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离焦虑症”到底为哪般?@三七写作营

“分离焦虑”既是一种心理反应,也是一种自我保护能力。所谓“分离焦虑”,是指孩子离开父母或亲密的照顾者时所出现的负面情绪,比如紧张不安、沮丧,或者特别黏人、哭闹,希望照顾自己的那个人能一直留在身边。对学龄前的宝宝来说,分离焦虑有两个高发期:一个从7月龄左右开始,持续到一岁半;另一个高发期是3岁左右入幼儿园时。尽管“分离焦虑”让家长很是苦恼,但这完全属于正常的心理反应。相反,如果宝宝对于家长的离开完全没有任何反应,估计也会让作为父母的我们感到很失落。

为什么孩子会出现“分离焦虑症”呢?

儿童与其依恋对象分离时产生过度持久的不现实的紧张焦虑,它产生的原因有很多,首先考虑与遗传因素有关,有焦虑症的父母所生的子女焦虑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父母所生的子女,这些都说明分离性焦虑症与遗传密切相关。

      另一方面与他的依赖对象有关,从小受到的教养也有关。比如说父母从小过分溺爱,呵护或者是不当的家教,比如严厉的责罚都会导致分离性焦虑症的产生。还有环境的改变,社会因素,比如生活诱因发生了一些变化,长期处在不利的环境当中,移民或者新换的工作环境也会导致分离性焦虑的产生。

一般来说,孩子6个月之后,已经可以自己区分熟人与陌生人,进而会对陌生人及陌生环境产生恐惧感、逃避感。所以,孩子总是表现得依赖家长。站在孩子的角度,他对家长的过分依赖,不光是情绪的表现,更是孩子进行自我保护的一种方式。此外,孩子有限发展的认知力虽然使他已经开始熟悉自己的主要照料者,但是因为不能理解“客体永久性”这个概念,所以孩子并不清楚家长离开之后,还会再次回到他的身边,以为家长就此永远消失了,他自然而然就会感到焦虑不安。最后,就是家长对孩子的过度保护。

当孩子因为害怕分离而哭闹的时候,家长往往会觉得难过和歉疚,并情不自禁地溺爱起孩子来,甚至还会因为孩子的情绪而放弃离开的念头,回到孩子身边。家长这样的行为,无形之中会让孩子形成一种错误的认识:只要采取哭闹的方式,就可以使爸爸妈妈屈服。时间一长,孩子只会闹得更加厉害,“分离焦虑”也会变得更加严重,从而对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产生恶劣的影响。

个别孩子的分离焦虑状态可能持续发生在整个幼儿园时期,随着孩子自身身体的发育、表达能力增强、探索范围的扩大、自理能力的提高,父母应该在保证孩子安全的前提下对他的日常活动渐渐放手。为了让孩子独立起来,我们要从建立孩子的安全感、使孩子对环境和自我状态的掌握越来越有信心等方面努力。


建议您如何缓解“分离焦虑”的方法:

一、帮助宝宝认识到“客体恒存性”。

当宝宝还是小婴儿的时候,可以和他玩些小游戏。比如家长将宝宝熟悉的小玩具当他的面放进抽屉或者有盖的盒子里,引导宝宝自己找出来;也可以用双手蒙住自己的脸,再忽然打开;或者用一块薄手绢,盖在宝宝脸上,再迅速抽走手绢,让宝宝意识到,“虽然看不见妈妈,但妈妈没有消失”;或者两位家长一起配合,带着宝宝在不同房间玩躲猫猫的游戏,在欢乐的氛围里慢慢让孩子理解“客体恒存性”。

二、逐渐拉长宝宝和妈妈分开的时间;分离之前、回来之后都给孩子一个拥抱。

宝宝容易出现分离焦虑,可能是因为从来没有和他熟悉的照料者分开过。给分离一个理由,找一个替代物和合适的看护人,一起循序渐进的跟孩子来尝试分离适应训练。倘若可以让孩子感到和每位家庭成员在一起都有安全感,都能产生快乐,那么孩子就不会故意地、特别地依赖某一位家庭成员了。比如说,微笑而坚定地告诉宝宝:“妈妈需要下楼买个东西马上就回来,请宝宝带着小熊和爸爸一起等妈妈。”然后拥抱他后离开,在你估算好孩子能够承受的短暂的等待时间内回到他身边,开心的给他一个鼓励的拥抱,并出示之前告知他的那件买来的物品,强调妈妈离开了一下马上就回来了,宝宝真棒可以带着小熊和爸爸一起等妈妈了;慢慢地跟孩子做诸如此类的练习,分离的时间可以慢慢延长,让宝宝理解暂时离开再回来的这个概念。

三、转移孩子的注意。

每一个孩子对情感的需求强度是不一样的,在满足孩子情感需求的前提下,妈妈不妨找一些能让孩子感觉受到的关注度没有减少而又能自己玩的方式。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妈妈在孩子的视野范围内,让孩子安心玩熟悉的玩具,她有时间也可以参与进来。比如孩子要和妈妈玩角色扮演游戏,妈妈可以告诉孩子自己很乐意陪他玩,但也要做事。妈妈可以在自己做事的地方给孩子一个小凳子,让自己始终在孩子的视线范围内,引导孩子多用语言而不是具体的肢体表现来进行游戏。

我们千万不要和孩子说好了要陪伴他,但却趁孩子玩得高兴的时候偷偷地走开。这不仅不能制止孩子黏人的情况,反而会让孩子更恐慌、更黏人。长期得不到足够关爱的孩子还会出现漠视家人、不愿交流的倾向。

四、认识到孩子黏人是情感发展的阶段,理解并能接纳孩子,给孩子更多的安全感。

很多家长应该也遇到过自己已经蛮独立了的四五岁的孩子突然变得超级黏人起来,有时候寸步不离地缠着父母,稍对他有回应迟缓就会哭闹起来,或者晚上也不愿再自己单独睡觉……。当孩子到了四五岁的时候,他的情感世界就会被父母唤醒,他对情感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知。所以,他就对父母特别依恋。父母如果发现孩子对自己非常依恋,当自己因为拥抱别人的孩子或给别的孩子分享食物时,孩子可能会很难过,会表现得很“小气”,甚至会大哭大闹,但这并不表示孩子任性,也不能认为孩子情感脆弱。实际上,这是孩子情感的一种正常表达。对此,父母不应该呵斥孩子,而应该去安慰他,比如可以把孩子搂在怀里,告诉他:“妈妈很爱你!”“小妹妹是我们家的客人,妈妈给她分享吃的、抱抱她也是一种礼貌,但妈妈会永远爱你的!”当孩子知道妈妈是爱自己的时候,他的心情才会放松下来。

孩子需要家长与他多一些身体的接触,比如拥抱、亲吻,给孩子更好的照料,多与孩子进行语言沟通和目光交流,无条件地接纳和爱抚孩子。如果不得不离家外出也要经常给孩子打电话、视频,让孩子感受到你对他的挂念,回家后可以送一些他喜欢的礼物,给孩子一个意外的惊喜,让孩子体会到家长在外时依旧惦记着他,这样一来,孩子就不会担心父母出差而“不爱”自己了,能够安心在家,不会紧缠着家长了。和孩子形成这样的亲子依恋关系,孩子的心理发展会更健康、更阳光。

五、孩子太黏人,家长要更好地引导,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发现,有个性、活动能力强、会玩的孩子一般都很少黏人。相反,那些被溺爱、娇生惯养、任何事都是由家人包办的孩子,最容易对家长产生依赖的心理。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该注意孩子的一举一动,尽快对孩子做出回应,让孩子知道家长一直都在身边守护着他,从来没有消失过。倘若有什么事,家长可以把孩子放在他可以看到你的地方,只要孩子确定你没有消失,他就会轻松、平静。时间一长,孩子的独立性就会得到增强,也就不再黏着家长了。

父母可以通过打开孩子的世界,让他们的生活空间更广阔。家庭环境一般都比较单调,因此家长要多带孩子接近大自然,参加户外活动,多跟他的小伙伴一起玩,并锻炼他的自主性,从力所能及的小事做起,培养他自主独立的能力。每个人都需要个人空间——当宝宝一个人在玩耍看书的时候,不要打扰他。日常生活中,不要过度保护、事事都给宝宝提供帮助,试着由他自行面对困境、解决问题,在他主动寻求帮助时再施以援手。

六、缓解分离焦虑,培养情绪平和宝宝的同时,家长的养育方式也要保持平和一致。

家长有时候会因为孩子特别缠自己,影响了自己做事,感到很累或者不耐烦。希望家长能够站在孩子的角度想想,给孩子更多的关爱,多一点儿理解,就能少一些烦恼。孩子对家长的依恋本来就是最本能最纯真的。我们作为家长,一定要保证自己的情绪前后一致,对孩子不要太宠爱,也不要太随性了。某些家长心情好时可以耐心地被孩子“缠”,而一旦心情不好时,就会一把将孩子推开,这种前后不一致的态度和行为,极易让孩子感到无所适从,甚至还会增强孩子的“缠”。家长需要多和孩子沟通,让孩子相信家长的爱一直都在。

所谓成长,就是分离。家长也会有“分离焦虑”。

出现“分离焦虑”的家长,大部分都是平时亲自照料孩子起居的人。与孩子依恋家长的心理相同,家长也十分依恋宝宝,尤其是全职母乳喂养的妈妈,因为体内激素的原因,对于宝宝的依恋更甚。自己临时出门或者是孩子断奶后恢复职场工作,都无法放心在家里由他人代为照看的宝宝,而产生分分钟想冲回家里陪宝宝的意愿。

其实家长起伏的情绪和过分担忧的神情都有可能对正在跨越成长的孩子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为了让孩子能够快速接受并适应与家长的分离,家长们也要付出努力。情绪是可以传染的,要想让孩子在分离过渡期不哭闹,家长首先就要学会微笑,平和、愉悦的陪伴孩子一起面对成长中的课题。

你可能感兴趣的:(“分离焦虑症”到底为哪般?@三七写作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