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史通鉴》隋唐五代篇10——卫公英公

唐太宗李世民继位以后,由于其历经图治,国内呈现一片祥和稳定的局面,但是大唐帝国的外部却并不安定,今天我们就来谈谈初唐时期的两位著名将领。

一、卫国公李靖

李靖并非是什么托塔天王,只是后来人们神话了的形象。贞观时期,突厥是大唐帝国北部最大的敌人,时常南下扰乱唐朝北部地区安宁,且在李世民刚继承帝位时期,突厥大军南下直逼关中,唐朝此时的兵力还不足以抵抗,李世民为保百姓免遭战火,便掏空长安的库藏全部送给突厥,这才让突厥退兵,但李世民却将此事记在心中,发誓要让突厥还回来,故后来突厥内部开始出现分化现象,李世民抓住时机,让李靖从今天山西朔州出兵攻打突厥较弱的一部,结果大胜,后又和李勣一起攻打突厥最强一部,大胜,唐朝的军队已攻打至大漠深处,突厥别灭。随着大唐的国力日渐强盛,周边民族已多数选择归附,但是吐谷浑仍旧不甘心,选择出兵唐朝,结果在李靖的帅兵攻打之后,大败,吐谷浑被灭,李靖一生征战,立下战功无数,成为初唐时期的杰出名将之一,被封为卫国公。

二、英国公李勣

李勣原名徐世勣,原是瓦岗军中的将领,后由于其功劳,赐姓氏李,便称李世勣,唐高宗李治时由于避讳其父亲李世民的名字,便下令将所有的带有“世”和“民”字的全部更改或去除,所以后世便称李勣,原三省六部中的民部由此也改为户部,并一直延续到清朝。李勣的贡献之一便是和李靖一道大败突厥,此处便不再赘述。上文中我们说到,突厥被大败,但是薛延陀部趁机占据了原突厥的疆域,唐军便在李勣的带领下攻打薛延陀,薛延陀大败,向北逃亡,李勣一路追赶,直到大漠深处,大唐的帝国北部的疆域也一部扩展到大漠深处。最后,便是攻打辽东战役,以前我们提到隋朝强盛时期,隋炀帝李广三次攻打辽东都草草收场,未成功,唐太宗李世民同样也要攻打辽东,以进一步扩大和稳定帝国东北地区,且此次唐太宗李世民御驾亲征,但是已经20年未上过战场的李世民再没有当年打天下时的武略了,所以这次御驾亲征也是失败了,并未攻下辽东,在唐高宗时期,高宗皇帝派李勣攻打辽东,李勣不负众望,终于大败辽东,这一两代皇帝御驾亲征都没能攻下的地方,终于在高宗时期被李勣攻下。李勣一声也是居功至伟,后世称英国公。

你可能感兴趣的:(《国史通鉴》隋唐五代篇10——卫公英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