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多个选择,总是纠结,迟迟做不出决定,这是很多人都遇到过得情况吧!
在餐厅,看了一遍又一遍的菜单,就是不知道点什么菜?在学校,看到别的同学参加了这个社团那个协会,犹豫了很久,也不确定最终参加哪一个?
小到日常生活中的选择,大到择业、处对象、毕业留在哪座城市,都是抓耳挠腮,焦虑无比。
我有一个咨询客户,暂且称她为小邓,小邓每次找到我,几乎都是面临抉择的时候,让我给她提意见。
第一次就是干得不开心,问我到底在当下这家公司该不该离职?
离职后,有两家公司给她发了offer,又问我应该去哪家会比较好?
干了一段时间后,以前公司领导盛情邀请她回去,又问我,现在适不适合回去?
这就是严重的选择困难症。
每次给她提60%的理性意见和40%的感性意见,似乎有所缓解,但治标不治本,她总是会把自己的生活或者工作推到需要选择的境地。
回顾自己的经历,我很少让自己处于两难选择的困境,唯一让我有些后悔的是上大学选择了理科类电子工程专业,当时选择的原因很傻,看到家旁边的哥哥姐姐们都选择理科,还有受老一辈人的老话“学理科,好就业”的深刻影响。
到大学学了几个月后,发现真的是很不喜欢,一会是学制图,一会是学编程,头都大了。后来发现这样下去不行,即时调整策略,在保证本专业不挂科的情况下,自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看书、找到这个专业同学请教、参加他们的公开课、平时跟他们多接触一些……就这样度过了大学时光。
到毕业了,别的同学还在考虑做什么工作,我直接找到一家公司做人力资源实习工作。
接着,是要待在哪个城市长期发展的问题?因为父母年龄偏大,老哥离家较远,我直接选择离家尽量近一些的省城。
然后,就是换工作,别人在纠结去哪家?我给自己的选择标准很简单:领导欣赏、公司规模和薪酬。结果很容易选择。
到人生大事,处对象的时候,刚毕业那几年,每年回老家,同村长辈总会问,什么时候带个对象回家,我总是自信满满的说,不着急,明年就可以了。对待这个事,我有一个原则就是不相亲,只通过自己主动认识,找到价值观一致的另一半。
结婚后,在城市买房,买哪里?身边很多人可能会建议,这里学区好,那里交通便利,另一个小区将来会升值。建议多了,很多人就纠结了,我们俩依然不纠结,在两人经济条件允许的条件下,不依靠双方父母,能买得起一个属于两人的独立空间即可,没有别人说的一次性到位,只有一步一个脚印。
所以,我非常喜欢刘同在一档节目中说的一句话:不是因为这个世界太复杂了,选择太多了,而是因为心里没数,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才会把命运放在选择题出现的时候去决定。
其实,根本就不存在选择困难症这件事,或者当你有选择困难症出现的时候,真的需要深刻问下自己,你真的了解自己吗?
当你都不了解自己的时候,你就会把选择权交给别人或者命运。
有人说,我害怕自己选择的不对,需要走很多弯路,我想说,把“弯路”交给命运,对错都是别人或者命运的;把“弯路”交给自己,对错才是自己的成长经验。
有些有职业规划困惑的人,很信奉测评软件的结果,测评结果出来,显示你是一个某某性格、某某兴趣、或者某某倾向的人,这些人后来就真的把这些结果当做自己的一个行为规范,我只能这么做,我只能那么做。
这是严重曲解测评的意义,测评是对过往自己的一个理性认知,只代表过去,代表不了将来。
仅仅靠工具去了解真实的自己,是万万不够的。
了解自己不是一个问题,而是一个习惯,需要每天都有思考。
就拿职业选择来说,很多人到了35岁,依然迷茫,还不能坚信自己当下的工作是不是值得做下去。
一年又一年,永远把自己放在选择与被选择上,长此以往,很有可能你的选择就是身边人,乃至于是大众的选择,选择完,做了一段时间,继续纠结下一段路该如何选?
选择困难的本质是没有原则,没有要求,而且还极易受情绪影响。
如果想让自己没有选择困难症,成为一个心里有数的人,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应该多问自己这些问题。
你是谁?你想成为谁?你现在能做什么?你将来能做什么?自己这个个体到底跟别人的差异是什么?
如果能很快很清楚的回答上面这些问题,说明你很了解自己,建立属于自己的原则和判断体系,你再做选择的时候就知道如何取舍了,再往深一点的层次,清楚了这些,就不会老是把自己置于选择的困境,很多问题可以提前思考和准备。
选择困难症是一种网络化的标签,世间本不存在这种现象,只是说的人多了,就会让大众对号入座。
每个人的成长之路不是靠选择走下去的,而是靠提前规划和日常思考走下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