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3日 中原焦点团队 中27 庞爱国 第337天分享 本周第3次约练 总约练第296次 咨181、观79、来3、朋4、box约练11、案例分析18,总分享第339次分享
本周第三场 咨询师
清空自己的想法,认真倾听,好奇的问一问,关于这个……您是怎么认为的?能够多说一些吗?倾听、等待、非言语陪伴,感受对方的感受,多好奇对方是怎么想的,如何去应对的……
筑基第十七课 三级心理咨询技能(七)复习
共情注意事项之四:表达共情要适度、要注意时机
只要在点上,让他说,不插话,不共情,领悟自然现。
技巧:可说可不说少说或不说,可问可不问少问或不问
表达共情,应该把握时机,共情应该适度,表达时机看情况,人家正说的滔滔不绝的,你直接共情插进来了,人家就感觉到被打扰了,那种感觉是相当不爽的。所以我们回应的原则就是:可说可不说少说或不说,可问可不问少问或不问,来访者说的话都要听。
沟通三大法宝---非言语:点头 微笑 + 嗯 ,共情瞬间到位
原因?---被看到、被看重、被珍惜,带来力量+经验
我们要更多的给予点头微笑加嗯,在他说的时候,你的面部的那个微表情,局部的调整都是很重要的,当我们这样回应的时候,那说话的孩子就感觉很满足,为啥啊?因为他感觉到他说的话在我们这儿特别的被看重,当事人讲的故事要被看到、被珍惜,然后可能就会给当事人带来力量、带来经验等等。所以我们是否足够的看重他、足够的关注他。如果是的话,你的非言语自然而然的就会有传递对象。
沟通2点很重要:态度+能力
态度:你是否在努力的听我说话(听)
能力:你是否在努力的试着听懂我说话的内容(听懂)
原因?---人人希望得到尊重,人人希望自己有价值
在沟通的时候,很多人其实更看重的是啥?两个点:第一个你是否在努力的听我说话,第二个你是否在努力的试着去听懂我说什么。就是第一个是你是否在试着去听懂,第二个是你是否听得懂,这两个点,尤其是第一个那个态度很重要,哪怕你听不懂你的态度是很努力的在听,这也很重要啊。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我的感觉也会比较好,因为我接受到了你对我的看重,那为什么很多人都会喜欢别人对自己的看重呢?因为你看重我,说明我是有价值的。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上都希望自己是有价值的,我们每个人都因为自我价值而活,不管你承认还是不承认,我们都希望自己是,比如说优秀的、有资源的、然后很不错的、有爱心的、受尊重的,受重视的,然后可以搞一些特殊待遇的,被优待的、被认可的,被欣赏的等等,其实都是在呈现自我的价值。
共情注意事项之五:表达共情要把握角色
技巧:只是体验,你是你,他是他,你不是他。
表达共情,要善于把握角色,如同而非就是他是他你是你,你只是在体验表达共情。
共情注意事项之六:表达共情要善于使用躯体语言
原因:非言语更多传递人的内心信息
技巧: 目光(视线看向他)、面部表情(专注)、方向(朝向他)、身体姿势(身体略微前倾)
表达共情要善于使用躯体语言。非言语是非常重要的,表达共情要善于使用躯体语言。非言语是非常重要的,表达共情要善于使用躯体语言。非言语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做咨询的时候身体略微前倾,然后包括朝着他的方向这些都是很重要的,而不是说躺在那儿、坐着跷着二郎腿,那他感觉就会不舒服,就是你对他的态度是一种拒绝的态度。
共情注意事项之七:表达共情要考虑文化特点
技巧:肢体接触、称呼、礼物等
原则:一切以来访者的福祉为第一位
表达共情,要考虑文化特点,文化特征,求助特点。在咱们这个民族文化下,最好不要跟来访者有任何的肢体接触。我们应该验证自己是否与他有共情,怎么验证啊,我们要看他的反应,要去做探索。如果他是非常自卑的一个来访者,他又是真诚的表达他对你的感谢。如果你真的不收他这个礼物的话,那可能会有什么结果?他可能就会再次关上了自己的心门。因为他可能会认为你拒绝他,或者说他是不值得被爱的,他的礼物是被嫌弃的。那你说我怎么办?那这个时候你该收就收好了,那收完之后,你可以回礼,我们可以收他的这个礼物,但是你可以回赠他的礼物,这样的话,对他成长是有帮助的,不是说一定绝对如此。
特殊礼物要注意:可以不收+探讨
我们可以不收,但是我们可以跟他讨论是什么让他做这些,做这些的意义是什么?他想到了什么。我们可以给他探讨这些方面的东西,跟他去讨论,咨询更多时候用到的武器其实就是“讨论”。
共情注意事项之八:世界多元、各有道理
原因:避免非黑即白、非此即彼,要么对,要么错
积极关注把它理解为像我们所说的重新建构,焦点里边所强调的就是“世界多元,各有道理”,你就能很好的共情他,因为你不再是认为非黑即白了,非此即彼,要么对,要么错了,这个时候其实也能很好的共情对方,理解对方。
二、积极关注
积极关注注意事项之一:就像重新建构
技巧: 咨询师关注来访者的积极面,来访者关注到自己的积极面
积极关注,用一句话来说,就是“以积极的态度关注来访者的积极面”。这就是积极关注,就是你以积极的态度,去关注来访者的积极面,这就是积极关注。如果再延伸一点,就是让来访者也能关注到自己的积极面。我们以积极的态度关注来访者的积极面,然后让他自己也能关注到他的积极面,这就是积极关注,那前提就是你得能积极,你是积极的、正向的,就很重要。如果你本人不是积极的、正向的,那你可能就关注不到他。
积极关注注意事项之二:认为他是可以改变,想要更好
技巧:咨询师训练重新建构的能力
我们要认为来访者是可以改变的,可以拥有更美好的生活的态度,予以关注。我们好多人学完重新建构之后,我们可能会更多的为了建构而建构,这是我们很多人的特点。为了建构而建构,往往就会导致对方会感觉到很不舒服。为什么?又回到最初我们所提的,你是否把关注人放在第一位,你是为了建构而建构呢?还是你是发自内心的欣赏呢?你是真的把它放在很重要的一个位置,试着去理解他,去看重他呢?
积极关注要注意:人在第一位,其它在后面
永远记着,把人放到第一位是更重要的,然后才是其他的东西。一旦你把这个人放到重要的位置了,可能你不一定要用其他的,它的效果都能出现的。如果你没有把人放在第一位,那么接下来很多东西往往是改变不了的,或者说很难改变的。
积极关注的含义:辩证、客观看待来访者,顺其自然、顺势而为就很好
积极关注的含义及其意义。咨询师更多的关注来访者的积极、光明、正向的方面。通俗的说,积极关注就是辩证的、客观的看待来访者。积极关注也是顺其自然就好。
积极关注的意义:建立咨询关系、促进沟通
积极关注,应当注意的要点有哪些?积极关注就是辩证、客观的看待求助者。首先你自己要能看到这些东西,这要练,继续练,练习我们发现美的能力,练习我们从负向中、从劣势中、从不足中、缺点中看到的相对不错的地方。
积极关注注意事项之三:看到积极面并不一定要说出来;该说还是要说
原因:去说,有可能有影响
赞美共情青少年与成人之不同
青少年:赞美共情多一些,关系更好一些
积极关注青少年:咨询师关注他,带来他关注自己,还要让他辨证的看待自己。
不但我们要积极关注他,还要让他自己能积极关注自己,让他能辩证的、客观的看待自己,能看到自己更多的优点呀、长处啊、资源呀,自己哪些地方做的挺不错呀,等等。要避免盲目乐观,这也是一个要注意的要点,避免盲目乐观。别人家说一个啥,你一看,“你这没事啊,你这挺好的。哎呀,你这有啥呀,我跟你说,人家都怎么怎么样。”盲目乐观可能会带来更大的失望,就是要立足实事,实事求是,就是你别去劝他,别让他感觉试图去劝他就好了。
积极关注有时不一定要行动,有态度(欣赏、接纳)就行
去刻意化
不刻意---就是接住、允许和接纳
有很多时候,他是不需要你积极关注的,或者说不需要你刻意的给他重新建构的。根据我的经验来说。只要你能本人是这样的一种态度就够了。在我们助人的时候,很多时候你只需要保持一种积极关注的态度,你对他是一种这样的态度就够了。那你能更多的是欣赏他的态度就够了,你不需要一定要用语言去表达你的欣赏,你只需要能接得住他。在他说的过程中,你没有刻意的去引导他什么,刻意的给他一般化,刻意的去让他明白什么什么东西,刻意的去让这个咨询的进程加快,刻意的让咨询有效果,就是你没有刻意的这样去做,你就接住了他。接住其实更多时候就是一种允许和接纳。
咨询师接纳、允许---带来温暖、安全的环境—来访者更多的表达---开始思考---乱麻里理清头绪—看到正向面—自己说出正向面
当你接住了他之后,他在你这就感觉到比较温暖,比较安全,因为你对他是一种欣赏的、接纳的态度,其实就是已经积极关注了嘛,但是又没有用语言去表达。这样的话他就感觉到比较安全,比较温暖,他就会更多的去表达自己,在表达的过程中,他很多东西就开始有思考了。他就从最开始比较负向、焦虑、一团乱麻这样的一个状态里边,逐渐的理出来头绪,或许也开始能看到其中的一些正向的方面,他自己就开始能说出来了。就这个时候,不是你给他积极关注的,不是你给他重新建构的,而是他在你创设的这样的一个氛围里边。
积极关注与正向的区别:
积极关注---相当于重新建构
正向---重新建构的一个点
积极关注和焦点里的重新建构基本上,差不多一个意思,而关注正向只是重新建构里边的一个点而已,只是一个点,重新建构不只是关注正向,还包括其他的很多的东西,像关注例外,就是那个失败里边的成功经验,这也是在重新建构,看到他想更好的心,积极关注要刻意慢吗?
先训练刻意慢,学会后顺势而为;不带功利心
积极关注注意事项之四:反对过分消极
原则:立足实事求是,不感觉问题很严重,也感觉有希望
我们不可包治百百病,但是也不能让其失去信心,如果你让他感觉到他这个问题是很严重的,那这对他的改变肯定不是太好的。那最起码你得让他感觉到是有希望的,不至于我就完了,我孩子彻底就这样了,这样的话他可能就感觉是相当糟糕的,那就是反对过分消极。还要立足实事求是,积极关注,不要让他感觉到很假,很假的话肯定也不行。
制定个体心理咨询方案。做咨询,还要制定方案吗?原则上是的,但是你说,那我们怎么没有制定啊?因为实际的时候,我们把该聊的点聊到,其实已经把方案都谈的差不多了,我们后边会注意到,我们该探讨的探讨了,其实就已经把咨询方案都聊到了,都谈到了,并非说制定咨询方案,就是专门需要拿一张纸,然后像签合同一样,把这个方案详详细细的写下来,不是的,我们把这需要把方案里边这些需要探讨的内容探讨到,该讲的讲到,有时候其实就已经完成了大体的咨询方案。
先谈目标,才是方案。方向不对,努力白费。
不清楚方向—先转悠
不清楚目标—先聊着
我们先谈目标,然后才是方案。焦点解决是以终为始的学派,我们把开始当成结束,我们是非常非常看重方向,如果方向不对,努力白费,就像我们要去哪一个地方,你得先你要用导航,你得先定位。焦点解决是一个行动派,我们要在行动中去探讨,看看自己可能想要的是什么,做咨询的时候也是,他不知道的话,没关系,我们先聊着嘛,先聊着看,聊着聊着可能就能找到自己更看重的点,更在乎的、更想要的地方就出来了。
确定目标的步骤:收集资料、了解信息---是否属于咨询的范畴---是否属于我们的范畴—确定主题—确定目标(可以去聊归因、个案概念化)---继续收集信息(7个W)—中间有想法别验证。
我们要想去确定目标的话,我们不是上来就确定目标了。我们得干嘛呢?我们得了解信息,了解情况,我们还得确定主题,我们要判断是不是属于咨询的范畴,我们要看是不是属于我们的范畴,然后我们要了解他更多的情况,我们要确定主题,然后再接着确定目标。
作为一个心理学工作者,你自己可以有自己的看法的,只不过别把你的看法带到咨询中去就好。作为一个心理学工作者,你自己可以有自己的看法的,只不过别把你的看法带到咨询中去就好。
7个W是什么?(聊例外)---顺势而为,不刻意
Who—他是什么样的人 What—发生了什么事(例外是什么)
When—什么时候发生的 Where—哪儿发生的
Why—为什么发生的 Which—与哪些人有关(重要他人)
HOW---事情如何演变的(例外如何演变、发生、发展的、影响、意义、感受)
不同对象,不同谈话方式
7-8岁左右儿童—一起玩耍、游戏的方式
9-12岁左右儿童—表达性艺术(绘画、沙盘、做游戏);不用分析,让他讲他画的内容或拿的物件的故事
青少年—给他权利,畅想未来,不试图去改变他。
老年人—给他尊重。三大特征:怕死、贪财、忆当年。多提当年勇,少提未来事。不试图去改变他。
青少年要足够的尊重,绝对不要比他快,绝对不要试图让他明白什么,把权力交给他。 青少年的特点就是,他需要掌权,他在家里边往往不好掌权,所以他就容易跟家长别别扭扭的。那在咨询的时候,你要让他掌权,对他的咨询效果就会比较有帮助。如果你试图掌权,试图掌控这个进度,你以专家的姿态出现,咨询就做不下去了。切记,青少年你让他掌权就好了。还有老年人,老年人给予充分的尊重,反正都要去充分的尊重。老年人的重心要放在现在和过去,为啥老年人不谈未来?我们都知道为啥不谈未来哈,我们在社会心理学里边儿当时也讲到了,老年人三大特征,怕死,爱财,忆当年,这是老年人三大特征。对于老年人来说,好汉要提当年勇,所以我们要跟老年人谈话的时候,我们要跟他去提他的“当年勇”的,我们要花很多的时间去谈他的“当年勇”,在他的当年勇里边,他会找到很多的力量、方法,这些“当年勇”不就是他的例外吗?通过去探讨他的当年勇,就可以很好的去帮到他,让他有更多的信心,有更多的力量,也可以给他带来更多的借鉴。不要试图去改变他什么,因为老年人他的个性特点什么的几乎是改变不了的。两个年龄段的特点,青少年更多的会畅想未来,我要怎么怎么样。那老年人更多的要都是谈过去,怎么怎么样,尊重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