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76)】我做“学霸”那些年,其实都有迹可循!

一、虽然寒门难再出贵子,仍相信知识能改变命运

尽管现在流行着一种说法,说“寒门难再出贵子!”但我们仍然要相信,知识能改变命运。

我来自一个偏僻的小山村,在乡村小学读书时,五年级之前一直是个学渣,十位数以上的乘除老是得不出准确的答案。无论怎么努力,老学不好普通话,直到现在还杂着浓浓的土味。

大字不识几个的父母连自己算数都吃力,却还承担了辅导我的重任,每次都差点气得七窍生烟。因为我那时的心思根本就不在学习上。

从一年级到四年级,调皮捣蛋一直是我的“主业”。三天两头被老师提溜去谈话,还不时被校长用硕大无比的手掌钳着小腋窝拎到办公室去教训。“罪名”不是打架(这个确实常有),就是起别人外号(其实很多是冤枉的),还有就是挖别人地里木薯拿去卖钱(其实看着就像荒地)……

唯一记得为学习而“努力”的一次,就是白天去菜地里捉萤火虫,放到透明玻璃瓶里,晚上跟几个小伙伴就着萤火虫的微光夜读。不过除了能够感动自己一番外,我们几个人的成绩还是一塌糊涂。

那时候觉得自己根本就不是读书的料,到四年级的时候,刚好被冤枉起了女生的外号,被班主任拿去一顿批。于是回去委屈地跟母亲说,我不想再去读书了。母亲轻轻叹了口气,说,不想读那就不读吧。那时觉得母亲比老师明理多了。

其实在那个年代,最时髦的事情不是读书,而是像很多堂哥堂姐那样到广东去打工,到年底能买回一台高档录音机和港台流行歌曲的磁带,全村人都会去凑热闹,所有人都带着羡慕的眼光。所以我的最高理想也就那样,但是当时觉得自己还小,还是再放几年牛再出去吧。

其实放牛只是开玩笑,干农活我压根就不喜欢,嫌太脏太累太苦。父亲常年在外跑车,勤劳的母亲则每天起早贪黑,把一家的农活和家务全一肩挑了。我们几个小鬼根本就没机会插手。

“赋闲”在家的那段日子,我实在是百无聊赖,遂把比我高一年级的姐姐的书、试卷拆来叠三角板玩。“啊!不会吧?”后来,我惊奇地发现,姐姐往年测验的试卷竟然跟我考的一模一样,只是改了个年份。而且每张试卷,姐姐都很认真地标了正确答案。

“嘿,我何不把这些试题答案全背下来,每次都考他个满分,让老师对我刮目相看,全班同学都对我顶礼膜拜。”我口口声声说不想读书了,其实心里还是有一种不甘心,只是苦于无法改变现状而已。于是我每天把自己关在房里,把试卷翻得哗哗响。

等我一切准备好了,便向同村的小伙伴打听最近测试的时间,然后按时参加。结果出乎所有人意料,考了个全班第一。而且从此以后,再也没人能赶上我。后来,我自然而然地就当上了班长。

当了班长以后,深知肩上责任重大,觉得再也不能丢脸了。所以即使后来试卷不再类同,我都能提前预习课本知识,总是保持先人一步,学习成绩也总是名列前茅,一直到县重点高中都是如此……

有时候觉得,世事还真的非常奇妙,如果没有那次撕试卷的意外发现(虽然有点不太光彩),如果我不是恬不知耻地把答案背完,或许今天也不会坐电脑前,优哉游哉地敲着键盘写字,做着有点不切实际的所谓梦想。

“知识改变命运”,不管你相不相信,反正我信了,因为我亲身经历过。从最先的厌恶读书,调皮捣蛋,到最后却因读书改变自己的命运,我得出了一个人生感悟,就是人不要轻易给自己贴上标签,你是学渣或学霸,也许只是一念之差,有时候所谓的天才和疯子,也只是向左转向右转的问题。

二、有些人输在起跑线上,大多是因认识不够

我们读书的那个年代,通常用千军万马挤过独木桥来形容高考,说明高考竞争的激烈和残酷,能考上本科甚至大专的都是少数派。

然而真正可惜的是,在决战远远未到的时候,就已经有太多的小伙伴掉了队,甚至倒在了刚出发的路口上。

我所就读的村小教学条件简陋,师资力量薄弱,跟镇里城里相比,就已经输在了起跑线上。而跟那些经济发达的地区相比,更是一个在天堂,一个在地狱。

外部环境和条件的差距还是其次,主要还是学校、家庭、老师、家长和学生的整体认知、见识、观念和格局,更是相差了十万八千里。

例如,学校好像就没有跟我们说过,我们小升初,可以考哪里的初中,老师也没引导一下我们如何确立具体的目标。我作为班上的小“学霸”,竟然也是在考完小升初的时候,才知道县里的初中也可以考,而我却误以为镇中已是当时的最高“学府”了。

小升初时,我们班只有两人应届考上镇上的中学,其他几十号人,都掉队了,大部分小伙伴都早早地结束了自己的读书生涯。

如果我当时不是偶然翻到姐姐的试卷,发现跟我们考的试题除了年份以外,其他都一模一样,于是索性把答案全背下来,几乎每次都考满分,引起了老师的重视,也激发了学习兴趣,说不定我也会成为掉队的那个人,早早地加入了到广东打工的行列。现在想想不免有几分庆幸和后怕。

从我身上也说明了一个问题,自己能不能读好书,读好书有什么好处,在那个年代的农村孩子,确实是基本不知道的。能自觉学习主动学习的农村孩子,是有的,但不多。一个真实的情况是,大多数的农村孩子是读不进书或不知道自己能读好书的,所以一般几十号人的班,能考上初中继续读书的,只有寥寥几个。

因为消息闭塞,因为孤陋寡闻,因为见识短浅……大多数的农村孩子,都吃了这方面的亏。多少来不及发现和发掘的好苗子,基本都是这样早夭或埋没了。

现在人们都爱说“寒门再难出贵子”,在很大程度上说,农村孩子不是输在了起跑线上,而是吃了信息不对称和认识不到位的亏。人生就像一场马拉松,你即使起跑慢一点,其实没有关系,我耐力好一点,跑得拼命一点,也有机会胜出。怕就怕,自己根本不知道或不相信自己有那个能力。

因为父母都是农民,基本上都是文化不高,认识不足,见识不够,既然儿女不怎么爱学习,也就默认他们天生就不是读书的“料”。所以就任由孩子自然生长,对他们的学习不管不顾。你想想,一棵得不到基本护理和养分滋养的幼苗,怎么可能长成参天大树!

而更有甚者,有的父母还鼓吹读书无用论,跟儿女说还不如早点离开学校,到外面去打工,说谁谁谁小学都没毕业,不也赚了大把钱?!我的一位堂伯父,就对孩子读书非常反感,有一次几个同学来找堂妹玩,被伯父破口大骂赶跑了。后来堂妹就自然而然辍学了,其实她的学习成绩还蛮不错的。

可以说,农村父母们对孩子成长和学习上关心的缺位,使原本很多可以通过读书改变命运的孩子,早早就掐断了希望的嫩芽,浇灭了心里的火苗,于是草率辍学,早早打工,匆匆结婚,又重复着跟他们父母辈那样单调无望的生活,然后又到他们的下一代,周而复始地过着日子。

就拿我自己来说,真不是天生就喜欢学习,还差一点因被冤枉起别人外号而辍学。直到小学五年级,我才意外获得了学习的秘籍,瞬间从学渣逆袭到学霸。也只有在打通了学习的任督二脉以后,我才意识到,原来自己的学习能力那么强,读书可以读得那么好。

因此,我就有了一个疑问,当年那些纷纷掉队或早早辍学的小伙伴们,他们是不是真的读不了书,还只是因为没有打开“任督二脉”呢?之前我写过一篇《小白给我们的提示》的文章,说的是齐桓公小白在成为霸主之前,总说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后来是在管仲一步步的“威逼利诱”下,他才变得越来越厉害的。

其实跟那些掉队的小伙伴相比,并不是我们有多厉害,我们之所以超越了他们,真的不是天资聪颖,更不是运气好(当然你也可以这样说)。而仅仅可能是,是我们及早了解了信息,认清了形势,认识了自己,激发了兴趣,所以我们更愿意付出努力或者及早行动。

当年的那些跟我们一起读书一起玩的小伙伴,竟然有的已经做了爷爷,他们的孩子,也是早早辍学,早早打工、早早结婚,重复着他们父辈的人生轨迹。当然也有惊喜,一个当年最调皮捣蛋的同学,两个孩子都考到省外读大学了。也许,农村意识的早点觉醒和现代意识的逐步融入,才是乡村振兴源源不断的动力!

三、 咬定目标不放松,精准努力终成“学霸”

前面说过,我初中就读的是镇里的中学,在信息闭塞的那个年代和地处偏僻的山村小学,老师也没跟我们说过还能报考县里的初中,我们大多数人都以为镇上的中学就是初中最高学府了。所以努力的目标便是考上镇中。

之前我也说到,我是小学的最后一年才转性的,之前一直是调皮捣蛋的小学渣。由于五年级时获得“秘籍”,成绩突然飙升,再加上初中班主任还是父亲的熟人,所以就让我担任班上的学习委员。

那时候年幼无知,刚开始也没意识到学习委员这个职务对自己意味着什么。由于小学的大部分时间,都是放羊般混过去的,所以基础并不扎实。初一第一学期的期中考试,我在班上排十几名。

刚开始,我并不觉得这排名有什么问题。直到在全校师生大会上,见识到了那位女学霸。排名全年级第一的是一班的班长,一名非常漂亮的女孩子,成绩高出第二名30分。在全校师生的注目下,她像明星一般闪闪发光。

我暗地里比较了一下,女生的成绩比我差不多高了100分。天呀,这是什么人呀!?这座珠穆朗玛峰,怕是自己有生之年都难以逾越吧。

大会结束后回到教室里,我竟然脸上燥热燥热的,第一次有了羞耻感,觉得自己作为一名学习委员,学习都搞不好,根本就“德不配位”。于是我暗暗下定决心,不能再这样下去了,我得发奋努力了。

但是该怎么努力呢,说真的我还一时找不到方法。我从一班的同村老乡那里了解到,那位女学霸每天早上5点左右就到教室学习,晚上11点多才回宿舍,还要窝在被窝里看好一阵子书才肯休息。

模仿就是最好的办法,于是,我也学人家每天早起,每晚晚睡,几乎全部时间都投入到看书学习上。但是没坚持几天,身体就吃不消了。白天哈欠连连,晚上瞌睡频频,学习效果反倒更差了。这么自虐的方式,我真的学不来。

此法虽证实不可仿,但目标却是笃定的,就是要追上她,甚至是超越她(与风月无关)。于是,我又通过打探,知道女学霸其实有些偏科,就是文史类科目分数奇高,理科类科目却偏低。于是我似乎明白过来了,女学霸的学习方法其实就是死记硬背,所以才起早贪黑,挑灯夜战。

我觉得自己是男生,理科才是自己的优势(其实这是一种偏见,只是歪打正着罢了)。所以觉得在文史类科目上,多花一点时间去看就行,而在数理化科目上,则投入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

而且,那时候我也知道了笨鸟先飞的道理,几乎每门课,我都预习了5节左右的课,把不懂的地方,都一一记下来,等老师上课的时候,就特别认真听有疑问的地方。

这样每节课下来,学通弄懂的效率都比别人高。再加上课后认真做习题,不仅把课本的习题做了,自己还买了几套习题一通的做(题海战术)。

笨人的笨办法,其实也奏效。第一个学期期末考试,我的成绩便提升到班上第一名,年级第三名。到了初一最后一个学期,便提升到年级第一名,比女学霸还高出20多分。此后整个初中再也没人能赶上我,最后以全校最高分考进了县重点高中。

现在回过头来想,我那时候的战术其实是“锚定效应”,就是确立了明确的目标,也符合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的“以终为始”、“积极主动”、“不断更新”等好习惯。

刘媛媛在她的书《精准努力》里也有类似的介绍,她也来自农村,原本成绩基本是倒数,但是忽然有一天,她想要考北大,还自己上了北京,去北大逛了一圈,就把目标锚定在那里。然后没日没夜地学习,一路死磕到底。

虽然刘媛媛本科并没考上北大,但她一直没有放弃自己的目标,最后愣是考取了北大的研究生。还通过参加《超级演说家》,成为了冠军,创了业(现在还直播带货),实现了人生的逆袭。

当然自己是无法跟刘媛媛比的,她可能原本就是天资聪颖,只是刚开始她自己还没发现罢了。但如果当时我没有具体的目标和得当的策略,估计初中一毕业,就会加入到去广东打工的大军里。现在说不定已儿孙满堂,然后他们又过着跟我一样的生活,周而复始。

我并不是说自己有多厉害,而想说的只是,我们无论学习或做事,都应该有强烈的目标意识,然后想尽一切办法,一直保持精准努力,最终你大都能实现它!

四、高考遭遇“滑铁卢”,人生哪会没有遗憾

那年中考,我考了全校第一名,以非常不错的成绩进入了县重点高中。但貌似高一的班主任不怎么喜欢乡镇上来的学生,班干全让在城里读初中的同学做了,自己也就捡了个小组长当当。

于是心有不甘的我,决定发奋读书,一定要让班主任对我们这种乡镇上来的孩子刮目相看,结果真的把班上所有人都甩在后面。

我们村,说大不大,说小不小,有几百户人家一千多号人,但是自成村以来,没出过一个像样的读书人。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就没出过一名大学生。村民们都说,无他,就是风水问题。

在全村都渲染着读书无用,出路无望的氛围中,我却意外地承载着全村人的希望。小学毕业,我以班上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初中,又以全校第一名考上县重点高中,高中又在班上名列前茅。按这样的趋势,考个重点大学那是十拿九稳的事情。

但是村里还是有不少人笃信,你学习成绩再好也没用,我们村确实没有出大学生的风水。还真别说,那些人的说法可是有根据的。就在我之前,一位堂哥的学习成绩也一直在班上保持领先,但第一年高考,只考了个中专;第二次高考,分数明明高出了本科线不少,却因为填报志愿失误(那时是估分盲报)被刷下来,最后还是读了个中专。

于是,竟然有人站出来放话,说如果我能考上大学,就给我家3担谷子。甚至有人说,一旦我能考上大学,便给我1000元奖励。那个年代万元户都算是稀罕物,说要慷慨地拿出1000元给我奖励,是他们压根儿就不相信我能考上大学。

而事情的发展,貌似正诡异地朝着那些人的预测方向演进。都说打仗最怕就是临阵换将,都高三了,我们班却换了一位班主任。可能我跟这位新上任的班主任八字不合,他做了一件令我费解的事情,把我的座位从四面莺莺燕燕(周边都是女生)的前几排调到倒数第二排。这回在周边坐的,都是各路大神。

我的自尊心瞬间受到了致命伤害,便去找班主任“严正交涉”。他说以后再调吧,结果却不了了之。表面上虽然没有剑拔弩张,但“梁子”就这样暗地里结下了。

我对抗情绪日益暴涨,凡是班主任上课我就干别的。后来发展到所有老师的课都充耳不闻了,于是成绩断崖式下滑。一直坚挺着的英语,在高考时又遭遇了滑铁卢,几十道答案都没填上答题卡。失败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情,村子出不了大学生的传言又甚嚣尘上,连我自己都有些动摇了。

最后是凭着优秀班干加的10分,才勉强被一所自己不太喜欢的师范院校录取。尽管如此,我还是铁定了要补习来年再考的决心。但后来,家人还是劝说让我去读,好歹是个大学,也能堵上那些人的嘴了。

当年听到那些歪理邪说,我确实也憋了一股气,为了灭那些人“把无知当无畏”的威风,我心虽不甘但又毅然决然地让自己成为村里第一名大学生,看看还有谁敢说咱村出不了大学生!打破了“风水的魔咒”,村里的孩子果然就陆续考出去了,可见风水一说根本就站不住脚。但并没有人感谢我这个历史的创造者,心中的遗憾失落也只有自己知道。

都说高考是一道分水岭,我也认为自己的人生开始拐道了。由于心有不甘,我进了大学,就有点自暴自弃,整个大学时光几乎都是混过去的。我读的是教育技术学专业,但是电子线路和计算机语言、编程等专业课,在我记忆中貌似都没学过。只记得那时总是趴在课桌上写信,还练出了几段像样的文字,做了校园电视台的“记者”,也鬼使神差般地进入了传媒行业。

在很长一段时间,我也为自己当时没有果断补休再考悔恨不已。人总会有或多或少的遗憾,但人生没有后悔药吃,过去是无法再去改变的,只有珍惜当下,及时调整心态,尽快让自己变得更好,才能把握住更多的机会,才能减少更多的遗憾。

在后来的工作中,多少个日夜加班,多少次宵衣旰食,多少回急难险重,我都一一扛下来了。在这个过程中我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在30岁不到的时候,便担任了最重要一个部门的负责人,带了一个二十多号人的团队,其中有几名是研究生,算是单位里同龄人中比较出色的一位。

当然,现在的自己,离所谓的成功还有十万八千里。但是自己一直没有停止过看书学习,保持终身成长,这也将是我一生的追求。

你可能感兴趣的:(【成长(76)】我做“学霸”那些年,其实都有迹可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