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仅作为自己学习数据分析的一个总结。
一、目标复盘
(一)目标
回顾最初自己报名学习数据分析的原因很简单,就是手上掌握着公司所有销售的数据,但是却不能从这一堆数据中获得任何洞见,不知道从何分析,也不知道如何分析,甚至看着自己做的年终总结PPT都很失望。报名数据分析的初心,其实是想让自己的PPT更有POWER和POINT。
因此,学习时的目标有三:
1、了解数据分析这个工作的内容
2、把数据分析与当下工作结合,能够分析销售数据并得出洞见
3、会使用“高、大、尚”的分析工具SQL、Python、Tableau
(二)现状
课程梳理:
高手之路的课程,是圈外L1+L2的合并课,而且现在已经没有这个课程了。说这个的目的是为了想说一下L3。圈外现在把L1和L2分开,且与L3都单独成课。
L1主要讲思维,即数据分析思维。也就是我们第一阶段学习的理论知识。
L2讲的是工具,即我们现在所学的三大工具使用。
L3主要是实战练习,会接触一些实际工作中有接触的数据银行相关操作。
在L1与L2都学完的基础上,如果想要从事数据分析,还需要多多的实战练习,而L3也就是实战为主,以输送数据分析师岗位人才为目标而设的课。
我上面说这么些,并不是为了帮圈外推荐课程,只是想说自从上次参加L3毕业典礼后,感觉到数据分析师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坑,转行需要的基础知识和能力,还是有一定门槛。
而对于不以转行数据分析师的大部分同学们来说,L1的数据思维是我们最应该主要学习的内容。工具不常用,学完会忘记。但是数据思维是底层能力,会影响你未来的工作和生活。所以也建议大家把L1的知识一定要学巩固,而工具尽自己能力的学习,就算学的不是很熟练也没关系。因为技能的习得,远比思维的习得来得容易。
现状分析:
扯远了,回到我的学习现状上来。回顾我的目标。
1、了解数据分析这个工作内容:完成。
这里我自我评价是完成了,我了解的方式有:
①用葛老师的爬虫统计法,即在招聘网站上收集多家的岗位招聘信息,汇总岗位职责内容及岗位人员要求内容。然后统计出大部分公司对数据分析师这一岗位的描述。
②通过课程的框架,了解数据分析师的大概工作思路,即解决问题的步骤。
第一步:发现和澄清问题;
第二步:分析和拆解问题;
第三步:提出解决方案。
③通过L3毕业典礼活动,与招聘企业面对面沟通交流了解。
2、把数据分析与当下工作结合,能够分析销售数据并得出洞见:完成度80%,通过学习,有了数据分析思维和意识,通过几个维度的对比,可以初步的得出一些基本的洞见。
目前这个仅限于思路上,实际还未完成一次分析报告的呈现。目标是完成一次公司数据报告的可视化呈现。
3、会使用“高、大、尚”的分析工具SQL、Python、Tableau:完成度30%。工具安装成功,且跟着课程运行过一次练习,但是主动使用,以及与实际结合相关还有很远。
SQL目前来说,在我工作中用不到。因为它限定了.CSV格式文件,工作中大部分用的都是.XLSX文件。而SQL的功能也不是很多,主要是增、删、改、查。
Python功能比较强大,若是实际工作结合使用,还是可以利用起来的,但是需要对代码比较熟悉,且分析思维逻辑要清晰才能很好的利用这个工具。
Tableau是可视化工具,里面有一些功能是excel无法实现的,但仅仅一般的呈现,其实我们常用的表格就足够了,它的局限在于工具要收费,每次只能实现15天的试用。现在也只能做为了解。它里面可以呈现的地图,是我非常喜欢的。当需要这个工具呈现时,倒是可以新注册一下,试用个15天,哈哈……。
(三)差距=目标-现状
通过上面对现状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差距:
1、利用数据分析完成一次总结报告的数据呈现;
2、QL、Python、Tableau工具的加强练习。
通过确认差距,我知道我离我的目标完成还需要做些什么。这样更明确我的学习计划。
二、学习状态复盘
(一)和过去相比
先说一下为什么要提学习状态这个词。每个人学习都会有一个积极性曲线,这个是什么呢?也就是你对一件事情的兴趣及投入意愿度。
圈圈在一篇文章中说到人们行为背后的三大系统:知、能、愿。我认为“愿”是最重要的一点。
你是否愿意去做?当你愿意去做的时候,没有能力的话,也会去主动提升自己的能力,不知道如果去实现的情况下,也会积极去收集相关的内容。所以,愿是非常重要的一点。
而学习状态,是我愿意学习的一种表现。
在开始本次课程前,我也不太确定我能否坚持下来。因为这是一个长达半年之久的课程。也有可能我学到一半的时候,就没有那么大激情,也有可能会中途放弃。
值得庆幸的是,我到现在依然还能跟得上进度,还能有兴趣继续学习,还能够帮助同学们解答问题。和过去自己对自己的评价相比,我做的还算不错。
对于为什么能保持课程进度,为什么能够保持学习激情,我后在后面进行详细分享。
(二)和同学相比
我们班级大群,学员近160人,我是那个经常保持活跃的分子。能够及时跟上课程进度,也能够及时回答同学们的简单问题,甚至可以算得上半个小助教。和同学们相比,我虽然不是那个最优秀的,但我一直是那个最努力的。
我的努力表现在:
①主动分享自己的经验
②跟得上课程进度
③及时、热情帮助同学们解答问题
其实在帮别人解答问题的过程,也是自己复习一遍的过程,有时同学位的一个简单问题,可以调动脑海里对前面刚学内容的连接,加深印象。
这也是一个正循环,只有自己跟得上课程进度了,知道同学们问的问题怎么解答,而解答时,可以促进自己继续学习的状态。
也有同学说,我没有时间啊,不能像你这样有那么多时间学习。
确实,要想学好我们这个课程,时间是肯定需要花费的。后面我再分享我的时间安排。这里不再多讲。
(三)和牛人相比
分析了自我评价对比,以及和同学们的对比结果,自我感觉还是不错的状态,这时候我可能会骄傲了,可骄兵必败。拿出来和牛人相比,我这个状态,根本算不上什么。
这里说一下我们班里的楠竹同学,经常可以看到我们群里一大早她在回答同学们关于工具上使用的不懂的问题。我们的“一大早”往往是她的凌晨时间。6个小时的时差,她总是在仅有的夜深人静时,才能保持与我们畅快的沟通。想想自己每天晚上到点(9点)就困的状态,远远没有楠竹同学的拼的精神。
这里插一个小话题,我最近加入了一个跑步群,基于自己偶尔有那么一点点的运动量,想着参加一次他们的晨跑活动,看看自己在什么状态。然后参加了之后,瞬间没有了在群里说话的勇气。为什么呢?因为群里的,以及当天晨跑的人员,都是常年跑马拉松的人[苦涩]。我这种还没跑过10km的人,在别人面前简直不值一提[裂开]。其中就有一个女生,总的跑量在4442Km,最近一次跑步3km居然用了10分钟……大家可以自行对比一下。
这两个例子,其实都是想说明,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当你感觉你时间不够用,当你觉得你已经很努力了,放在大环境中一比,你就会发现,自己过得是多么的安逸啊。所以,永远都不要骄傲,时常和牛人比比。高标准才能带动自己前行的更远。
(四)总结
我用上面的三个维度对比,其实也是对数据分析课程的一种应用。
这个知识点,也是对我改变最大的,用圈圈的话来讲,对比才能发现问题。对比很重要。
在我工作中的数据统计和分析中,用这个对比方法,其实已经解决了我“没有洞见”的问题。但仅仅的对比,也只是描述性的分析。它只能发现问题,并不能诊断问题,也不能解决问题。于工作来说,还依然存在着没有POWER,也没有POINT的问题。
商业分析领域中的育德纳,将数据分析能力分为四个层次:描述性分析、诊断性分析、预测性分析和规范性分析。而一个合格的数据分析师,要有四种能力都具备的。
来来来,用这个图片,自我检测一下,看看你到哪个水平了。咱们楠竹同学,肯定是四层都达到了。一般人,能达到预测性分析的三级,就已经很不错了。
三、个人经验分享
(一)我的时间安排
对于那些总说“我没有时间”的人,我想问一句,你有楠竹凌晨2点还在学习的精神吗?
我自认为我也没有熬夜的精神,且是经常熬夜的状态。但是如果在我一天24小时中,抽出一小时时间来学习,我有没有呢?我的答案是有的。
我可以早起一小时,也可以晚睡一小时,也可以外出“逃离孩子粘人的时间”一小时,基本也可以节省做饭的一小时,再或者,我请假一小时……
不论哪种方法,当把这一小时学习上升为紧急重要的时候,完成它,真的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
可是我们又不能每天都把它当成最重要的事情拿一小时来完成吧?是的,其实课程里一周的内容,也用不了7小时(每天一小时)。基于自身的基础,学习课程也有用时长和短。可以先做一个课程学习的时间预算。
那么如何判断自己需要用多久才能完成课程呢?我的建议是先过一遍图文课程内容。看一下框架。判断一下自己理解的难易程度。以及自己完成一节课的标准是什么。
为什么要设定完成一节课的标准?是为了更易达成。比如这一节课,我仔细读一遍算完课,也或者我总结输出思维导图笔记内容算完课,亦或者完成课后作业算完课。每一个目标不一样,所对应的时间花费也不一样,这里设定目标,其实是为了衡量你完成的时间预算。
当然也会出现预算与实际严重不符合的情况。这也没关系,预算今天的学习时间,然后再查看学习进度,后面可以调整速度。
总结一下:
1、端正学习态度:把完成一节课上升为紧急且重要的任务。
2、预先浏览一遍课程内容,设定完课标准(仅读一遍/输出思维导图笔记/完成一次练习)
3、预算完成本周课程的总时间;
4、分成多个小阶段任务,每个任务内容控制在一小时内或者半小时左右完成;
5、按计划完成各个小阶段的任务目标
这里我没有细讲时间安排,但是就上面流程上来说,你是不是就已经对自己的时间安排有了一个好的计划呢?
相信你自己,只要想完成,你就一定可以完成。
(二)如何保持学习积极性
我们先来谈谈“不积极”的问题,我们不积极的时候,一般是什么问题呢?
我思考我以往的经历,总结我“不积极”的问题主要有三点:
①看不懂内容的时候
②与实际联系不起来的时候
③有问题解决不了的时候
以上三个问题,其实都是我面对问题的时候,也就是有问题的时候最容易产生消极心理。在学习Python时,28和29节课是我感觉最难的地方。28节课还好,还勉强能理解,但是29节课就看不懂了,也照着老师代码过一遍,能运行,也勉强算是通过。可是后面案例讲解时,照抄老师代码都运行错误,这个时候,老师也没有及时解答,在同学楠竹的解答帮助下,还是不理解,看不懂,直到最后放弃了。是的,我放弃了。
但是它对我学习其他课程影响吗?好像也没什么特别大的影响。我只是对Pthong的高级代码不熟悉而已,它重要吗?它对我学习整个课程来说,并没有那么重要。所以可以继续学习其他课程,没必要非得挂在这一棵树上吊死。
当经历了艰难的Python学习后,是Tableau学习,这个一周的课程我仅用了一个多小时就完成了,是的,很快。自己感觉还挺容易的。就像图怪兽一样,上手即可使用,不明白为什么虎课网上还有专门图怪兽的使用课程,还卖钱。当然,对于我们这种新接触Tableau的人来说,老师讲的很细致,也容易理解。算是我学习整个工具中最简单的地方了吧。
呃……咱还扯回“积极性”的问题上。当你做一件事情,难易程度是自己可以接受的,踮踮脚能够完成的程度,是一个人学习的最佳状态。可事实好难,难的是课程统一,每个人水平不统一;难的是不知道自己处于哪个水平,也不知道属于自己踮踮脚够得到的程度在哪儿。是的,很难界定的问题,又让自己陷入了一个消极的循环中。很容易放弃。甚至到最后破罐子破摔了,反正也跟不上,管它进度在哪儿,我有空就看,没空就算了,钱也交过了,反正过了这么久,心疼的时间早过了。
为了避免再一次陷入“消极”的死循环中,我们要学会规划自己。
规划什么呢?一个是目标,一个是时间。
先来说目标:一周放一部分课程,圈外的这种模式,已经帮我们把控了学习节奏。那么没赶上的,就需要重新规划自己的学习目标。同样,建议按周规划。
梳理所有未完成的课程内容,列出本周要完成的课有哪些,再把本周要完成的课进行小阶段任务目标拆解,拆解到半小时时间可以完成的程度,比如一节课预计要2小时完成,先用半小时过一遍整体内容,再用半小时跟着练习运行一半,再用半小时运行课程另一半,最后半小时总结与输出笔记内容等。
这个计划每个人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安排。为什么要半小时呢?因为人的专注度,一般是25分钟,这25分钟内,专注度高,学习效果也最好,然后休息5分钟,放松一下脑子。再开始下一个25分钟(这就是番茄钟的原理)。
再说时间:时间上不建议所有任务都堆在周末完成。一是周末万一有事,就会落下更多。二是集中一起学,时间拉长,费脑,会产生疲惫感,且影响下一课程学习的积极性。
周末可以每天花上两三个小时集中学习,但是平时工作日,也建议抽出两三个“1h”进行学习。任务分摊,可以降低难度。
不要忘记,最重要的一点“愿”。你首先要有一个强烈的学习愿望。才能更好的完成上述的目标计划和时间安排。
唉呀,越说越多了,关于“愿”,其实也可以讲好多,我看时间差不多了,不继续扯开了讲,有兴趣的,可以和我细聊。
(三)善用框架思维
下面讲一下框架思维吧。这个思维和前面第一阶段学习的时候说的数据思维是一个道理。什么道理呢?就是一个全局观。
比如,我会时不时的看看我们学习的总目录,来确认我们学习的进度以及接下来的安排。
比如,我在看书的时候,会先看目录,寻找作者写作的框架是什么。
比如,我在读文章的时候,也会首先找框架,看作者是按什么思路来写的,每一个点下面是如何填充论据来支撑论点。
……
这些已经是我的习惯了,即思维框架的习惯。
我们在输出思维导图笔记时,其实用的也是思维框架。但很多人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框架可以让我们从某个角度,或者某个层面来理解,由框架构成的全局观,也会让我们的知识更具备体系系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会陷入到某个知识点中以偏概全。
这里我也只是提醒一下大家保持思维力。不再细说。具体想要提升思维力的同学,也可以参考圈外的商学院课程,依自身条件,看是否需要报名学习一下思维力。
(ps:我的思维力是在认识圈外之前就已经学习了)
(四)小技巧
最后说一些学习过程中的小技巧吧。
1、课件想要保存怎么办?
课件想要保存,可能是每一个想要继续学习的同学的一个想法。我从一开始的截图,到后来的保存笔记,直到最近发现了一个更好的办法:打印输出PDF文件。是的,我用了20分钟,把所有课件都输出PDF文件了。但是视频的……呵呵,没有!
圈外的课程,在规定时间内学完,也是可以永久回放的,具体可以管多久,谁也不好说。至于以后自己是否还会回来再学一遍,也很难说,至少我会再回头看的概率很低。
打印出来,也是一个不错的办法,保存纸质文档,方便随时学习。
2、如何保存群聊中别人问过的问题及很有价值的回答?
为什么说这个问题呢?因为我发现群里很多同学都在问同一个问题。也就是同一个问题很多同学遇到,群里讲解过多遍后,还依然会有同学提出来。这是为什么呢?最大的原因是群聊内容太多,被刷屏,或者屏蔽后压根就没有看。
我是一个很错错过群内信息的人,就算工作忙,也会设置免打扰,但我在空的时间,还是会爬楼查看消息。
我们群内消息,有一个多选功能,大家可以把觉得有价值的内容选中,集合成聊天记录发给自己(文件传输记录),这样可以保存一下有价值的内容,也就可以免去想找聊天记录翻看某一个信息了。
甚至聊天记录也可以导出来。
好了,暂时总结这么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