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的时候对清明节的印象,除了背那首“清明时节雨纷纷”的诗,就是祭扫革命烈士墓。
每一年学校都组织各年级学生排着队来到烈士塔集会,纪念烈士,给革命烈士鞠躬献花圈。然后会把祭扫的过程和心得写一篇作文。每年都是如此。好像清明节和家里人没什么关系。
后来大一点发现家里的长辈在清明的头一天晚上在家里准备纸钱,晚上出去烧纸。有点偷偷摸摸搞“封建迷信”的感觉。
舅妈在厨房里煎一个荷包蛋,一条鲫鱼,三块肥肉,然后摆在碟子里,带到去世的外婆坟前,还有一个小酒杯,倒上一点酒。然后大人小孩依次磕头,祈愿先人安息,保佑活着的人平安健康。然后开始烧纸钱,一边烧一边喊外婆收钱,保佑大家平安。很有仪式感。小孩子不懂事就跟着大人让干嘛就干嘛,还不能多问多说话,比如问“怎么吃啊”,“怎么不吃啊”之类,大人也不知道怎么回答的问题。
等到第二天看到路边上一堆一堆的纸灰,知道很多人家都在做同样的事。
后来离家上学,学校里不再组织祭扫烈士墓了,对清明节的概念就淡了,就觉得只是个节气,工作以后都是这样。
直到父亲去世,清明节才变得和我密切相关。记得父亲骨灰带回老家安放的那天,家乡的亲戚们也请来了当地的“师傅”给扎了纸屋,烧给父亲,好让父亲在那边有住的地方,也有钱花。
此后每年的清明节回家给父亲扫墓,风雨无阻。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这些事越来越当真,很严肃认真的对待,也是自己的一个精神寄托。
那些年妈妈的身体还很健康,妈妈说答应过父亲,只要走得动每年都会来看父亲。妈妈回来每次扫完墓,都把至亲的亲戚包括同辈晚辈们召集起来,一起吃个团圆饭,饭桌上大家一起回忆过去,谈谈近况,再举杯祝福明天。健康平安。
每年陪妈妈回来,我都觉得是很有意义的事情。一年一度的清明节把家人联系在一起。又是春天的大好季节,春光灿烂,祭扫之后,大家的心情也都轻松,感受春天的气息,大自然与世界的美好,懂得爱惜生命,好好生活。
于是慢慢地,清明节对于我是一年中仅次于春节的一个节日了,这个节日和故乡、亲人、春天联系在一起。
近几年妈妈的身体不好,不能亲自回老家了,就是我们几个儿女约好一起回来给父亲扫墓。然后短暂团聚一下,重温姊妹弟兄亲情,有的时候一起去踏踏春。
今年的清明照例回故乡给父亲扫墓。弟弟离得近,早一点回来把老家的屋子打扫干净,锅碗瓢盆都拿出来清洗一遍,还去附近的菜场买了些我们小时候喜欢吃的菜,准备一起做一顿故乡的饭。姐姐一家人驾车从机场接上我一起回家。
中学毕业以后,各自上学工作,姊妹弟兄们一年见一次面,有时候一年都见不到一次。后来,父母亲也忙着到各地去帮带孙子,都没有在老家,家人一起大团聚的机会也就少了。父亲去世以后,清明变成一个团聚的日子。
姐姐从家里带上全套的油盐酱醋,弟弟摘菜洗菜,姐夫长勺,荸荠、藜蒿、茼蒿,臭干子,姐姐做的肉圆子汤,都是我们小时候常吃的菜。当然还少不了家乡的板鸭,这是我们每次回来必吃的故乡美食。吃着这些小时候的味道,仿佛时光倒流,童年的时光又回来了。
突然就感觉到,时光其实并没有流逝,它储存在了我们的记忆里,只要你去找寻,它就一直在。姊妹弟兄一起吃饭、聊天就像从没有分开过。
扫墓之后,弟弟及时返回去上班。我到姐姐的新家去小住休息。继续吃姐姐、姐夫做的家乡菜,欣赏姐姐、姐夫的院子里种的花草,享受明媚春光。
第二天,姐姐陪我一起到附近的景点去游览踏春。
银屏牡丹是家乡方圆几百里,最有历史传统的一处景点,从小到大一直听人说起,但一直没有去过,今次有了姐姐的动意,说去就去了。花事预告,花蕾刚刚露白。一切随缘就好。
银屏山茂密的植被,已长出嫩绿的新叶,清新通透,山花烂漫竞相绽放,一派春天的气息。这传说中的银屏奇花,得以一睹真容,也是人生一件确幸事。
接着又去了美丽乡村的典范“三瓜公社”,体验新农村春天的景象。人潮涌动,分外热闹。“把农村建设的更像农村。”是墙上的一句醒目口号。不过村里面的茶社、书院、咖啡馆、酒吧,已经有城里的文艺范了,在农家书院看到不少经典好书,即便是摆设也是很养眼的。
在“南瓜村”看到有“乡创中心”,还有甲骨文、京东、天猫这些“大品牌”电商下乡,一派欣欣向荣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气象。
郁金香高地已经是三瓜公社的一张最靓丽的名片。巨型的大地艺术,五彩缤纷,令人叹为观止。
看着郁金香盛开,游人如织的场面,我感觉这就是一场春天的赶集。清明时节气清景明,万木回春,人们脱下笨重的冬装,举家出动,在明媚春光下,放风筝,荡秋千,驱逐晦气,放飞梦想,开启展新的生活。这就是清明节本该有的样子。
清明在我心目中已经是一年中最美好的节日。在明媚春光里,我们纪念逝者,是为了生者更好的生活。更加珍爱生命,珍惜生活,活好生命的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