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想过自己会困在普鲁斯特问卷里?

与其困在问题的算法系统里,

不如活在问题的算法系统之上

还记得昨天提过的普鲁斯特问卷吗,今天自打看了一篇关于字节跳动张一鸣的文章之后,脑海中一直在回想,然后忽然发现,这一套普鲁斯特问卷里的问题,多么像一套算法系统,你被自己的答案“困住”在自己当下的人生里,而顶尖高手,却已经通过你的答案统领你的心智,“规划”好了你的人生。






比如,你最喜欢的职业,你最希望拥有的才华,你的座右铭,你用过最多的口头禅和词语是什么?

而对于张一鸣来说,可能就是:

最喜欢的工作:

    大概是保持了10年的数据分发和搜索,并在自己的产品中,输出体现为算法优化有限资源择优而行,看看今日头条和抖音里的算法推荐火了多少多大的大V,又让多少人沉迷其中无法自拔就知道。






    〔多少人还困在喜欢,擅长有能力,有正反馈的职业生涯规划基本模型三叶草模型里,要么迷茫方向,要么困惑恐惧真正落脚点。所幸现在其实已经有高报师能提前把控方向,但其实更高成就可能也来源于更早期的探索确认和修炼投入,不信的话你看看人家谷爱凌〕

最希望拥有的才华:

    可能有点不好归纳,因为他Stay young,始终保持自我成长,他专挑那些让自己卓越和强大的书,可以涵盖科技、社会、诗歌再到企业和人物传记,他所有选择都围绕个人修炼。

    〔这里想说的是,多少人要么并不清楚自己要什么能力来支持目标,要么在修炼上并不够执着不够到位〕

他的座右铭:

也许就是社交媒体上简介第一句话:

    逃逸平庸的重力。

也许是他所坚持的人生算法:

    在主动选择的时候,用排列组合做出最优解,

    在被动放弃的时刻,用算法设计选择最好的结果。

  〔有人会用“知足常乐”来美化自己的“甘于平庸”吗,可能我依然还认为追求活力最起码不甘于沉沦千篇一律机械重复的才能够称得上知足常乐,

      而且在各种关键选择上,能看到多少因素多少选项做出多少种排列组合来选出最优解或最好结果呢?〕

他的口头禅或常用词语(看行为标签):

    他自封“道德状元郎”,他延迟满足感,时刻优化“to do list”,活生生的把自己活成行为情绪恋爱都可以设计、可以调试优化,甚至可以自主控制的“恐怖”“行走的精密机器”。

    〔思维决定语言,语言决定行为,行为决定结果,如果你不曾审视过自己的语言——你的口头禅常用语,你就绝对不曾真正审视过你的思维,又谈何优化行为(过程)又谈何提升结果呢?〕






最后,当然无论我们多么努力向张一鸣们学习和靠近,我们都无法复制复刻,甚至有一些可能也并没有必要真一致,

可是,你对自己当下生活又百分百满意吗,能一直保持这百分百满意吗,如果真的能够满意能够再多那么哪怕一点点,你觉得会是因为自己做对了什么呢?




否定掉过去的自己其实也并没有那么可怕,因为哪怕就是创业失败,都还可以一如张一鸣“早死早升天,往前看”,

毕竟,重要的不是是否某个时刻你是否成功失败,而是你是否能一直看到有抓手,并抓住它。

这,或许才是我们回答完普鲁斯特问卷之后所应该要拥有的态度吧:

    不局限于当下答案,

    设计并实现下一份答案。


你可能感兴趣的:(你有没有想过自己会困在普鲁斯特问卷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