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心量

古典专栏5-4《资源不足,你该扩大你的心量》读后反思

一、内容

(一)很多东西,以后的确用得上,但是当你用的时候,你需要付出3个成本:

重新找到的成本;

一直保存的成本;

未来还要用过去的东西,而没法用可能更好的东西,损失的机会成本。

思考这些成本以后,重新看看收益,你发现大部分东西都不值得保存到未来。

那么该怎么做?

扩大心量。

把你家的范围放到周边3公里,或者放到“半天内能买到”的时间,你发现一切东西都有了。大部分东西都已经存在他们那里了,而你完全可以“每次主义”,做“零库存人生”。

(二)极度的节俭,往往其实是极度的浪费。

(三)东西只是内心模式的外显,我们需要调整对于资源的心智模式:

1、你是由你过去的资源构成的,但是你并不等于你的资源,你需要新陈代谢。

2、扩大你的心量:把你的心量扩大到离家1公里,你会发现你几乎所有需要的东西,都能在10分钟内买到。你的“自我”扩大到组织,你发现你很多自己修炼不出来的能力都有了。把“格局”放大到三年,你发现很多你遇不到的资源,都有了。

3、只有流动能让物品的价值最大化,也让你有机会遇到超越现在的你的事。

所以有空间流动最重要,降低你的库存,一直到有机会流动为止。

(四)我们买的每一件东西,并不是马上变成杂物的,而是当时非常必要,慢慢变成杂物的。

事实上你往时间轴前面走,而物件并没有。当你持续保留这些物件,等于把你拽回到过去的自己。

(五)清空的核心理念是,通过放下手头的东西,抓住你一直忽略的东西。

这个时候你的心量就放大了。

管理者就是把“自我”放大到一个组织层面的人。

企业家就是把“自我”放大到一个行业的人。

优步、Airbnb都是这种心量放大以后的商业模式。

当你成为一个可以拥有,而不是占有的人,你能拥有的资源远远不是一个量级的。

这就是空的力量。

二、思考

1、如果说断舍离的技巧,去旅游是一个提醒自己的好办法,每次旅游都提醒自己只带最需要的物品,多出门几次,要带的东西就会越来越少,不安全感会越来越轻,再反过来看生活中有那些其实是不用也没关系的,就可以清理掉一批惯性。

2、感恩节的时候我们会感谢身边的人,丢弃物品的时候也要感谢曾经帮助过我们的物品,毕竟曾经它们在我们最需要的时候帮助了我们。

3、有一个反面教材就是,收藏夹、笔记本这些临时存放资料的地方,如果不定期清理,就会变成永不打理的仓库。

4、勤俭节约不是老一辈才该做的事情,把这个品德拾起来,好好爱惜自己的物品,延长它们的使用寿命,不要一有问题就扔,十年前的热水壶,二十年前的被单一样可以很好用。

5、被广告的美好生活画面吸引之前想想自己实际的生活习惯,例如豆浆机、烧烤机、咖啡机等等。

6、不只是金钱才是成本,注意力、时间、空间、精力都是成本,都算进去就不会愿意为挑一个几块钱的东西考虑几天,也不会以为购买一个专栏只需花费199元。

三、联想

这周看了这个主题觉得自己已经比较熟悉,有点得意,但是今天看了解答会发现,学习确实需要空杯心态,看到评论区有人把自己的断舍离经验整理出来,突然发现自己并没有这样做,我的进步对我自己带来确实的好处,但是我的经验分享对别人才有实在的好处。刚刚也发现,想到一个名人说的很相似的观点,但是我却想不起来更无从引用,信息在我的记忆里走入了死胡同,想起蔡康永写过一个书人的故事,在一个焚书坑儒的年代,一群爱书之人约定一人记住一本书,然后再把自己记着的内容流传下去。信息流动才可能成为知识,知识流动也才可能迭代,我的知识需要更有效地积累和更有意义的分享。我喜欢今天这个“心量”的概念,看一个日本的设计节目,很多设计师都说自己的灵感来源于发现生活中的不便利,他们不是考虑如何更赚钱,而是如何为人们创造更好的生活,当我们爱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时候,全世界都会是我们的家人,也就没有那么多的竞争对立,而是合作互助。最近我也体悟到一个道理,失去的过去或者剧烈的变革表示有些东西已经不适合你了,可以进入放手旧模式,拥抱新的生活。

四、行动

1、每一个体悟都是经验,关注过的断舍离、时间管理、情绪管理等主题完全可以主题阅读,输出系列文章。确实要提上日程了,年底太忙,预定明年一月找时间开始。

2、越来越喜欢能够接受自己不足,能够看到这是过去的累积结果,能够愿意现在刷新思维去期待一个不一样的未来的自己。继续小步快跑。

3、增加自己的敏感度,发现自己的“将就”“不舒服”在哪里,也许那些就是应该改变的点。

4、清理那箱想回收结果一直没管的废品。

你可能感兴趣的:(扩大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