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地坛>

好久没静下心看一本书了,总是半途而废,这次希望以每天在此更文写随笔的为记录好好看完这本<我与地坛>.



我与地坛,一

史铁生(1951年1月4日—2010年12月31日),中国作家,散文家。1951年出生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1969年去延安一带插队。因双腿瘫痪于1972年回到北京。后来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靠着每周3次透析维持生命。后历任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残疾人协会副主席。自称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2010年12月31日凌晨3时46分因突发脑溢血逝世,享年59岁。 [1] 2018年1月《史铁生全集》由北京出版社出版发行,全集共350万字,按体裁分为各类小说、散文随笔、剧本诗歌、书信、访谈等12卷。10月18日根据史铁生小说《关于詹牧师的报告文学》改编的话剧《酗酒者莫非》在北京上演,该剧由波兰戏剧导演克里斯蒂安·陆帕执导。(摘自百度百科)

这是<我与地坛>的第一篇,作者讲述了在二十一岁正值"狂妄"的年纪瘫痪,然后与北京地坛相伴的事情,语气平静得如同在讲述其他人的故事却痛苦压抑的想让人抓狂.

都是从"狂妄"到荒芜,从热闹到安静,明明是写地坛,却猛然让人觉得一颤,老建筑颓败荒芜归于寂静,这种寂静却让一个二十岁的青年产生共鸣,我不知道该为此感到悲哀还是为一个突逢大难心灰意冷的青年找到共鸣和归宿感到庆幸.

宿命说起来很悬的东西,可是好像又贯穿生命的始终,出生,境遇,灾难,相逢,离别,在人类无法解释和丈量时,宿命就因此诞生.可是我依旧相信人定胜天,也必须相信人定胜天,因为人必须与自己握手言和,在面对几乎无法跨过去的苦难时,信念就是唯一可以救命的东西.

作者在平静中思索,在飞来横祸面前接受,因为除了接受还能如何,这是生命的韧性,而人生就是一场场与自己与天地的握手言和.




就像上面所说的很多事情无法解释,称之为"宿命",就像是这突然的灾难,就像是生.而作者将灾难比作一场艰难的考试,死亡却是让人轻松的假期,这比喻我曾经在瘫痪多年即将死亡的外公身上感受过,却无法感同身受,不同的是,我的外公年过古稀,而作者正值青春,这种反差压抑得让人想哭,却又像暴风雨前的云,只是压抑,却无法落下一滴雨.

我也曾思索过死亡,在同样二十岁的年纪感叹生命何其短暂----工作,结婚,生子,退休,照顾晚辈,一生就过去了.了无生趣,却又让人觉得短暂如斯,后来想了想,觉得短大概是因为渴望一些时间和勇气去做些想要完成的觉得不负此行的事.当又想到人生就是一张白纸的时候,忽觉惊喜!一切都是画地为牢了,人生中所有的大事都该是为了我想我愿意而去做而不是这是生而为人的任务而去做.所以何不勇敢一点,多问问自己的内心,做这个决定我会后悔吗?人生这么短,这样我真的甘心吗?



相比于建筑的"顽固",人能保留不变的东西就少了很多.要想不变是很难的一件事,要做成事要坚持,要初心不变万里挑一,多少人中少有人做成了自己...变是必然,不变是逆天,但是我仍然希望每一个我们能留下一些不变的东西,除了记忆还可以是信念,是真心,是热血,是喜欢...


摘自花瓣网

希望我和每一个你们走出半生归来仍是少年,在而立之年可以勇敢对抗生活的压力做心甘情愿的决定,在不惑之年依旧保留真心,在古稀之岁不后悔此生,在闭眼离开之前心满意足不留遗憾.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与地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