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人1⃣️

鲁迅的文字总有一种淡然的感觉,却总是在不经意间用最细小的针刺痛最敏感的那条神经,隐隐作痛。

想当年祥林嫂也是二十多岁到的四叔家,脸蛋上还泛着红晕。

牛马的命从出生就决定了。而有些人,是注定悲苦一生,连离去都如一粒尘土裹着微风不知去处。

两次嫁人,也两次成为寡妇。唯一的儿子被狼衔去,发现时手里还拿着篮子。

从家里跑出来没多久,就被第一任婆家卖到深山,只为挣得“高昂”的那点聘礼。过门的那天不肯从命,一头撞到香案角上,头上撞出个大窟窿,最后还是被推进新房。

这就是小人物的挣扎,当渺小的只如尘埃,你的所作所为不会入任何一个人的眼。

年底生下个儿子,好容易日子又钻进一些曙光,两年后丈夫死了,又过了两年孩子没了。

换做一般人,恐怕其中一件事都能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但祥林嫂仿佛是被磨平了棱角,不再锋利,也就得过且过了。苦日子过惯了,也就不需拥有脆弱。

辗转又来到老主家,却遭人厌弃,不许触碰关于祭祀的一切,怕脏了这神圣。惨痛的经历在别人看来也是一桩新鲜事,为此事专门跑来,听完“流下那停在眼角上的眼泪”。久而久之人们腻烦了相同的故事,也就不往前凑反而躲得远远的。

多么真实的人性。这就是当时的社会,人们普遍穷困,每天都像拉磨的驴,渐渐磨掉了自己的感情,变得麻木。

渐渐的,这种来自他人的疏离让祥林嫂日渐迟钝,眼中仅存的微光也灭了,整个人形容枯槁,最后化成干草,风一吹断落在土地上,了却这一生。

人的一生可以如此微不足道,其之死如此轻如鸿毛。仿佛减弱的音量,最后结束时让人没有一丝感觉。

回忆一收,又来到现实。爆竹声响脆,人们纷纷忙碌起来,送上彼此的“祝福”,迎接新的一年。

收笔戛然,给人一种结尾仓促的感觉。停思几秒,才觉得这反差的酸劲渐涌上来。人们的日子继续,并不会因一个人的离去有一丁点的波动。而祥林嫂的悲惨和这庆典的欢乐终成对比,只能默默送上“祝福”。

你可能感兴趣的:(吃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