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中有人才好听

      昨晚和今上午都是市教研室刘老师的课。

    记得上次听刘老师的课还是在本县的一中学,那次刘老师做的是关于中招的讲座。印象中听刘老师的课总会很紧张,因为她爱提问,而且评点起坐在台下的我们,那叫一个犀利,字字如针,毫不留情。但又不得不承认,刘老师的点评往往一语中的,让你埠得不服。

    就是在紧张而又期待中开始了聆听刘老师的课。

    果然,尽管是线上讲座,刘老师还是不会“放过”我们,整场讲座她几乎一直在与屏幕前的我们互动,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讲座中的刘老师很和蔼,很温柔,没有了以往的咄咄逼人。

    从设置情境开始,一开始,刘老师就再三声明,在这次讲座中,我们要记得自己是双重身份,一首先是学生,二再是老师。她自己呢?就是我们的老师。

    在情景设置中,刘老师开始了她说讲座。讲座的主题是“新课标下的听评课策略”。刘老师的声音很有个性,不同于一般女老师的尖细,她的声音温厚平和而纯净,听着很舒服。

    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刘老师让我们思考,然后敲字作答。然后她点评,随之一个又一个的教学方法出来,比如这个问题明明老师讲过了,学生为何还答不上来?答:因为你老师给答案的时候没明确。比如答案已经明确过了,再考试,为啥还不能拿满分?答:因为你老师没让学生真正的理解吸收。那么,如何让学生对知识真正理解吸收呢?答:设置情境……

      就是这样,在情境中,刘老师让我们切身体验学生的感受,从而明白了学生之所以学不好,问题不在学生,而在于我们老师。

    没有滔滔不绝的大道理,也没有头也不是脸也不安地指责,就是循循善诱地,让我们自己去思考,去反思,去感悟。包括今上午的讲座,刘老师依然如此风格。两场讲座下来,尽管内容不多,但对于一线的我们,实在有用。有老师聊天区留言,没听够,同感。

      可是下午这个老师的讲座可就实在是……我直言我的感受,我太瞌睡了!

      我当然知道这样说实在是对老师不敬,毕竟老师静心准备的东西,而且足足讲了三个小时——可是,你知道我当时真的好困啊,真恨不得将字打到聊天框中:太瞌睡了。

    我当然没打。但是我真切感受到一场无趣的讲座对人是何等的折磨。反观这场讲座,问题出在哪了?毋庸置疑,老师也很优秀,讲的内容应该含金量也是不低,最大的问题或许就是老师“目中无人”吧。

      除了刚开始一个老师说“卡”老师暂停了一下,然后三个小时的时间,老师没跟我们互动一次,甚至后半场一个老师想要分享下老师的课件,老师也是没理没回应,就这么自己一人从头讲到了。

    声音呢?善于说话的人,她的声音都充斥着魔力,可这个老师,就这么一个声音一个腔调走了三个小时,机械而单调,搞得我连记笔记的兴趣都没有!

    多于学生互动,多与学生互动——这应该是下午这个老师三个小时交给我的最重要的知识。

   

你可能感兴趣的:(目中有人才好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