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诗与远方”的风刮到平凡至极且无聊的日常生活中时,被枯燥生活挟持的人们都奋力伸手,企图抓住风的痕迹。
多年前女教师的辞职信火遍网络,辞职理由就是简单的一句“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这句话当年还被评为“史上最具情怀辞职信”。
火热地让众多为日常所困的人们觉醒,也鼓励了很多内心渴望澎湃的人。到现在依旧有人因为这样的话热血沸腾。
日子飞快的过去,每天都是复制与粘贴,对每一天都很熟悉,也很陌生。熟悉的是知道自己每天要做什么,陌生的是每一天都毫无波澜地令人无法回忆细节。
相比之下,海南的天涯海角,日本的樱花,唯美的爱琴海,艺术的巴黎街头,浪漫的土耳其。这些脱离日常的外面的世界确实好精彩。
然后心里就有声音在呐喊在反抗生活实在单调,“我想去看看”就成了推动剂来肯定自己的想法。
2
《荒原狼》里的主人公长期陷在痛苦之中不可自拔,甚至想到了自杀。而后幸运的是他意外在别人的帮助下获得了一段幸福简单的日子。过了一段时间,他又开始渴望更深的痛苦。
一开始很不理解,后来有些明白,人或许是有受虐体质的。平凡日子里安稳让人无法满足,内心渴望更加狂野的生命历程。反反复复,期待平凡,又期待波澜,之后又渴望回归。
如果重复是生活的状态,那么反复是人的常态。
于是,很多人辞去工作,出去看看,出去走走。有人真的想要去看看,而有的人却不是。
生活会惩罚那些没有目标的人。旅行中或许会收获迷人的风景,有趣的人们。漫长的旅程开始是充满期待的,到后来这些人开始抱怨这样的生活是另一种单调。
他们很快就会发现,这是另一个迷茫的开始。现在人的迷茫就是清楚自己不想要什么,但永远也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然后就像海草一般随风飘摇。大家说,世界这么大要出去看看,看别人自在地旅游有人也蠢蠢欲动。大家说,干得好不如嫁得好,又获得一批人的跟从。大家说现在某某行业很赚钱,于是人们又开始被动摇。
这是人的从众心理。跟随大部队前行的后果是,不会出大差错,是不是自己想要的却不得而知。
人们的错觉就在于,总以为换一个对象就可以得到完美的爱情,换一个生活方式就能得到想要的生活。
如果把生活比作牢狱,那么人们所做的不过是从一个牢狱换到另一个牢狱里,换汤不换药。没有什么是通过更换就可以一劳永逸的。
比如总觉得是周围的环境太糟糕了,才导致自己没有办法静下心来好好做事,只要换一个环境自己就会更专注。也许更换了新的地方,人们确实有所变化。但也很快就会被发现,恢复到原来懈怠的样子。
这是因为,事物本身是不会变化的,能改变它们的是我们自己的态度意念。散漫种植在一个人的行为上,无法通过更换得到驱除。
3
事实上,很多申明想要去看看的人,不过是为了逃离日常生活所做出的美化行为而已。
确实,生活贫乏,需要用一场或者更多的旅途来做一个缓解。
用浩瀚的洋海,用古老的城堡,用迷人的异乡,用抛却一切的放空作为赏赐,暂时脱离令人窒息的生活。
然而我们没有热爱生活的能力,清晰的生活目标,逃到哪里都一样。
即使自己身处于世外桃源,没有生活能力依旧会把一副好牌打得稀烂。因为“只要记忆还在,到哪里都是一样的。人不会轻易改变的。即使换个地方住,从前的生活还是会马上渗透进来。”
这是人们出走的原因,也是人们无法过好日常生活的原因。
有太多借口,比如没有钱,没有人爱,没有时间打理。所以生活一塌糊涂不是自己的问题,杂草丛生的生活不是自己的意愿,而是生活没有为自己预备好一切。
我们需要明白,日复一日的平常是生活的固定模式。如果你不能将目光定睛在周围,不能学会沉下心来活在日常里,间接性的奔溃是常见的事。
逃离永远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虽然逃避可耻又短暂地有用。如果一切都是跟风过后的选择,那么以前存在的焦虑依旧存在。
世界这么大,我们要看的不只是风景,还要看清自己内心的真实欲望。
不可否认,太多人的脑袋里充斥着别人、社会、网络想要展现给他们的完美生活或者成功,扁平的世界让人们看到了太多不一样的人和事,激励人们或者焦虑人们,让他们为了更好的生活前进。
但又有谁能保证这种前进是每个人做好决心后的选择,又有多少是漫无目标地被潮流趋势推着往前走的结果。
慢生活的出现是有原因的,浮躁让人看不清自己。所以往后退,适当地退出琳琅满目的花花世界,将自己抽离出这个疯狂的功利世界。默默划出一段与世的距离,默默回归内心的声音,归还自己一份清明。
你会对自己的生活有更加深刻与清晰的感知,从而找到机会和想要的前路。
在日常生活里注入我们的真实追求,并朝着目标坚定地踏步,普通的日常也能开出绚烂的花。