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与《苏武牧羊》

    去年的腊月初八,是母亲去世十八周年。

    想起母亲,便想起母亲最爱哼唱的《苏武牧羊》。这是我从小到大听到的母亲最爱唱的歌。

  母亲生于一九一九年春天,正是五四运动风起云涌的日子。母亲的爷爷是光绪初年的秀才,在家乡办了一个私塾学堂,教学严谨,远近闻名。

  母亲的爷爷是一个爱国者,他教诲子孙的名言:爱国爱家。他教学生的歌曲即是《苏武牧羊》。母亲虽然没上私塾,但也会唱《苏武牧羊》,也会读《烈女传》《孝经》《古诗十九首》等等。

    自我记事起,就记得母亲不论是做饭还是夜间为子女缝衣,嘴里总是哼唱着:“苏武,留胡节不辱,雪地又冰天,苦忍十九年。渴饮雪,饥吞毡,牧羊北海边……”。那时虽然不懂何意,但也跟着母亲唱,时间长了,就能把长长的歌词唱下来。

  待我们上学读书时,母亲便把苏武的故事讲给我们兄弟姐妹听,而且讲着讲着就泪流满面……我们也跟着泪眼婆娑。我们知道,母亲又想起了在台儿庄战役中抗击倭寇而牺牲的姥爷了。

    姥爷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做过民国的警察。一九三八年台儿庄战役时,警察上前线姥爷成了国军的连长。上前线前回老家一趟,老姥爷对自已的儿子千叮咛万嘱咐要英勇杀敌,赶走日本鬼子。那时母亲已经二十岁,自然懂得上战场的残酷,对自已的父亲依依不舍。三个月后,传来我姥爷战死疆场的消息。我六十多岁的老姥爷,忍着悲痛创办抗日小学,教唱爱国歌曲,教育学生们爱国有气节,《苏武牧羊》的歌声响彻校园。

    一九三九年夏天,老姥爷为了救学生被疯了的耕牛撞死。送葬时,他的学生十里八乡赶来为他送行,据母亲说,这是她一生中见过最隆重的出殡的场面。

      一九四三年秋,十六岁的舅舅参军到八路军一一五师六八六团,继承我姥爷的遗志走上抗日救国的道路。一九四九又响应毛主席号召: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随百万雄师横渡长江时,战斗负伤后留在了上海工作。

   

  母亲受其祖父的影响,非常爱国。她不仅给我们讲苏武牧羊的故事,还教我们背诵《木兰辞》,讲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我便在母亲哼唱《苏武牧羊》的歌声中长大。一九六四年秋,大哥高中毕业后参军离家,母亲思儿时常常哼唱《苏武牧羊》,而且常常对我们说:没有国哪有家啊!

      从我姥爷抗击日本鬼子在台儿庄战役中牺牲,至我舅舅参加八路军及至解放大上海,到我大哥上世纪六十年代参军入伍,祖孙三代都传承了我老姥爷的爱国卫家的精神!

    在母亲的影响下,我们兄妹五人个个爱国爱家,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为国为民尽职尽责,成为无愧于国家和人民的人,这就是母亲育儿的成功之处。

    如今,母亲已去世多年,但我的耳边仍然萦绕着母亲哼唱的《苏武牧羊》,我也牢记母亲的话:有国才有家!

你可能感兴趣的:(母亲与《苏武牧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