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必学国学经典:论语—学而3

【本篇引语】

《论语》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

《学而》是《论语》第一篇的篇名。《论语》中各篇一般都是以第一章的前二三个字作为该篇的篇名。《学而》一篇包括16章,内容涉及诸多方面。其中重点是“吾日三省吾身”;“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礼之用,和为贵”以及仁、孝、信等道德范畴。 

徘徊于剑飞 - 帝陵 原声音乐带

【原文】

1· 3

子曰:巧言令色,鲜仁矣。

【注释】

(1)巧言令色:朱熹注曰:“好其言,善其色,致饰于外,务以说人。”巧和令都是美好的意思。但此处应释为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

(2)鲜:少的意思。

【译文】

孔子说:“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的仁心就很少了。”

【评析】

上一篇里面,孔夫子的弟子——有子率先出场,就什么是“仁”的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但有子也仅仅说了一下“仁”的核心是“孝”和“悌”,也就是孝敬长辈,尊重、爱护兄弟姐妹。到底什么是“仁”并没有说清楚。

于是这个接力棒就交到乐孔子手里,不过从第三篇来看孔子并不打算直接告诉我们什么是“仁”,而是从反面先说了说什么样不是“仁”(别想歪)。

孔子说:“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的仁心就很少了。”要理解这句话,先得把“巧言令色”搞清楚。古代人当官,最早的时候是不靠考试的,靠的是血统。而后来的读书人似乎非常痛恨这种拼爹的形式,认为你爹当官不代表你能当官,长得美长得帅也不一定能当官,只有读书才应该是当官的唯一途径。所以,这个成语的意思后来又发生了变化,比如宋代大学问家朱熹的观点:容貌端正,举止大方,仪表堂堂,语气委婉动听,和颜悦色的那些外在感觉,都是为了获得别人的认可而假装的。如此说来,这种“巧言令色”——花言巧语,内心虚伪的人,内心的“仁”应该是非常少的。

孔夫子的智慧就体现在我想告诉你一个道理,但是这个道理比较难,我直接说恐怕你听不懂,所以我先告诉你你不要怎样做。这也反映了儒家学派注重人的实际行动,特别强调人应当言行一致,不要空谈,心口不一。这种踏实态度和质朴精神长期影响着中国人,成为中华传统思想文化中的精华内容。

博学广知,自信博雅

你可能感兴趣的:(少儿必学国学经典:论语—学而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