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路第十三⑨
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整个这段话是孔夫子和冉有两个人之间的对话,我们先看这样一个场景,我们再来理解这段话,在讲什么意思?这句话想表达什么?我们从当中又有哪些的体悟和收获?
“子适卫”,适:是到的意思。孔夫子到了卫国这个地方。“冉有仆”,冉有驾车侍奉在孔夫子身边。冉有:也就是冉求,孔门十哲之一,以政事著称。这个时候到了卫国,孔夫子说的一句话,“庶矣哉!”庶:是人口众多的意思。我们看冉有和孔夫子到了卫国,孔夫子说这里人口众多。那我们看圣人的思维,到了一个地方我们看看他观察的是什么,看到的是什么?他看到了这个地方人口众多。那我们就要来思考了,当我们看到一个地方人口众多,它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呢?它说明了一种什么现象呢?
我们来延伸到我们现在的生活当中,我们去到一个城市,我们说这个城市人口真多;我们去到一个企业,去到一个公司,我们说这个公司人真多;我们去一个店铺,我们说这个店铺人真多。我们去一个饭店,我们去一个酒店,我们感叹人真多的时候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呢?说明经营的好,说明政策好。
比如说我们来到一个城市,这个城市人口众多,说明这个城市是有发展的,这个城市它是有好的政策的,所以才能吸引那么多人来到这里,来到这里投资,来到这里工作,来到这里创业。
我们说看到一个企业人口很多,那说明这个企业它一定有好的政策,好的发展,好的前景,或者好的思维方式,所以才吸引了那么多人才来到这里。我们在看一个饭店、一个酒店、任何一家店铺、一个生意都是同样的道理,我们看到这么多人在,就说明它一定有好的地方。比如说饭菜可口,比如说服务比较好,比如说比较实惠,比如说这个酒店住着比较舒适,知名度比较高,说明它已经有一定的基础,它是可以吸引更多人的。
我们再看孔夫子说,到了卫国这个地方人口众多,那说明观察到了现在卫国的现状,说明他是有一些政策是好的,是有德政的,或是君主,或是大臣,或是有一些政策是可以吸引到人的。所以这句话告诉我们人多本身就是一种现象,是一种良好发展的基础。那我们就要思考了,如何让一个企业变得更好?首先是人变得更多,我们员工、人才变得更多,我们的客户来到这里消费的人变得更多,这个是前提。
我们再说家丁兴旺,我们看一个家族的兴盛,它是人口多。人才多,它能吸纳更多的人,更多的事,所以才让这个企业有所发展。那一个国家同样的道理,如何才能治理好一个国家,他是人口众多。为何会人口众多呢?说明满足了民众的一些条件,一些生存的基础,所以就会人口多。
所以我们看圣人观察的地方和我们平常人是不一样的,他看的都是百姓过得怎么样,这都是亲民的思维,到一个地方他在观察这里的人,观察这里的事,这个时候就是一种现象,就是一个规律。那所以,同时我们也是这样思维的,比如说我们到一个地方,通过一种现象,通过人多,通过人少,通过在这里的人是否开心,活的是否快乐,我们就可以看到其中的规律和道理。
那么再看冉有,这个时候问了一句话,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刚才我们提了一句,冉有是以政事著称的,说明他在从政这方面做的比较好,那为何做的好呢?我们看冉有的思维方式。紧接着找到了向老师请教的机会,因为他是以政事著称的,所以你看他的思维当中,都是如何更好的为政。所以接下来就问了,“既庶矣,又何加焉?”既然这么多人,那我们该做些什么呢?我们还能做些什么呢?就是“又何加焉?”
曰:“富之”。孔夫子说,让他富有。这里又给我们讲了一个次第和规律,比如说卫国现在的人很多,接下来要干嘛呢?你要富民,你要让百姓过得更富足,过得更富有,这个时候才可以把他安定在这里。
管仲:管子,也讲同样的道理,管子在《治国篇》当中讲,“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说你想治理好一个国家,你必须要让百姓先变得富足,因为百姓变得富足以后,你才能更好地教化,否则他是不听教化的。“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接下来冉有又开始问了,“既富矣,又何加焉?”如果富了以后,还能做些什么呢?孔夫子说:“教之”,当他富有以后,我们就可以更好地去教化了。
在我生活当中延伸这个道理,比如说我们去开一家店铺,我们做一个生意,首先是人口多,这个是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人口多了以后怎么办?富之,如何富之呢?假设,我们是开一家饭店的,我们就要懂得让对方变得更富有,何为变得更富有呢?在这里吃的是否舒心,服务态度是否好,是否能花最少的钱,是否能吃到可口的饭菜。富的含义很广,不光是让他有钱,让他在这里体会到更丰富地内容和服务,我们满足了他更多的需求这都是富。
我们再举个例子,我们在一个企业当中,我们如何带好我们自己的员工,同样的道理。首先是人口众多,我们要吸引各种人才来到我们这里。接下来干嘛?“富之”,这里的富同样是丰富的意思。我们让他在这里可以更稳定,可以赚更多的钱财,赚更多的钱财以后,我们才能教之,这个时候才是接受教化的。
所以我们去看一个国家的发展规律也是如此。首先,得让百姓先富足,富足以后他才会接受教化。当一个人还吃不饱肚子的时候,还要忙碌于生活的奔波,这个时候他是很难接受教化的。这个时候他的心不安,他的心不安,他就听不进去教化。所以我们要懂得相结合,当人口多以后,让他变得富足,富足以后还不够,如果我们只是让他变得富足,这个时候他的精神是不够丰富的,他的心灵是不够丰富的,所以接下来就是“教之”,就要去教化。
我们这里要变换两个角度和两个角色来看待这个问题。第一个角色就是我们刚才所讲,我们注意这番话是孔夫子和冉求两个人的对话。冉求是以政事著称,所以他问的问题是站在为政者的角度,也就是站在处下位,如何用它来教化民众,所以这是处上位的思维,处上位先要富之,而后教之。也就是说我们是一个企业当中的领导者,我们要懂得用这个方法和角度,先让员工富足,先让我们的客户得到富足,得到满足,接下来再加上教化的部分。
那这个时候我们要变换第二个角色,第二个角度,我们处上位的时候,要用这样的方法,“富之”是为了先满足别人的欲望。一个人欲望得到满足以后,他的德性才会彰显,他的德性才会显现。还有一种人,无论如何都无法得到满足,你给他更多,他贪欲更多,这个时候就要加上教化。所以“富之”和“教之”是相互产生作用的,我们要看对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有的人你让他衣食温饱就会得到满足,而有的人是满足不了的,这个时候要加上“教之”。所以“教之”和“富之”相辅相成,我们要懂得因材施教,因地制宜。
我们再讲回第二个角度,第二个角色,当我们处下位的时候是不必要按照这个次第的,我们一定要先富之才能接受教化吗?不是这样的。如果我们是修身的思维,我们要懂得清心寡欲。我们不需要那么富足,我们就可以先接受教化,而我们接受教化,有了更多的知识和智慧,自然就会变得富足。所以注意两个角色,我们对自己的定义和这段话的理解要不一样的。处上位的时候,我们要懂得先让别人富之,而后教之。但是我们自己修身不是这样的,我们修身要懂得先让自己教之,先让自己接受教化,通过不停地学习、修身,当我们有更好的智慧,有更好的德行,自然就会富之。
所以我们从两个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它是不一样的,这个时候我们才能方便拿来用。当我们修己,我们要先接受教化,先去学习,提升自我。如果我们用来对待他人,当我们处上位的时候,我们要懂得先打造一个基础,吸引更多的人才,开始富之而后教之。所以它是拿来用的,我们站在不同的角度,要用不同的方法和次第。
我们从这句话当中再来提炼一个思维,这个思维是亲民的思维。我们来看孔夫子和冉有的对话,到了卫国这个地方,孔夫子说人口众多,冉求接着就问了,既然人口已经这么多了,这个时候应该做些什么呢?孔夫子说:“富之。”那如果“富之”了以后还应该做些什么?孔夫子说:“教之。”所以我们可以看孔夫子和冉有两个人的思维,都是亲民的思维。你看他探讨的问题不是如何管理,没有说我如何管理这些百姓,管理这些民众,而是我让对方先“富之”,然后“教之”,这是亲民的思维,都是为了让对方更好,而不是让自己变得更好。
所以我们再来看一个对比,我们之前学过哀公问于有若,说饥荒的时候,年饥,国用不足怎么办?有若说了,减赋,减税。你看这也是亲民的思维。所以学习了儒家文化的人,他都是在亲民,遇到事情的时候,都是想让对方如何,让民众变得更好。这个时候哀公是不理解的,说现在国用都不足,你还让我减税,这怎么能行?不是这样的道理。如果你减税是对民众有益的,民众就会更多地去种粮食,更多地去劳作。因为他的得的更多,如果民众得的多了,国家自然就得的多,国用自然就充足。
我们再延伸到生活当中来,这种亲民的思维力量极其强大。比如说我们对待客户,我们首先想的不是自己要多赚多少钱,而是如何让客户赚得更多,让客户得到更多的帮助和利益。如果客户得到的更多,企业岂不是得到的就越多。我们对待员工不是一样的道理吗?我们是想让员工得到的更多,比如说可以让他赚更多工资,可以让他从这里学习更多的知识,提升更多的智慧。如果员工变得富足了,这个时候公司自然就变得更多。
我们和朋友交往不是一样的吗?我们和朋友相交,我们都是亲民的思维,都是想着如何让对方变得更好,那他变得更好,我们自然就会变得更好。所以我们在一段感情当中也是一样的,如果我们想的都是让对方变得更好,对方变得更开心,对方变得更舒服,那他自然就会回馈回来,我们自己就会更好。可是我们往往思维都是反的,我们都是索取的心态,我们都是想要的更多。
所以我们学习完儒家文化,我们可以去观察一个规律,你看孔夫子和他弟子们,他的思维都是先亲民,都是想着如何让百姓先富之,如何去教之,如何帮助别人,而当别人变得更好,我们自己也就会变得更好。所以这种亲民的思维,可以用到我们的生活当中,可以用到交朋友当中,可以用到感情当中,可以用到经营企业,可以用到我们的生意当中,可以用在治国当中,它都会产生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