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湖南沅江边有条寡妇链 可怜女被称白虎星 感人故事世代传

有个地方叫寡妇链 有个传说叫思怡滩

j江边柳林编者按:很早就听过沅江边上那寡妇链有一个美丽动人带着力量的故事,却总是听得、看得断断续续。前几日在网上拜读了也是沅陵人、现任中国文化产业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老聂的文章《寡妇链的传说》。细细读之,颇为激动、感动。

“文字,总要记录一点关于家乡的传奇,有些引以为豪的东西,免得后人忘了。”今天把这篇文章推送给大家。

作者简介:

老聂,聂景秀,男,土家族,1965年生于湖南沅陵,现居北京。二酉山房主人。资深茶文化专家,少数民族学者。出版人,中国文化产业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

寡妇链的传说

从常德乘船逆沅江而上,过了桃花源,经过界首,就进入了沅陵的河道。远远地望见一坐绝壁如削的高山,那就是明月山,明月山虽然风景绮丽,经常有明月挂在绝壁上面,但明月山下的几百米绝壁却是让船工人见人怕的鬼门关。

那是一条有水洞的险滩,叫嗡子洞。滩虽然不长但水流遄急,且弯中有险。稍不留意,就要在滩上翻船丧命。因此,在嗡子洞的石壁上留下了一条震撼人心的“寡妇链”。

传说中造铁链的寡妇姓冯,名叫思怡。是一个缆子湾一个老船工的女儿,她十六岁那年,父亲带她下桃源装货,也想让大姑娘为自己挑选一些准备出嫁的嫁妆,谁知道就在回来的路上,船经嗡子洞时,纤夫在绝壁上使不上力,大浪打翻了他们的船,父亲在危难中把自己抱着的一块船板让给了女儿后被浪吞没。她最后被人从死亡线上救了回来。

十八岁那年,冯思怡嫁给了一个纤夫,小两口和和睦睦地过了一年,就在思怡临近生产的时候,丈夫在一次出外背纤的时候,失脚掉进了江中。

思怡从此变成了寡妇,她省吃俭用,终于把儿子养大到十四岁。她想起父亲和丈夫的遭遇,下决心不再让儿子吃水上饭。

她带儿子来到桐木溪,求桐木溪的陈木匠让儿子学个艺,但陈木匠却借口“寡妇门前是非多”拒绝了她的请求。她带儿子到夸夫山,求夸父山的刘岩匠带个帮锤,刘岩匠看思怡的儿子身子太单薄,让她等一年再来,谁知道过了不到半年,刘岩匠却在一次破石时摔死了。 她让儿子学艺的希望也落了空.

她没有死心,再次带着儿子来到金竹塌,求金竹塔的金篾匠收个徒弟,但金篾匠却听人说冯思怡是“白虎星”,她走到那里,就回把灾难带到那里。她万般无奈,只好把儿子领回了家。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儿子不愿意老让母亲这样养着自己,趁着一次思怡上山砍柴的机会,儿子偷偷捡起父亲留下的纤索,加入了背纤的行列。

可是不久,儿子在一次背纤的时候失脚掉进水中,年纪轻轻就去见了他的尚未见面的父亲.

乡亲们再也无法忍受了,他们把思怡真的看作了“白虎星”,是村里的不祥之物。虽然他们不忍心将善良而又可怜的思怡赶出村子,但是当他们大家一起跪下求思怡离开的时候,思怡只好选择了离开。

思怡含着眼泪,默默地走向嗡子洞,她想随父而去,跟夫而走,追子而死。就在她准备跳下绝壁的时候,却听到一位老人的呼救声。

老人是一个打渔鼓的艺人,常常在个大小码头拍渔鼓乞讨,思怡见过他几次。当她从草丛中扶起老人的时候,老人已经只剩下最后一口气了,他拉着思怡的手说:“你不是白虎星,只是嗡子洞的水太急,拉纤人在绝壁上又没个手攀脚援的地方,要是在那里有条铁链就好了。我已经讨了一辈子的钱,放在明月山下面的一个山洞里,但做这个事情还不够,你不要死,我求你去接着讨,讨到能够在那绝壁上打铁链”。

老人死后,思怡抱起他遗下的渔鼓,从此行走在沅水的两岸。那里哦有渔鼓,那里就有思怡的身影,那里就流传着那首思怡乞讨的歌谣:

春天里来桃花开

思怡爬山又过岩

此时那有赏花意

提串草鞋村前卖

夏天里来荷花开

思怡挥汗过溪来

清水洗过千家衣

烈日当头和衣晒

秋天来了桂花开

渔鼓声声过山寨

和尚尼姑都不是

只为亲人化缘来

冬季到来雪花开

思怡容颜随雪改

一步一步往前走

血泪换得钱财来

鱼鼓拍了多久,思怡就走了多远,渔鼓拍了多少年,思怡就乞讨了多少年。当她知道自己已经活不了多久的时候,她回到了嗡子洞前的河滩边,把自己乞讨来的钱和老渔鼓放在山洞里的钱合在一起,请工匠在嗡子洞的绝壁上凿了一条能让背纤的纤夫可以容脚石缝,又在石缝的上方打了一条能让纤夫手抓的铁链。

做完了这一切,思怡就离去了,再也没在沅水的任何一个码头出现。人们为了纪念她的功德和贡献,把嗡子洞凿有石缝和嵌有铁链的绝壁叫做“寡妇链”,嗡子洞边的河滩叫做思怡滩。

你可能感兴趣的:(传奇:湖南沅江边有条寡妇链 可怜女被称白虎星 感人故事世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