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之本体原无一物

心之本体原无一物

王阳明说:“心之本体原无一物。”这话令人费解。他说这话的时候,心中应该是有这句话的,怎么什么也没有呢?这不自相矛盾了吗?《传习录》的原文是这样的:

“守衡问:‘《大学》工夫只是诚意。诚意工夫只是格物修齐治平。只诚意尽矣。又有正心之功。有所忿懥好乐,则不得其正。何也?’先生曰:‘此要自思得之。知此则知未发之中矣。’守衡再三请。曰:‘为学工夫有浅深。初时若不着实用意去好善恶恶,如何能为善去恶?这着实用意,便是诚意。然不知心之本体原无一物,一向着意去好善恶恶,便又多了这分意思,便不是廓然大公。《书》所谓“无有作好作恶”,方是本体。所以说有所忿懥好乐,则不得其正。正心只是诚意工夫里面。体当自家心体,常要鉴空衡平,这便是未发之中。’”

他的意思是说:作学问的工夫有深有浅。最开始的时候真心实意地喜爱善良,厌恶邪恶,希望做到去恶存善。但是,心的本体中原来是没有任何东西的,要是有了喜爱善良厌恶邪恶的心思,那就是有东西,不能做到廓然大公。这里说的还是那个意思:“无善无恶心之体。”

哪里能什么东西都没有,和小孩子一样。这是不可能的,吃饭就得知道饭是可以吃,吃了就能饱肚子长身体的。婴儿吸吮第一口乳汁的时候,不知道先天就知道吸吮(先天意识),还是感觉(本能)到了乳汁的甜才吸吮?不管怎样,从第一口乳汁开始,我们的意识便已经开始,心体中就有了东西。

心体中有没有东西是一回事,能不能再次添加又是另外一回事。如果能做到什么东西都能添加,不也是廓然大公,与“心之本体原无一物”的效果差不多了嘛。要做到这个至少具备以下两个条件:

[if !supportLists]1、[endif]不能设定条件,能添加都添加,好坏通吃。而要做到这些,那必须是没有成见才对,也就是原本就没有善恶概念。

有人一定认为这不对,这不是糊涂虫一个吗,怎么能行?这样想忽视了一个大前提,那就是我们处在大社会当中,这个社会之所以能够维系那是因为普遍存在着一种精神,这种经过千百年锤炼的精神,已经具备了去恶存善的能力。而这一精神已经存在于我们的心体中,以前进入我们心体的东西都和这一精神实现了同化,我们不用担心什么,只要本着这种精神去做就行了。左思右想,想多了,夹杂自己的想法,反而不对,反而会“忿懥好乐”,做不到“廓然大公”。

[if !supportLists]2、[endif]进入我们心体的东西,不会受到坏的影响,仍然能做到格物致知。

无论对格物致知做怎样的解释,致知中的“知”指的是真知,这应该没错的。我们的思想是认理的,发现一个现象后,就会想其中的原因、奥妙。如果,我们思想中的东西多,且能兼容,不就更容易找到原因了嘛。我们还喜欢从多个角度去考察,如果能用多种方法推导出相同的结论,我们往往笃信不疑。这也说明原来存在于我们心体中的东西还是多一些好。当然,能不能兼容是不必担心的,还是上面提到的那一普遍精神在起作用。

如此说来“心之本体原无一物”的说法是有问题的。究其原因,可能是王阳明所在的环境比我们的现在的环境要好些。在那个年代,普遍精神在暗地里发挥作用,而王阳明浑然不知。现在的人也不知道普遍精神,而且普遍精神根本就没有发挥它应有的作用,所以现在的人怎么也理解不了王阳明的话。

一时之念,不知对不对,权且记下。

你可能感兴趣的:(心之本体原无一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