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

对人生充满困惑

躺在床上翻以前的lofter 看到一篇文章 感觉很温暖 好像我命中注定即使如此 黏贴如下


前一段时间,我热衷于把很多画贴在墙上,观赏她们的妙曼和奇特,但是这种兴趣变得日益减少,也许这是审美疲劳的原因。

但是我从简单的美或者不美转向了其他问题的思考,怎样才是美的,如何才能让空间,色彩,造型以一种更加自然本质的方式存在。

现在很多设计中存在着造型和色彩等装饰的堆砌,也是一种富足的象征,但也是一种言辞华丽遮盖其空间所表达真实存在。设想我为了表达出一种文化,理念或者脉络采用了大量的添加物,如果我们慢慢的拿出这些东西,这个空间所承载 传达的东西是不是会慢慢的消失,还是仍然存在,所谓的装饰就是在建筑原本的面层上添加上我们认为有含义和象征的材料表达出一种新的场景。用一种新的场景唤起并替代我们对原有场地的认识;抹去原有的记忆,填充进新的东西。

这个时候我们就会想到选材,造型和色彩是否能够恰如其分的表达我想创造的新环境。这是一个选择和搭配的过程。慢慢的,附加物就会越来越多,这就好比墙上贴满了便签,遮盖了原来的白色。

我并不是要说如何还原建筑和空间的本质,因为任何一种建筑和空间还原到最后都是最基本的几种材料质感,建造的原有气质。我们不能强求任何一个空间都依照这样进行,这不符合人的需要。

我们可以往墙上贴便签,这种便签贴到多少算是适宜?比如我原本要说“我去吃饭” 现在我说“在一个充满美好阳光的日子里面,我要驾驶着我心爱的红色跑车到充满地中海气息的比萨饼西餐厅享受烛光晚餐”

显然,后面这句表达了更为重复,创造了一个具有想象画面的空间,和第一句抽象的动作发出比,多了情感表述。但是,我们是否可以更加简化这句话,使之成为一种诗,我文辞不好,想不出来,但是一定可以实现,更加精致而又贴合,砍掉所有冗余的辞藻,多一字多余,少一字亦不到位。所有的部分存乎与一种恰如其份的平衡中,恰如其分。

我们究竟需要多少东西才能满足我们对空间的要求,这是一个说不清楚的话题也是值得探索的,装饰上亦是如此,我用六分的手法就可以到位的刻画出一个空间,是否需要附加上十分的东西。这六分应该是笔笔到位的,丝毫不含糊(当然,我们怎样才能判断六分的手法就能表达出来,这是另外一个问题)

我的装饰不应该只是在表面的,包覆的,否则只是一种包装而已,他应是有深度的,融合的,贯穿渗透在空间中的,是可以刻画在空间和建筑的脉络中,同时也再现新的场景。所有好的室内空间 应该也是一个好的建筑空间,所有的东西都是处在一个微妙的平衡中,都是对空间起作用的,对文脉和语义的传达起作用的,他们的材质和产生的相互关系应该是生长出来,这种土生土长的元素会让人觉得这些东西就应该在这里,而不是从外面什么地方捡来放置进去,是环境和气氛让他们自然破土发芽,而不是后天堆砌和匹配,丢掷上去。

(再次看到我做出一些批注,我觉得这是一种自发形成的设计,但是在轴线的另一端,外界附加的文本挤入其中,又会产生怎样的干预和影响,自发性和目的性的混合,不同经验与意志的植入,本体意志和社会意志的交织,都被谱写在其中,这是否象征着当时我自发性在群体性中的一种挣扎,虽然现在依然如此。外界的入侵总是让人感到烦恼)

这是一个由内而外的过程,而不是由外向内的强制性植入。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5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