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2 2022.09.07

      下班路上听了李松蔚的《培养自我负责的孩子》,发现我自己依然代替孩子做了很多,早就知道的道理却依然没有改变,加上看了李一诺的“从想到到做到”,如果你的想法只是个念头,是做不到的。如果能深入思考和审视这些念头,那才有可能做到。比如我想做个好妈妈,不对孩子吼叫。这可能还是停留在浅显的想法上,我知道吼叫不好,也知道是因为孩子的某些行为触动了我自己的一些内在潜意识的反应,就像按钮一样,别人一按我就会响,我也知道我要去除身上的按钮,但是我该怎么做?我知道我应该先照顾好自己,因为自己的状态好了,对孩子就更加包容和理解。但怎么照顾?让自己开心快乐,不用关注孩子太多?进行课题分离,把孩子的责任还给孩子?这是我很容易陷入极端的放手,那也不可取。那还能怎么做?首先接纳自己的普通,接纳孩子的平凡,不对孩子抱不切实际的期望,孩子不一定要样样优秀,偷懒是人的天性,谁都愿意多玩一会,注意查看是不是孩子子遇到了什么困难。自己的育儿目标是什么?希望孩子健康、快乐,能有自己的爱好,并且能独立。那么,这些与学习成绩密切相关吗?并非如此啊。学习差了将来就一定过得不好吗?也不是啊。那你为什么会如此在乎?因为我害怕因为成绩不好将来失去机会,我自己内心是有恐惧的,对未来不确定的恐惧,这驱使我对孩子种种“不良”行为反应过激,不仅伤害了孩子,也伤害了亲子关系,得不偿失。那么接下来我做些什么?认真对待孩子的感受,他说不想学习了,可以容许他歇一歇,跟他愉快的玩一下,而不是觉得时间紧迫得赶快学习一点。

你可能感兴趣的:(DAY2 2022.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